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南昌手表厂艺术家部落

学宝的生活 2024-09-26 02:57:52

文/南昌熊明

《寻访南昌手表厂艺术家部落》,这个题目有点大,其实我只是到手表厂随便走走,因为有油画艺术家袁青林兄在此设立工作室。

江西师范大学老校区正大门对面,某银行大楼边上有一条深巷,唤作“师大南路”,迤逦往南,直通南昌手表厂。曾几何时,深巷两边的店铺一家接一家,美食、时装、书店、精品店、文具店等等琳琅满目,人流如织,繁华似锦。

而今店家不知何处去,路上几成停车场。虽还有几家店面开着,此时却没有了昔日的时尚气息,浪漫情调已无处寻觅。好比一朵牡丹花在烈日底下暴晒或经过雨露风霜的侵袭,变得蔫蔫的,了无生机。

南昌手表厂,闹中取静,参天香樟,绿荫如盖,蝉鸣虫叫,更烘托出手表厂大院里的寂静安然。日头当顶,地上冒火,连空气里都是滚烫的,但置身于手表厂大院中的香樟林里,却是一种清凉境界。在立着凉亭的香樟林里漫步,真是一种难得的惬意享受,品质生活,诗意人生。

院子里那些饱经风霜的建筑,裹满岁月的包浆,正好契合了艺术家独立特行的个性,这些老旧的建筑化身为艺术家的工作室,也就顺理成章了。

油画家袁青林兄很是热心,他不顾酷暑天气,顶着烈日引领我参观他的艺术家朋友的工作室。第一站是陈福明老师的工作室,非常阔大的空间,有客厅,有创作室、还有饭厅,真是好极了。

不过,艺术家的空间再大,也是不够用的,墙壁上、架子上到处都是陈老师的画作、颜料,触目皆是,他的画作充满生命的律动,生命的张力,非常的耐品。

袁青林兄坦言,他来南昌手表厂设立工作室10年了。陈老师来这里最早,在这里搞油画、搞设计。他走了后,宋天成(大象)老师来了,袁青林兄跟着宋老师也来了。后来,陈老师重返手表厂,又带来了好几个艺术家在这里驻扎。

油画艺术家袁青林

陈老师所在的这一栋房子,我是熟悉的。还是疫情期间,友人曾经租用这栋房子办公,我来过几次。今日重游,勾起了我对那位雄心勃勃创大业的老友的回忆,虽然友人因种种原因导致项目未能推进,但毕竟曾经在这里留下美好回忆。感恩曾经的缘聚,愿我的朋友能够事业发达心想事成。

穿过一个月亮门,里面别有洞天。一个院落,自成体系。一株古木参天,有一条长着绿叶藤蔓缠绕,真是妙极了。好比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的一支牵牛花的故事,充满了侘寂的禅意!而且,这院子的主人还在古树下悬挂了一块幔帐,白底黑字,写着一首诗——《树下见》“漫长的一生,会遇见很多人,很幸运认识你们,又恰巧成为挚友······”

却原来,这院落的主人是一所北京名校出来的艺术家,他在这里租下院落和一幢红砖房子,营造他的造梦空间——里面却是一间咖啡屋。室内装修,素朴而独具匠心。虽然也刮瓷,却又不完全刷白,留下些红砖裸露,制造出红、白的色差。斑斑驳驳的墙面,高低起伏的边际线,成为了时尚达人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许多年轻人慕名来此品咖啡,拍照打卡,为艺术家部落增添了许多的浪漫诗意!

咖啡屋里环境素雅,精致小巧的桌椅,很有情调。更有咖啡屋主人的油画作品点缀其中,平添几分雍容华贵之气。

走出咖啡屋,袁青林兄引我到隔壁南昌瓷板画研学基地(南昌新彩陶瓷工作室)做客,这工作室的主人吕先生却是我的老朋友了。只是虽然同城而居,也已经好几年不曾见面了。

这是一间货真价实的研学基地,墙壁上、架子上全是陶瓷画作品——瓷版、瓷盘、瓷瓶等,中间一张硕大无朋的画案,上面堆满了文房四宝,椅子都有好几把,可以同时开展教学、创作活动。“培养优秀瓷板画传承人”的横幅,算是吕先生设立工作的宗旨了。

故人相见,寒暄之余,赶紧烧水、重新泡茶。吕先生拿出他珍藏的牛栏山肉桂出来,以示隆重。人啊人,在这样世事艰难,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尚能如此热情客套,不容易啊。闲坐期间,那家文艺范的咖啡屋主人亦来此相见,是一位眉清目秀,鬑鬑颇有须的青年帅哥。谈吐不俗,很有修养。期待有缘再聚!

走出吕先生的工作室,天上雪白的日头,似火的骄阳。四下里无人走动,只有香樟树上的知鸟,不知疲倦的放声歌唱,使人们在万籁俱寂的同时,感知到这个世界的一丝活力。

捱到五点多钟,日头偏西,我才骑着毛驴急急忙忙回草庐。南昌手表厂,应该还有一些老建筑可以盘活资源,期待更多的艺术家朋友能够实地考察,说不定能在这座充满传奇故事,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厂区,激活灵感,唤醒激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哦!

人世风景,前尘影事,都已成渔樵闲话,饭后谈资。我写人物,摒弃假大空,拒绝千人一面。讲究直见性命,倾听肺腑之言,畅谈生命体验,还原人世间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侠使气血泪情仇……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鲜活的生命个体!承接写私人传记、家庭小史。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作家。独立文化观察家。书法研究者。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