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11日晚,杨虎城将军之子、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专程到北京301医院探望吕正操。
随同杨拯民一同前往的,还有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女儿张闾蘅。
两人告诉了吕正操一个消息:
“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去了。”
图|吕正操
作为曾经东北军的一员将领,吕正操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渴望与张学良见面。
早在1984年6月,张闾蘅从香港回到祖国,就受张学良委托,专门去看望了吕正操,她在离京回港之前,吕正操还特意委托他给张学良带去了一副健身球和上好的新茶。
自此以后,两人之间来往不断,吕正操也始终表示:
“只要张学良将军出来,不论到哪里,我都要与将军见上一面。”
1987年初,张闾蘅再次来到北京,带给吕正操一首张学良写的诗,是取自于陶渊明的《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无言。
诗句中张学良只改了一个字,把最后一句的“忘”改成了“无”。
吕正操后来也给张学良回了一首诗,也是取自于陶渊明的《读山海经》: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涂设在昔心,良辰知可待。
图|张学良、赵一荻
1990年6月,张学良又赠送给吕正操一首诗: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吕正操读后,又回了一首诗:
“讲文修武一鸿儒,千古功业在抗胡,盼君走出小天地,欣看人间绘新图。”
张学良读了吕正操的诗,内心不由得五内杂陈。
尽管时隔多年未见,但张学良与吕正操两人毕竟还有十数年的共事情谊,并且持续了半个多月世纪,更重要的是,吕正操替张学良完成了他未尽之事业,走上抗日战场,已被蒋介石软禁的张学良还曾托付弟弟张学思告诉吕正操:
“必之(吕正操字)这条路走对了。”
吕正操在听闻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后,确实有想去探望的念头,但在最初他并没有立即表态,毕竟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举一动都要符合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况且就算是自己想去见,远隔重洋的张学良是否愿意相见,只怕还是个未知之数。
图|张学良
吕正操派女儿吕彤岩赴美打前站,吕彤岩在见到张学良后询问道:
“若父亲来美国,能否相见。”
没想到张学良脱口而出:
“当然要见。”
一在中央决定之前,许多老同志对吕正操赴美探望张学良一时十分关心,时任中顾委常委的程子华就多次打电话询问吕正操:“准备何时动身?”
当得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情况后,邓小平还专门打电话指示:
“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并且还对如何迎接张学良回国做了重点指示。
中央一开始对赴美探望张学良的人选,考虑也颇多,后来提出来的人选也有五六人之多,其中大多数都是张学良在东北军时期的老部下,比如原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万毅等等,中央经过多次讨论后,最终仍然觉得,还是由吕正操亲自出面比较好。
因为吕正操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东北军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图|1942年吕正操在滹沱河畔
吕正操是辽宁海城人,1922年被选入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卫队旅,又在次年考入东北讲武堂,而张学良同样出身于东北讲武堂,并兼任该校校长,所以两人就有了校友兼师生的关系。
从东北讲武堂毕业后,吕正操回到卫队旅,并任张学良秘书、副官。
应该说从关系上来讲,两人是非常亲近的。
只是张学良并不知道,吕正操在东北军任职期间,逐渐与在部队中的中国共产党员接触,内心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37年初,因中共党员在吕正操部队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警惕,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吕正操率东北军647团接受改编,任新编691团团长,继续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吕正操率部脱离东北军,改称人民自卫军。
在决定吕正操赴美后,邓颖超根据中央的意见,写了一封信给张学良,这也是自张学良在台北90大寿后,她给张学良的第二封信:
汉卿先生如唔: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相往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做万里之游,故人闻之,甚为欣慰。
……
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兹介绍本党专使吕正操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图|张学良与吕正操
吕正操一行人在接到中央指示后,于5月23日乘飞机赴美国旧金山,不料张学良已于日前动身赴纽约,家里只有夫人赵一荻以及她的儿子张闾琳,吕正操出席了赵一荻的寿辰庆祝活动后,便又立即飞赴纽约。
5月29日上午,吕正操在纽约贝太太家里见到了张学良。
这里要插一嘴的是,贝太太所指的是张学良好友蒋士云,后嫁给中国著名金融学家贝祖贻,而贝祖贻有一个儿子贝聿铭(原配庄氏所生),是世界著名建筑学家。
二这天,吕正操赴贝太太家拜访张学良,一出电梯门,就发现张学良已经在公寓门口等候。
尽管是时隔多年不见,两人都是垂垂白发,但却依然一眼认出彼此。
张学良已经年逾九旬,而吕正操也已经是87岁高龄,故友重逢,心情十分激动,两人握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手,才彼此相互问候,张学良热情的将吕正操迎进了家门,畅快的聊起来。吕正操也把国内准备的礼物都拿了出来。
吕正操在美国,前后与张学良见了三次面,谈的事情很多,也很详细。
谈起抗日战争来,张学良满怀遗憾的说:
“我最遗憾的事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是个慰藉。”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后,仍心心念念地想要走上抗日战场,在索求不得的情况下,还给东北军将领写信,期盼他们能在抗日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也因为被蒋介石缩编、拆分,加之战损后得不到补充,东北军的牺牲也很大。
“东北军都参加了抗战,跟着蒋介石大部分都牺牲了,53军在辽沈战役中,先后放下武器,最后在沈阳解放时起义了。”
根据资料记载,东北军后来被派往抗日战场上的有六个军,分别是49军、51军、53军、57军、67军、骑2军,后来牺牲都很大。
吕正操所率领的新编691团,原属于53军,53军在台儿庄战场上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后来还被编入过远征军, 但据东北军53军130师师长王理寰回忆:
“霍揆彰忌恨第53军的功绩,捏造情报,准备解散第53军。”
相比之下,53军算是幸运的,毕竟后来参加起义,如被派往淞沪战场的67军,伤亡惨重,蒋介石竟然最后下令取消67军番号,军长吴克仁牺牲后,蒋介石不仅没有下令褒扬,反而还蔑称吴克仁是在撤退途中被日军杀死的,以至于谣言传的越来越离谱,还有的说吴克仁没死,而是率部投降的日军汉奸。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吴克仁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就连牺牲在战场上,还要背负如此污名,不由得让人感到痛心。
“东北军在抗战时,整个都是很英勇的,牺牲很惨。”
张学良听吕正操介绍东北军在抗战时期的事,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事我都知道, 我要抗日, 蒋先生不让。”
“您一生只做西安事变这一件事就好了,打日本人别人替你打了,东北军替您打了嘛。”
吕正操话说到一半,又对张学良说:
“老师,我能给你提个意见不?”
“哦!”张学良道:“你提什么意见,只管说。”
吕正操诚恳地说道:
“老师, 你不要把自己贬得太厉害, 不要老说自己是罪人, 其实你有大功于国家的。”
张学良摇摇头:
“我有两句诗:‘白发催人老, 虚名误人深’, 我做了什么?我自个说真的, 不是说笑, 也不是谦虚, 我对国家什么贡献也没有。”
谈到东北军,无论是张学良还是吕正操,他们都有很深厚的感情,当年从东北军中走出的,有的后来参加了解放军,新中国建立之后都被授予了军衔。
吕正操是被授予上将、万毅是中将,其实还不止,像原来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也是东北军出身,后来被授予少将,解方、张学思等23人,后来都被授予了少将。
两人谈着谈着,又想起了原53军副军长黄显声将军,吕正操对张学良说:
“黄显声在锦州那会儿就跟共产党员刘澜波、宋黎有联系, 把警察部队改编成骑二师, 跟日本人打, 那支部队里就有共产党员, 后来在重庆跟杨虎城一起被杀。他本来可以早些走, 周恩来已经通知他, 说戴笠的特务要抓他, 叫他赶紧走, 连怎么走的路线都说好了, 他耽误了一天, 第二天就被抓住了。在狱中, 他本有许多机会逃出来。他说, 我光明正大, 他们怎么抓我的, 就怎么放我。蒋介石怎么能放过他呢?”
黄显声将军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与我党始终保持亲密关系,后来被蒋介石扣押后,先后关在武汉稽查处、湖南益阳、贵州息烽,最后被押送到白公馆看守所,当时被关在白公馆的地下党员与黄显声将军也有联系,双方彼此信任。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展开血腥屠杀,黄显声将军也于同一天被特务骗出牢房,枪杀在距白公馆半里路的步云桥,一直到建国后,将军的遗体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图|抗日名将——黄显声将军
谈到黄显声将军被敌人杀害,张学良深感惋惜:
“他死得惨。”
这一次,同吕正操来美国的,还有阎宝航的一双儿女阎明光、阎明复。
阎宝航是张学良当年最信任和倚重的人,在张学良身边时曾主张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后还曾四处奔走,致力于营救张学良,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去世,在听说他去世后,张学良十分惋惜,还以阎宝航的名字成立了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于1991年4月,所筹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
这次张学良到美国前,还特意嘱咐老部下、原东北大学校长宁承恩从美国发传真给阎明光,希望能见见他们姐弟。
谈到阎宝航,张学良也很感慨:
“他很能干,他到蒋公面前做事还是我推荐的。”
不过,对张学良来说,他最好奇的还是吕正操。
图|阎宝航
三两人见面的第一天,在一家中餐馆吃饭,席间张学良问了吕正操一句:
“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了?”
说起来,张学良与吕正操的这三天见面中,谈得最多的还是周恩来。所以他并没有问吕正操,什么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怎么参加红军了?而是唯独只提了周恩来的名字。
张学良对周恩来以前都是风闻,真正见面却是在1936年4月。
那时,张学良正奉了蒋介石的命令实行“剿共”,可没想到的是,连续几仗下来,占有人数、装备优势的东北军竟然被红军击败,张学良向蒋介石求援,可蒋介石非但不援助,还下令取消了东北军的三个师的番号。
渐渐地张学良才改变了态度,并致力于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1936年4月,在肤施(延安)清凉山脚下一个教堂里,张学良同周恩来见了一面。
图|张学良
这次见面极大地改变了张学良,也让他认识了周恩来。事后他曾高兴地对人说:
“我结识了最好的朋友,真是一见如故。”
后来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执意要送蒋介石回南京,周恩来听说后大惊,直接飞奔到机场阻拦,可那时飞机已经起飞,周恩来为此十分遗憾,到1949年国共和谈失败,张治中执意要离开北平回南京时,周恩来极力劝阻,并对他说:
“西安事变后,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指张学良)了,今天,我们不能再对不起你了呀。”
1949年12月9日,卢汉在云南起义,扣押了蒋介石心腹张群,结果被卢汉基于朋友道义,私自放归。
据事后有人回忆,那时周恩来原本准备用张群把张学良换回来。当得知张群被放走后,周恩来还惋惜地说:
“卢汉未与我们商量,便把张群放了,如果不放的话,我们可以当做筹码与张学良交换!”
图|张学良与吕正操
见张学良问,吕正操回答得十分委婉,他简单地解释了自己后来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脱离东北军留在敌后抗日打游击的过程:
“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时, 我就不相信他能放你回来。你走后东北军就乱了。我赶回部队, 接受共产党的指示, 趁国民党军队南撤之机, 脱离53军, 留在敌后打日本。”
不仅仅是吕正操,同样选择跟随中国共产党的东北军将领,还有万毅。
作为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万毅是最先同中共派到东北军做统战工作的刘澜波取得联系的,西安事变后,万毅率领一部向渭南开进,准备击破进攻延安的国民党军。也因为支持并团结中国共产党发动抗日救亡运动,万毅几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过。
1938年3月,万毅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万毅任东北军57军112师672团团长时,军长缪澄流十分顽固,甚至私下里决定与日媾和,万毅得知此事后,同师长常恩多(同情共产党人的东北军将领)发动“九·二二”锄奸运动。
可蒋介石为了分化打击东北军,竟然直接下令取消57军番号,所辖两师直接划归战区领导。
图|万毅
1941年2月17日,万毅被逮捕,就在蒋介石下令欲杀之际,从牢狱中逃脱,后受党组织委派,回到东北军中,成功改造了原东北军57军111师大部分官兵,该部脱离东北军后,被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万毅任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
吕正操与张学良,也几次谈到缪澄流的情况,说他思想太顽固。
说起来缪澄流被赶出东北军后,投奔了胡宗南,后来又随着蒋介石一起败退到了台湾,他与张学良一度住得非常近,只是不怎么来往:
“他这个人开始很不错,听说后来到了南边有些毛病,,跟日本人勾结。现在东北人都不大喜欢他, 因为他帮助别人打东北人。他也住在北投, 跟我很近, 原来我想跟他来往, 他信了佛教, 慢慢就不来往了。”
图|吕正操
吕正操在美国第二天与张学良见面,把邓颖超的信拿出来,张学良晚年眼睛不大好,所以只能贴着信纸,一字一句地读完,事后又亲笔写了一封回信,托吕正操带回去,并在信中承诺“一有机缘, 定当踏上故土”。
张学良晚年很关心祖国统一,也很想趁着机会重归故土,本来他也想着趁着看眼疾的机会,回老家去看一看,可惜后来始终未能成行,最后成了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