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哥哔特导读】《人民日报》发文、连接器领域专家建言,连接器核心材料,应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
国产替代一词,近年来在国内制造业备受关注。各大平台上,不乏许多精彩的讨论。
近期,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在《人民日报》撰文《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
连接器领域是否存在“卡脖子”现象?如何攻破该现象的核心难关?以上问题也是连接器行业关注和谈论的的焦点。
01|国产化替代,科技领域的永恒主题
“卡脖子”问题,已是科技领域屡见不鲜的现象。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既需要在一些关键领域摆脱进口依赖,避免“卡脖子”现象的发生,保证信息安全,又需要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达到技术升级和创新。在这一大背景下,国产化替代就成了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国产高速连接器
其中,连接器领域的国产化替代就备受关注。
航天电连接器检验领域的资深专家,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杨奋为教授,在《温故知新展望电连接器行业未来》一文中,将我国电连接器行业发展史,归纳为仿苏、仿美、仿美兼自主研发以及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创新四个阶段。
杨奋为教授 图/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
文章中,杨奋为教授提到,当前除少数连接器企业有独特创新产品外,大多数连接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都十分薄弱,我国连接器企业与发达国家连接器企业相比,仍存在“大而不强”。连接器产品质量效益指数低,缺少世界著名品牌等问题。
02|解决“卡脖子”问题,材料是关键
在《强化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一文中,阴和俊指出,要着力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基础软件、核心种源等领域“卡脖子”技术。
对于连接器行业而言,先进材料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细分领域中,高端产品对于材料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如高速连接器产品,需要具备高速、高频传输、低延时、低阻抗、低温升等特质,因此其使用的铜合金材料,需要具备更高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优异的抗折弯性、成型性能,更好的热应力松弛性能等等。
铜合金材料 图/包图网
而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连接器产品,则需要使用高导电性、高弹性模量、高屈服强度、良好的加工成型性、高热导率、抗应力松弛、耐蚀性等等。其他领域的连接器产品,亦根据自身的适用场景,对于铜材有着不同的要求。
然而,当前国内的铜材和海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杨奋为教授在其文章《“卡脖子”关键接触件铜材替代进口研讨》中表示,高可靠连接器接触件铜材长期依赖进口。连接器接触件铜材应用基础研究滞后,已成为制约高可靠连接器产品创新发展的瓶颈。
对于这一现状,杨奋为教授在其文章中进一步指出:“卡脖子”关键连接器接触件铜材替代进口难点,体现在自主创新难、横向合作难、质量管理难、系统集成难、连接器材料替代难等问题上。为实现关键连接器接触件铜材替代进口,需采取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创建区域性产业集群、举办产品质量一致性团体赛、修改质量检验标准、创建应用研究和生产基地等有效举措。
近年来,国内博威合金、兴业合金等连接器材料企业,连接器产品在国产化替代等领域,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果。如博威合金自研boway 18160、boway 70318、boway 15100、boway 70250等多款合金带材,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端子、PDU端子、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用端子等;兴业合金推出的XYK-32、XYK-36、XYK-41,适用于AI服务器高速连接器产品等。
03|展望未来,国产替代的春天已至
综上所述,国产替代不仅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国家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环。面对“卡脖子”技术的挑战,从政策引导到企业实践,社会各界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
随着科技部等政府部门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视与支持不断加强,以及像杨奋为教授这样的连接器行业专家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剖析与解决方案的积极探索,我国连接器行业乃至更广泛的科技领域,正逐步构建起自主创新的生态系统。
同时,国内连接器材料企业的崛起,如博威合金、兴业合金等在国产化替代领域的成效,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应材料的空白,更为下游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整个连接器产品的升级与优化。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持续深化与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连接器国产替代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能够在更多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的自主可控,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为连接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