《西游记》:读懂了猪八戒,你就治愈了自己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4-10-10 00:59:54

《西游记》中评价猪八戒:“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贪”和“懒”,是世人对八戒最深的印象。

他不如唐僧慈悲仁善,不如悟空神通广大,不如沙僧吃苦耐劳。

然而这样一个猪八戒,同样抵达了灵山,修成了正果。

其实,当我们真正了解猪八戒就会发现,他是师徒四人当中活得最通透的一个。

为人处世,猪八戒自有他的方法论。读懂了八戒,你就练就了心态,治愈了自己。

01 对己,不苛求

猪八戒被贬凡间后,从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变成了“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的猪妖。

人人见他面貌,都觉得丑陋骇人,不堪直视。

但猪八戒自己从不因外貌自卑,旁人嘲讽讥笑,他还要立即反驳回去。

猪八戒曾言:“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见男儿丑。”

粗柳枝能编成簸箕,细柳枝能编成斗,各有所长,各有所用,面貌丑陋又有何妨?

师徒四人中,猪八戒最不完美,但他从不为此失意难过。

无论自己是好是坏,他从来都不纠结,而是坦然悦纳自己的一切。

《寄兴》有云:“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要知道,圣人尚且不是完人,又何必苛求自己处处完美,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生活这张试卷,做到及格,已经很难。不必为满分而焦虑,不要为错题而苦恼。

抓不住的,放下;过不去的,忘掉。

事与愿违是人生常态,试着与自己和解,去接纳生命中不那么光鲜亮丽的边边角角。

人生在世,要允许自己犯错,容许自己不足,用一颗松弛平和的心包容自己。

02 对人,不迎合

猪八戒之所以招人讨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不迎合别人的期望。

别人劝诫也好,指摘也罢,他从来过耳不过心,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

即使天塌下来,也不亏待自己,该吃吃,该睡睡。

八戒直言:“若依你,教我嗑风。”

事事都依着别人,只怕自己要去喝西北风了。

八戒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听从自己的内心。

他没有唐僧那般普度众生的远大志向,只想渡好自己的三餐四季。

《凌云九顶》有云:“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人生苦短,先为自己而活。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要知道,人生的舞台上,主演只有自己,他人戏份再重,也只是形形色色的配角。

别人的强迫,不必接受;别人的针对,不必容忍;别人的非议,不必在乎。

作家亦舒曾言:“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切莫为了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想法。无论谁,都不值得你委屈自己。

评价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别人的还给别人,自己的留给自己。

03 对事,不纠结

猪八戒生性“贪婪”,但很多时候,师徒四人当中,又属他看得开、放得下。

遇到妖怪,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遇到磨难,过得去就过,过不去就撤。

八戒总惦记着“得”,然而得不到的,他不纠结,留不下的,他不执着。

《西游记》中特别经典的一幕,就是唐僧落难,八戒嚷着散伙。

这并不代表他无情无义,相反,在这之前,他会为唐僧流眼泪、立坟冢、摆贡品。

面对师兄弟的不解,他认真地说:“表表生人意,权为孝道心。”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曾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过去的事,已无法劝谏;未来的事,还值得追寻。

困住自己的心,只会消耗精神;释怀世上的事,才能摆脱烦恼。

《增广贤文》有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福祸自有天命,得失自有定数,不纠结,不勉强,自能过得安适、活得通透。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