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的巴列维王朝。随后,以霍梅尼为首的教士集团建立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奠定时至今日的伊朗政权。
霍梅尼执政后,推行“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路线,既咒骂美国是“大撒旦”,但同时对东方阵营的超级大国-苏联,也持以戒备心理,这是源于近代伊朗历史而产生的。
自1800年以来,对波斯(伊朗)最大的威胁往往来自北方。
1804~1813年的俄国-波斯战争,以《古里斯坦条约》收场;1826~1828年的俄国-波斯战争,以《土库曼恰伊条约》收场。两次战争,俄国割走波斯控制下的外高加索。1881年的《阿哈尔边界条约》,则又让俄国攫取波斯在中亚的利益。
即便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对伊朗的威胁依旧存在。1921年的《苏联-波斯友好条约》,为苏军出兵伊朗提供了潜在依据。苏联在1941年协同英国入侵伊朗的战争中,长期在伊朗北部驻军,扶持马哈巴德共和国、阿塞拜疆人民政府两个政权。
鉴于历史教训,伊朗对俄国/苏联向来持提防态度。
1979年末,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对伊朗的东部国土安全构成威胁。霍梅尼严厉批评苏联的行为,在公开场合多次批评苏联为“小撒旦”,甚至宣布抵制1980年苏联莫斯科奥运会。
但很快,形势出现变化。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掌权下的伊拉克入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面对外敌入侵,霍梅尼停止了对反对派的清洗,伊朗各派也暂时放下隔阂,共同投入到卫国战争中。
美国、苏联等外部大国,也对战争的发展高度关注。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苏联。在战争期间,苏联可谓是“两头帮忙”:既向伊拉克提供武器装备,又向伊朗提供大量支持。
先是战争爆发初期,苏联采取“不带倾向性”的态度。逐渐扩大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同伊朗的贸易额,并通过朝鲜、叙利亚、罗马尼亚等“第三国”,向伊朗转运物资。
1981年6月,苏联与伊朗达成两项合作协议,派出3000名顾问帮助伊朗,并在伊朗境内建立起在华约国家外最大的监听站。
1982年2月,苏联与伊朗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苏联援助伊朗完成100多个项目建设,包括诸多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截止1985年,苏联对伊朗的军售总额,折合达25亿美元。
1986~1988年,苏联对伊朗的军火出口继续扩大。出售的武器装备包括T-72重型坦克、BMP步兵战车、BM-21火箭炮,等等,直至两伊战争结束。
甚至,在战争结束后,苏伊关系还在继续升温。1989~1991年,苏联和伊朗达成一揽子合作协议,涉及军事经济科教文化方方面面,还同意帮助伊朗发展核工业。
那么,苏联为什么对这个意识形态迥异的国家,给予那么多支持呢?其实,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共同利益。
对于苏联而言,援助伊朗,至少可以有以下好处:
第一,共同反美。80年代,苏联的全球战略逐渐收缩,需要有“共同反美”的国家帮其分担压力,而伊朗在1979年革命后走的就是反美路线,与苏联的需求不谋而合。
第二,防止伊朗倒向西方。尽管伊朗新政权在反美的同时,也对苏联持戒备态度,但至少暂时没将苏联列为主要敌人。为避免伊朗倒向西方,再度对苏联南方边界构成威胁。苏联决定,在确保不触及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向伊朗提供援助。
第三,巩固在中东的影响力。苏联原本支持中东的阿拉伯复兴党政权,例如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不过,70年代戴维营协议后,埃及同苏联交恶,以萨达姆为代表的复兴党右翼,也在逐渐清除苏联影响力。
对此,苏联意识到,需要在中东地区另寻“伙伴”,以制衡日渐不听摆布的复兴党政权。代表着波斯民族主义、波斯化伊斯兰宗教主义的伊朗新政权,就成为苏联的首选。
第四,维护中亚诸加盟国的安全。苏联的五个中亚加盟国,以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与伊朗存在民族、历史、文化和宗教上的联系。且80年代时期,苏联境内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抬头。为防止伊朗“挖墙角”,苏联遂向伊朗表达一定程度的善意,以换取两国间的友好合作。
伊朗构想中的“大伊朗”
综上所述,苏联援助伊朗,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
而与之相应,伊朗也对苏联有着强烈需要。1979年革命后,伊朗与美国交恶,面临制裁与封锁,又遭受战争威胁,在此情况下,北方大国苏联,显然可以缓解部分安全需求。
因此,霍梅尼的纲领虽然是“反美又反苏”,但在实际操作中,反美远大于反苏。伊朗若想对抗美国这个“主要敌人”,就必须团结苏联这个“次要敌人”。
这就为苏联同伊朗的双向合作,奠定了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