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先在舞台上饰演毛泽东,毛主席:演得很好,以后别演了!

康康阅览过去 2024-10-22 01:57:4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 侯哥说历史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多位演员扮演了毛主席的角色,其中唐国强和古月等几位演员的表演尤为深入人心。但要追溯到最早在舞台上饰演毛主席的演员,我们需从话剧大师于是之先生开始讲起。1951年,他首次扮演这一角色,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至得到毛主席本人的认可。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于是之在首演后就不再扮演这一角色呢?

1951年3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召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创作与演出动员大会。院长李伯钊站在讲台上,目光坚定,激情洋溢地向全体职工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我们走过了漫长且艰苦的两万五千里,面对重重困难,难道还会畏惧创作一部关于长征的歌剧吗?”她的话语坚定而有力,激起了在场人员的共鸣。

面对这样一部大型歌剧的创作任务,不少人心存疑虑,觉得这是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剧院内部也有声音认为,时间紧迫、资源有限,或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李伯钊来说,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她深知这部作品的意义非同寻常。

作为一名曾经亲历长征的红军女战士,李伯钊对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有着深刻的体会。漫漫征途中的每一幕,都在她的记忆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些峥嵘岁月所激发的情感,一直激励着她前行。

早在延安时期,就有同志们建议她将自己的长征经历详细记录下来,以传之后世。那时她也深感这是自己的责任,便开始着手收集素材,撰写日记,试图将那段历史真实地呈现出来。然而随着部队撤离延安,她辛苦积累的资料和手稿在动荡中不幸遗失。即使这样她从未放弃过这个心愿,内心的火焰依旧炽热。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李伯钊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这次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她深受触动。看到各国代表热情洋溢的表演和真挚的友谊,她感到无比自豪。尤其是当外国友人得知她曾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时,投来的敬佩目光令她热泪盈眶。那一刻,她更加坚定了要将长征的故事分享给全世界的信念。

回国后,她思索着以何种形式来展现这段伟大的历史。建国前,舞台上常见的形式是“化装宣传”、“时事活报”或“秧歌剧”,这些形式虽然生动,但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她认为,新中国需要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歌剧作为一种融合了舞台美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的综合艺术形式,正是她心中理想的载体。红军的长征精神,用歌剧的形式来表现,既宏大又富有感染力,能够更深刻地打动观众。

怀揣着这个想法,李伯钊立即向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汇报。彭真对她的计划表示了充分的支持,特批了三个月的创作时间。这极大地鼓舞了她的士气。随后聂荣臻、萧华、陈锡联等多位上将也加入进来,担任军事顾问。他们亲自讲述了长征途中发生的关键战役和鲜为人知的细节,为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甚至就连周恩来总理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李伯钊深入交谈。他从宏观的角度为她剖析了剧本的构思,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与此同时曾经在战争年代与她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也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创作团队中。他们集思广益,日以继夜地讨论剧本的细节,从人物塑造到情节安排,无不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整个团队洋溢着团结奋进的氛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观众。

由于这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塑造国家领袖毛主席的形象,李伯钊对这一任务尤为谨慎。她深知,毛主席是国家的领导人,更是人民心中的伟人,如何在艺术上真实而又恰当地表现他的形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她遍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和诗词,细细品读,力求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同时她还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希望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和还原那段历史。

创作期间,剧院的四合院内成为了作曲家们忙碌的工作场所。他们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连续工作,确保音乐创作与剧情的完美结合。其中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梁寒光,在完成了前五场的音乐创作后,因劳累过度而短暂倒下,其他作曲家紧急接手,确保了创作的连续性。

在所有创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歌剧《长征》终于完成。但随之而来的新挑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演员来饰演毛主席。虽然初选的几名演员技艺娴熟,但他们要么在形象上与领袖的形象相去甚远,要么在心理承受大压力的演出中显得不足以驾驭,导致剧组一度陷入选择的困境。

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同事提出了一个建议:“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正在准备《龙须沟》的于是之,他的演技非常出色。

于是之,虽然在现代观众中或许不甚知名,但在中国戏剧界他以其在《茶馆》中扮演王利发的角色而广为人知。在八零后、九零后中学的课本中,老舍的《茶馆》是必读之选,学生们经常会被引导去观看基于这部戏剧改编的电影,其中的王利发就是由于是之饰演。

当时于是之虽然只有二十几岁,演技尚需雕琢,但他在扮演《龙须沟》中复杂的“程疯子”角色时展现了异常的潜力。程疯子是一个在旧社会受尽压迫,精神几近崩溃的曲艺演员,后来在新社会获得新生。

为了更好地揣摩这个角色,于是之曾深入到民间艺人中去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他的导演焦菊隐曾经告诉他:“要在类型中寻找典型。”基于这一方法论,于是之发现程疯子可能是清末八旗子弟的后裔,这些曾是军事精英的八旗子弟到了晚清已沦为废弃的阶层。

为了呈现出一个八旗子弟的堕落而又饱经风霜的形象,于是之甚至剃去了前额的头发,以塑造出更为符合角色的形象。当他的定妆照拍摄完成后,照片因当时的技术限制略显模糊,但这张照片让每个看过的人都觉得他与毛主席有几分相似。这张照片最后摆到了李伯钊面前,她一看就激动地拍桌子“太像了,简直太像了!”于是扮演毛主席的任务就这样交给了于是之。

于是之这位年轻的演员在接到出演“毛主席”这一角色的任务时,感到既荣幸又紧张。他知道自己与毛主席的外表只有少许相似,要想将这个角色演绎好,必须下巨大的工夫。他不断地寻找和观看有关毛主席的图文和音像资料,虽然那个时代的资料十分有限,他也只找到了一段毛主席在北京车站迎接宋庆龄的珍贵影像。

从这段简短的影像中,于是之捕捉到了毛主席的精神气质。一种看似平静却充满深远眼光的领袖气质。他注意到毛主席与人交流时的专注和诚恳,这让他深受启发。为了更好地描绘这种气质,于是之在排练中不断练习毛主席的神态和口音,甚至找到来自湖南的同事请教毛主席的湘潭口音。

经过剧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1951年8月1日,《长征》歌剧终于在北京首演,场面空前盛大。观众们挤满了剧场,甚至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高层领导如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都来到剧场观看,而毛主席本人因事没能到场。

当于是之扮演的毛主席在“强渡大渡河”的场景中登场时,他的表现引起了全场的瞩目。他步履坚定地走上前,与十八勇士逐一握手后,登上高坡,深情而冷峻地挥手讲话:“同志们,祝你们成功!”这简短的台词虽只有一句,却充满了力量。

观众们被于是之的表演深深打动,纷纷起立,情不自禁地高呼:“毛主席万岁!”连周总理和朱老总等领导也不例外,他们都被于是之的表演感染,站起身来鼓掌致敬。

毛主席虽然没去现场看歌剧《长征》,但是他听说剧中有自己的角色。后来有人把于是之扮演毛主席的剧照拿给他看,还告诉他:“演员是《龙须沟》里那个演程疯子的。”毛主席记得《龙须沟》,尤其是那个“程疯子”的演员,还开玩笑说:“干革命的都得有点疯狂精神啊!

直到1952年6月,杨尚昆才说服毛主席去剧场亲自看了一场。

于是之特别关心毛主席的反馈。毛主席看后没提任何批评,反倒是通过李敏给李伯钊传话,说:“我觉得写革命和长征很不错,但别把我毛泽东搞得跟活菩萨似的。我们党里有那么多优秀的同志,很多人还为革命牺牲了。就拿长征来说,大小战斗380多次,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要写就得写包括多个方面军和领导的,没有他们,我一个人能行吗?”

毛主席坚持认为,歌剧《长征》不应过分突出他个人的贡献,因为长征的胜利是整个红军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场战略性的转移始于数十年前,当中央苏区的红军在反围剿战斗中遭遇挫败后,不得不做出战略上的调整。当时约有86,000名红军将士在江西瑞金集结,准备长征。

他们在途中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躲避了无数次的围追堵截,面对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与死的考验。长征途中,他们跨越了无数条大河,翻过了多座积雪的高山,穿越了广阔的草地,克服了寒冷、饥饿和疾病等重重困难。这段艰苦的旅程历时两年,他们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实现了英勇的会师。

在这段艰难的长征中,涌现出许多无私奉献的红军英雄,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感人至深的牺牲精神和对革命的忠诚。比如张思德为了解决大家的饥饿问题,勇敢地尝试各种野草;还有那位在雪地中冻僵为部队送粮的哑巴排长。

从这时就可以看出毛主席就非常警惕个人崇拜的问题了,他总是提醒大家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听从了毛主席的建议,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剧和舞台剧都不再出现毛主席的形象。于是之也只有那么一次,在舞台上扮演了毛主席。

李伯钊根据毛主席的建议,认真对待了自己的创作工作,对原来的歌剧《长征》做了修改。

1981年,李伯钊的新话剧《北上》首次亮相,由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原红一军团战士剧社)搬上舞台。就像几十年前一样,李伯钊再次邀请了她的老战友们参与,共同深入研究和创作这部剧。同年6月,《北上》在广州首次公演,结果大获成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