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笔记29:霸道总裁爱上我,我怎么能一点不心动?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2024-08-08 08:23:25

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董卓终于伏诛,长安军民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王允和吕布一边派人去郿坞将董卓抄家灭门,一边在城中将董卓暴尸闹市。董卓十分肥胖,看守尸体的士兵便竭尽侮辱之能事;而路过的百姓也纷纷用石块抛打,他们都太恨董卓了。

得知这些,王允更加自负骄傲,自觉有大功于国家百姓,立下旷世之功。

他大赏军士,又设宴百官,大家一起举杯庆祝,纷纷对王司徒和吕温侯送上各种赞美词汇,同时表达对董贼的百般憎恶。

王允正在飘飘然时,忽有人来报:竟有一人去拜祭董卓那奸贼,伏尸痛哭。

怎么还有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人人痛恨董卓吗?

王允拍案大怒:立刻将此人给我拿下擒来!

很快,武士将这位痛哭董卓的人抓到宴会厅上,大家都愣住了,这人他们全认识并且熟悉。

是侍中蔡邕。

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人品高尚,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文人士大夫中有着极高的声誉。董卓虽然是个武夫,但他对蔡邕十分仰慕。他掌权后,就主动征召他做官,蔡邕并不喜欢董卓,当即婉言拒绝。

董卓很生气:你若不来,我就灭你三族。

蔡邕年轻时也是有骨气有血性的人,不惜为了心中的正义挺身直谏,因此得罪了权贵,亡命江湖十几年。

可是此时,他已经不再年轻,纵然不惜此身,却还有那么多舍不得的挚爱亲人族人。董卓杀人不眨眼,连皇帝都能废立,他只能应召出来做官。

虽然蔡邕不喜欢董卓,但董卓是真心仰慕敬重蔡邕。他不断升蔡邕的官职,给他极大的尊崇,甚至时不时的,董卓竟也肯听从蔡邕的“忠言逆耳”。

比如曾经,董卓要废立皇帝之初,名臣卢植坚决反对,董卓拔剑要杀卢植,蔡邕连忙劝董卓说,卢植享有海内外名望,不能杀啊——董卓才放过了卢植。

还有,董卓迁都长安后,加快篡权的脚步,想自称“尚父”,但蔡邕反对,说时机还不成熟,董卓也欣然接受了。

当然,蔡邕从来不是董卓最内层的亲信。董卓不会对蔡邕推心置腹,蔡邕也不可能对董卓死心塌地。

他和他,只能算是朋友。

他当然是残暴的人,但却是真心欣赏他、尊重他;他当然看不惯他的专权霸道,却也不能不为他的“知遇之恩”而打动。

那个“霸道总裁”任性嚣张,天下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儿。可他,却偏偏爱上我、礼敬我,我,我怎能不因此有点感动?

尤其是,当斯人已去,恩怨了了,我们情不自禁忘记了他的各种缺点问题,挥之不去的,都是他的种种好处......

特别是,昨日还是人人唯恐趋奉不及,今日就成了过街老鼠,世态如此炎凉啊!再想起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蔡邕实在忍不住感慨悲伤,才抚尸一哭。

王允气坏了,他大骂蔡邕道:

“董卓是国贼,今日伏诛,那是国家大幸。你也是大汉臣子,不为此高兴,反而哭董贼,太不像话了!”

蔡邕没想到王允能发这么大的火,连忙认错谢罪:我知道我做的不对。我也不知道不知道家国大义,不过是一时感慨知遇之恩,请您多多谅解。

蔡邕也混了多年的官场江湖,不是不知道明哲保身——当初董卓执政时,那么多的倒行逆施,他也都沉默不语。是不是,他知道出身军人的董卓完全不讲理,他犯不上以卵击石;而王允,也是颇有文化名望的士大夫,他应该是温和讲理的?

没想到王允受够了董卓的气,为除掉董卓更是殚精竭虑、命悬一线,他以为他为国为民、为天下苍生除害,怎么能有人同情董卓呢?绝对不可以!

王允下令将蔡邕下狱治罪。

蔡邕这时才意识到危险,他连忙恳求:我愿意接受“黥首刖足”(在脸上刺字、砍掉脚)的肉刑,请您留我一条命,写完我正在写的东汉历史。

蔡邕是文人士大夫,这个群体是宁死也不愿忍受肉刑的——上一个不惜以肉刑抵命的是司马迁,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史记》。

此时在坐的都是朝廷大臣,他们都是蔡邕的同事,都欣赏他的才华,痛惜他的卑微求饶,当即纷纷为蔡邕求情。

位列三公的太傅马日磾对王允说,蔡邕是旷世奇才,如果让他续成汉史,功在千秋啊!而且他声名远扬,杀了他会让朝野上下灰心失望......

蔡邕和马日磾不提写史还好,提到这个,更坚定了王允的杀心。

他说,当日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他写的史记就写了很多诽谤朝廷之词。我更不能留下蔡邕,让他将来写我的坏话了!

王允拒绝接受大臣们的求情,卑微求饶也没用。

不久,蔡邕死于狱中,一代文宗就此湮没。

幸好蔡邕有个优秀的女儿蔡文姬,她后来凭着记忆默写出了父亲的400余篇作品,使之传世。

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一个不敢直面历史的人,也担不起一个国家的领导。

王允太过分了。于是,他的败亡甚至比董卓来得更加迅疾......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