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即将过去,回想李佳琦直播间79元一支的眉笔引发的一系列唇枪舌战,一切似乎带来了一种隐喻:
2023年的中国电商,当我们在谈论电商,我们好像就在谈论价格力。
据『摩羯商业评论』观察,2023年的电商大盘,各电商平台为了祭出“价格力”大旗,都拿出了十八般武艺。从2022年开始,阿里与京东就默契得不再公布双11GMV,行业内普遍认为这是在存量市场博弈背景下有意降低购物节的调门儿。虽然调门儿降低了,但2023年国内电商平台围绕“低价”却动作频频。
向来以“平台服务(用户口碑)”为旗帜的京东,在3.8节大促期间就将“百亿补贴”放置在了一级流量入口,还提出“买贵陪双倍”等口号;淘宝天猫在今年也围绕“价格力”排兵布阵,从618期间上线“淘宝好价节”到双12改名“年终好价节”,“好货好价”搞了大半年;至于抖音,直播电商本身就是变相的拼购,低价一直是其基本策略。
其实,国内的电商板块自一开春就“战火纷飞”了,有媒体评论,各家都用低价这把刀“砍”向拼多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么,天下电商是否唯“低价”不破?答案是也不尽然。
拼多多的诞生确实改变了国内电商的基本格局,也点燃了“低价”这把火。对于拼多多成功的奥秘,行业人士一般认为其做对了三点:一是面向商家侧,拼多多审核流程极简;二是面向消费者侧,不退货亦可退款;还有一个终极杀手锏,就是砍一刀式拼购。
拼多多这套打法,虽然有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意思,但也出现了瓶颈。在早期,拼多多上假冒伪劣商品很多,屡屡遭用户投诉,后来,通过不断改进,拼多多基本可以做到“假冒却不伪劣”,让用户去决定该款商品的生命周期,低质低价的商家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内卷低价中被自然淘汰。这种货盘逻辑的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是可以做到极致低价,但缺点也很明显,要保障低价,又能带动白牌商家存活率提升,对现在的拼多多来说是矛与盾的问题。
白牌商家,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电商专用术语,指的是具备生产制造能力却尚未成功建立起品牌的商品。而商业基本常识是:品牌可以提高溢价率,这也是每一个商业实体的梦想。
举个例子:
乍一看『XYILLUSION』这个名字,恐怕很多人都会以为是一款海外游戏名,或者是灯饰品牌。
其实,这是一款2023年夏季刚创牌的珠宝。6月份,店长KAL与合伙人认识了一个深圳的饰品生产商,遂决定在淘宝上做原创珠宝品牌。不到半年,『XYILLUSION』的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左右,成为妥妥的高成长品牌。
在『淘宝年终好价节』开卖前4小时,淘宝新商家『XYILLUSION』全店就已经成交超5000单,营业额达百万。这家2023年创牌的『XYILLUSION』,其品牌珠宝覆盖从1499的明星同款花园系列,到299的普通系列;同样是2023年创牌的『华裳阁宋锦漳缎高端女装』,其品牌服装价格更是覆盖299-6888元区间。
如此看来,只有做到能帮助新商实现品牌上行可能的“低价”打法,才是一条可持续的路径。
竞争在加剧。今年以来,淘宝天猫与京东都在向“低价”不断投入资源,试图Cover住每一个层级的电商消费需求,“好货”与“好价”兼得。但对于拼多多来说,由于其内在的矛盾性,导致其满足中高层级电商消费需求的能力十分有限,似乎也并不准备在这方面补齐短板,而是选择“墙外开花”——把拼多多模式复制到美国去赚钱。
但谁都不完美。遍观国内电商近年来的互相渗透与竞争,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低价”电商这件事上,高维打低维易,低维打高维难。这个“维”,指的就是生态。
比如抖音,流量大是其优势,但其直播间SKU主体依然是食品、服装与美妆,其围绕网红搭建的生态特征,决定了大量品牌的旗舰店难以获取可观流量,更不用说那些白牌商品了。对于京东来说,其对自营电商的持续投入换来了良好的用户口碑,但也存在SKU过于集中、白牌难以升级的问题。
众所周知,京东自从上市之后就大力发展时尚、穿搭品类,但折腾了这么多年,进步并不明显。可能只有淘宝天猫上,还能每年都有大量的白牌商家在这里闯出名堂,还有大量的小众商品在这里迎来高光时刻。
“万能的淘宝”上有最丰富的需求和供给,进而赋能商家从种草到拔草再到履约,满足“消费分层”的各种需求,这是一种典型的高维打低维商业模式。
因此,只有基于平台生态和海量丰富的供给,围绕规模化的商家数量而设计的“价格力”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让商家有经营发展红利,让消费者体验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