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区房马上会迎来一个巨大分化,会被分为两类,一类价格会长期坚挺,一类会开始快速下跌。
最近,杭州顶流学区房价直接腰斩亏六七百万,还上了新闻,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学区房以后都要完了。
那么,普通人应该怎么选学区房呢?
全世界的学区房只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因为学区好所以房价贵,第二种是因为房价贵所以学区好。
你可能看不明白这有啥区别,我为你举例子讲解下你就知道了。
第一种呢,就是像韩国、法国这种国家,教育不公平,好学校和坏学校的差距非常大,家长不得不花钱去解决。
这种模式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学区房买了它不是为了住,房子本身很小很破,不适合住,但是就是有一个学位,所以价格就很高,家长买的不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学位,本质就是掏钱解决教育不公平。
第二种就是像美国、日本这类,学区也贵,但是价格并不离谱。
美国的公立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周边居民交的税,所以周围的房价越高富人越多的时候,交的税就会越多,学校的经费就会越充足,等于说富人区的学校就有钱去招好老师。而且富人家长的学历本身就偏高,孩子的基础会好一点,最后成绩也不会太差。
你只要教过孩子,应该就能听懂,教育本身能做的非常少,能不能学好,主要还是看小孩的天赋,所谓的好学校不一定是教学方法有多好,主要是他的生源都是挑选出来的,这样挑出来的会学习的孩子在一起,本来就容易形成学习的环境。
所以第二种模式是由于房子本身就好,所以住户的质量提升了周围学校的质量,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这些房子本身的居住体验就很好。
贵的原因是房子好,然后才让学区变好了,这一类的国家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均衡,教师的轮岗、公立的质量做的都不错,差距不会太大。
而我们未来中国的教育是会越来越公平的,越公平的话,学区的价格肯定会更低。
所以,凡是只把学区当做卖点的房子,以后会越来越难卖,反而是本身品质好,里面还带有一定学区属性的房子能够坚挺。
而且,中国的学区房未来还有两个变化。
首先是教育门槛越来越低,孩子少学校多是必然的。
2022年,幼儿园关了5000所,是15年以来首次减少,然后学前幼儿园的总数全国减少了170万,而且今年减少的会更多。
那么很明显,3年以后小学入学的孩子就会跟着减少,然后就是初中生变少,高中生变少。
我们就说杭州,2017年的时候,杭州户籍儿童出生约10.95万人,2021年下降到7.16万人,2022年没有官方数据,但是总的趋势大家心里都明白。
也就是说2023年上学的孩子是10.95万,到了2028年的时候可能就只有7.16万,学生变少了,但是2022年中国教师数量却增长了36万,以前是孩子找学校上,因为学校是资源,未来是学校未来不倒闭,老师为了不失业,会变成学校去找孩子上学。
那么孩子在未来就是资源,所以上学这件事以后会越来越简单。
第二就是,学历的作用会越来越来低,不是说就是没用了,即使是现在的欧美发达国家,名校的毕业生收入还是会高一些,但是相对的只靠学历改变命运就不大可能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这是继去年之后,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再次破千万。这其中,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在北京市的28.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再结合近年来一直曝出的北大、清华博士报考中学教师、报考城管队员等消息,人们想到的不是就业困难,而是学历贬值。
更多令人震惊的消息没有被媒体曝出而已,比如,为数不少的985高校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这意味着未来涌入就业市场的一大波人,相当数量的直接就是有着学历优势的研究生。
此外,来自各个新型就业市场的数据说,眼下送外卖、送快递的本科毕业生,也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而在此前,大学生从事类似职业是难以被接受的选择。
毋庸置疑,学历贬值的现象,正在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社会现实。
在未来,教育越来越公平,职场也越来越公平,那原本能决定命运的学区房的资格就没有足够的理由继续炒下去了,反而是核心区域本来就很适合居住的房子开始有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