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哈佛中国哲学课》,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和一位博士生写的,因为看到了另一种独特的视角,读得特别开心。
1、 孔子
我以前所了解的孔子,主要记得他讲的“十五岁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到了哈佛教授这里,他看重的是孔子的两个概念,一个是“礼仪”,一个是“仁”,而且和我们平常的解释不太一样。我们都用“大事”来解释,教授却用了“小事”。
先说“礼仪“,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
礼仪有多么重要呢?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通过礼仪来转折,或者赋予我们一个新的身份。
比如,经过大学毕业典礼,我们从学生变成了社会人;经过婚礼,我们从单身变成了已婚。
我读到这里就感慨:还真是这样,以前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原来我们这么注重的仪式感,也是孔子老人家给的呢。
除了人生中比较重要的礼仪,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任何使人际往来更为顺畅的小事”,也都是一种礼仪。
比如,大人发现和孩子捉迷藏能让孩子快乐,捉迷藏就成了这个家庭的小礼仪。再比如,当妻子不开心时,丈夫发现给妻子一个拥抱能让妻子开心起来,这也会成为这个家庭的小礼仪。
再说“仁”。作者给孔子的“仁”的定义是(大意):比起遵守固有的礼仪,学会如何善待周围的人更加重要,“仁”是一种很善良的情感。
作者还举了个例子:
康德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假设一个无辜的人藏在你家里,一个想伤害他的人来敲门,并问那个人在不在,你是撒谎救人,还是说实话?
康德的答案是:要说实话,因为不说谎是绝对原则。
孔子就灵活多了,他认为: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我们要应对无数的角色、情绪和场景,唯一的准则就是一个人内核的“善”,撒不撒谎只是“外相”。
这样我就理解了曾仕强教授讲的——中国人做人做事都是非常灵活的,原来,这灵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孔子给我们的,感恩孔老夫子。
2、孟子
哈佛的教授用短短几段话,就总结了孟子的哲学基础,我读完才知道,孟子的经历原来还可以这样概括:
“齐国国君给了孟子一个显赫的官职,并且给他带来了大批听众。孟子毕生致力之事似乎就要实现了:他可以成为一位杰出君主背后的谋士,并且开辟一个崭新的、和平的时代。
不久,孟子发现齐王对学习自己的学说并不感兴趣,因为齐王与邻国开战,并以孟子之语为战争做托词。于是,孟子离开齐国,回到家乡。
但是,这段经历却极大地促进了他哲学思想的形成:孟子认为,我们在规划生活时,认为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恰恰会限制我们。”
这其实就是讲“不确定性”,一个人以为“铁定会一直好”的事情,结果未必真的好。
我想起了孟子那句著名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其实也是“不确定性”,大部分人在被“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的时候,都只忙着应付各种苦,恐怕很难想到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我”这样的大好事吧?
这么总结下来,孟子的思想居然可以总结为两个字:无常,有意思吧?倒也是一个新奇的角度。
3、 老子
关于老子的思想,哈佛大学教授的讲述,和我们通常对老子的理解是一致的: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
不过,哈佛教授举了一个拿破仑是如何失败的故事,让我了解了一段历史:
“拿破仑当时认为自己很强,去入侵俄罗斯,俄罗斯一直都采取老子的柔弱策略,不抵抗。
后来,一直到拿破仑准备攻占莫斯科时,俄罗斯的将军仍然下令不打仗,只撤退。不过,烧毁了关键的建筑物,带走全部食物,只留下一座空城。
后来,冬天来了,空城没有吃的,拿破仑军队的士兵又冷又饿,开始饿死……当拿破仑的残兵败将回到法国领土时,五十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他们由此走向覆灭。
哈佛教授认为,老子对人类的警告是:一旦你太强,就要防止落入恃强凌弱的诱惑,这正是一个人失败的开始。
4、 庄子
庄子是孔孟老庄中我最喜欢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可圈可点的太多了。
哈佛教授对庄子思想的总结是:一、无限的视野;二、真正的自发性。太到位了有没有?
关于“无限的视野”,庄子用一棵树来讲故事,这棵树什么都做不了,做成船会沉没,做成屋柱会被虫蛀,看似无用。与之相对的是,太多树因为有用而被砍伐,半途夭折。其实,“无用”正是这棵树的主动选择,它寻找了很久,才找到了“什么用处也没有”的办法,得以延年益寿。
所以,如果从无限的视野来看,感冒并非只是痛苦的折磨,也可以是蜷在床上看小说的好机会;婚约取消了不必心碎,因为开启崭新的未来又有了新的契机。用不受限制的视角来看待万物,人们就会赞美生活的所有层面。
哈佛教授对于“真正自发性”的解释也很打动我,他认为,自发性并不是对欲望毫无节制的表达,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沉醉于这样的生活之中。
就像庖丁,他获得自发性的方式是通过兢兢业业地工作,日复一日,直到他可以行云流水般完成解牛的过程。
如此说来,我对自发性的理解是:我愿意做某件事,我可以把它做得出神入化,我享受做这件事带给我的自由和成就感。
除了孔孟老庄,作者还介绍了管子(管仲)和荀子,内容都很精彩,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