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剥皮、脱粒,一排排成熟的玉米植株脱粒后被装进运粮车;配备北斗导航的拖拉机在进行小麦播种……10月8日,在文登区泽头镇一处玉米地里,秋收、秋种正同时进行。“今年雨水大,有了农业部门的科学指导,玉米产量稳定。”望着从收割机卸粮管倾泻而下的玉米,种粮大户于进海边看边介绍,“去年秋天播种时,我们的拖拉机上就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通过北斗导航播种后,田间管理更方便,也增加了种植效益。”在传统模式下,要实现连续均匀地播种,农机手必须准确控制拖拉机的行驶路线,因为农田中土地不平整而且周边几乎没有参照物,想让农业机械“走直线”很难。拖拉机一来一回之间总是会留出一些没有播上种子的空地,这些空地虽然不大,但积累下来,对土地造成一定的浪费。搭载北斗导航系统后,拖拉机可沿着事先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行,每千米的直线偏差不超过3厘米。去年,于进海参与了农业部门组织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学习活动。培训期间,他不断打听设备的适用情况、安全性能、可执行的工作数量以及具体操作方式,同时对投入成本与可节约费用进行了大致估算。加装北斗导航后,今年夏收时成效显现——平均每亩土地利用率提高5%。实实在在的收益摆在面前,不断吸引着和于进海一样的新农人,投身现代农业。于进海的女儿于千千高校毕业后回乡跟随他从事农业;30岁出头的电商创业者谭均允在于进海指导下种了66公顷小麦……如今,在政策支持下,于进海一口气购置了6套北斗导航辅助驾驶设备,成为当地最早使用“北斗”种田的人。有了科技、年轻力量加持,去年,于进海与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对接,在千千家庭农场建设山东大学卫星导航与遥感农业示范基地。建成后,通过使用卫星遥感器提供的先进卫星图像来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收集农情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农户在电脑前就能检测到农作物、土壤、水分的实时情况。遥感系统与北斗导航“叠加”应用,可以给出每个位置的坐标信息,种子播入地下时达到厘米级别的精度,避免了漏播、重播、疙瘩苗等问题发生,保证出苗数量和质量。同时,还能实现农田地图构建,可以完成农机路径规划,控制拖拉机行驶在规定路径上,使农机具备自主定位和环境辨识的能力。于进海期待种地会更“智慧”。比如,手机App设定好,机器就能自己在地里干活。“那一天不会太久。我要用科技带动更多人种好粮。”这是于进海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