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粟裕病逝后,4位首长站在遗体旁的一张留影,这4人分别是谁?

江湖上的历史录 2024-08-23 01:30:38

1984年2月5日,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之一、赫赫战功的粟裕因病去世。对于这位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战神,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四位中央首长在粟裕遗体旁的最后合影,定格了那个时代的情感与敬意。那么,这四位首长是谁?他们与粟裕之间又有哪些深厚的情谊呢?

粟裕,这个名字在中国军事史上被铭记为不败的象征。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凭借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先后取得了多次决定性的胜利。1946年,面对国民党12万大军对苏中解放区的进攻,粟裕指挥仅有3万人的华中野战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一个多月内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歼敌五万余人。这一系列胜利不仅巩固了解放区,更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随后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粟裕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54年,粟裕担任总参谋长,主导了新中国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他的贡献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正如张爱萍将军所言,“粟裕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时,是军队建设最好的时代。”

然而,这位战神的身体却因多年的战伤而积劳成疾。在战争年代,粟裕六次身负重伤,尤其是头部留下了多块弹片,这些弹片在他的一生中都未能取出,最终导致他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夕病发,被迫前往苏联接受治疗。1984年,粟裕去世后,火化时从他的头部发现了三块弹片,手臂、腿部也有弹片残留。粟裕生前曾特别叮嘱家人,不要为他举行追悼会,骨灰撒在他战斗过的地方即可。

粟裕的逝世,令整个国家为之震动。中央立即派出代表向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领致以最后的敬意。在粟裕的遗体旁,四位中央首长留下了那张感人至深的合影。站在照片最左边的,是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杨尚昆早年从事政治宣传工作,直到抗日战争中后期,才参与对华北八路军的实际指挥。在战争年代,杨尚昆与粟裕几乎没有交集,但长期在中央工作的他,对粟裕的战绩十分钦佩。毛主席曾多次在军事会议后询问粟裕的意见,这足以证明粟裕在毛主席心中的重要地位。虽然未曾共事,但杨尚昆对粟裕的敬仰之情始终未减,建国后,杨尚昆主动与粟裕成为好友,并在粟裕生病后,经常前去探望。

照片中第二位是总政主任余秋里。余秋里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抗战时期曾因左臂重伤而不得不截肢,顽强地度过了191天。余秋里与粟裕之间的个人交情并不多,但二人却有着特殊的工作渊源。1982年,余秋里被邓小平任命为总政主任,这一职务的调动与粟裕不无关系。当时,邓小平建议余秋里担任政法委书记,但余秋里自认不擅长此类工作,于是向邓小平请求调任总政工作,并建议由陈丕显担任政法委书记。陈丕显是粟裕的老部下,对粟裕的影响深远,他最终接受了这一调动。余秋里上任后,特意前去探望粟裕,表达了对老领导的感激之情。

站在照片第三位的是总参谋长杨得志。杨得志与粟裕的交情较为深厚。在战争年代,杨得志非常崇拜粟裕,常常深入研究粟裕的经典战例。1978年,杨得志与粟裕共同率队前往朝鲜访问,两人多次就战略战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980年,二人还一同进入战史委员会工作,共同为总结和研究我党我军的历史经验而努力。

合影中的最后一位是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他与粟裕的渊源最深。皖南事变后,粟裕担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张爱萍则是他的副手。两人在战斗中配合默契,对日军予以重创。1954年,粟裕主持总参谋部工作,张爱萍担任副总参谋长,两人再次紧密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82年,张爱萍出任国防部长后,多次向粟裕请教国防建设问题,粟裕毫无保留地给予指导和建议。

粟裕的离世,让四位首长痛心不已,他们站在粟裕的遗体旁,定格了这张历史性的合影。每一个人都深知,粟裕的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对一位无私奉献的战神的告别。

3 阅读: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