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一切回归史 2024-04-27 07:20:28

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国古代虽然职业虽然多种多样,但却被划分为三六九等,在封建社会的制度现状下,帝王,圣贤,举子,文人都是上九流的高地位职业,相命,郎中,丹青,隐士,琴棋,僧侣,道士,尼姑等为中九流,拥有一定社会地位。

以上两种要么身份尊贵,要么靠一定的技术和手艺赚钱,只有下九流的行业主要供人娱乐消遣之用,主要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且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比如差役,时妖,脚夫,高台,娼妓等等,他们都属于社会的最底层。

但无论是任何职业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九流之中有一种就与众不同,他们总是在深夜出来工作,拿着一盏马灯穿梭于街巷之间,这就是夜晚的守护者,打更人,很多人不禁疑惑,古代为什么要安排人打更呢,安稳睡觉休息不好吗?其中体现的都是古人的智慧。

古人的时间观念

打更人这一职业等同于下九流行业之中的“梆”,他们和寻常人的作息时间完全相反,白天休息,晚上工作,随着夜幕的降临,古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足迹,在夜色的加持之下,人们也只能看到漆黑之中一个孤独的身影。

他们手持一盏灯,走街串巷,穿过乡村和城镇,每年要走很远的地方,一路上伴随打更人一起出现的,除了摇曳的灯影之外,就是敲打发出“梆,梆”的声音,以及口中经常念叨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在各大影视作品更夫形象经常说的一句话。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时间的变化叫进行报时,古代的计时方法和现在不同,为了方便,古人将代表属相的十二地支用来计算时间,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一个小时又可以详细划分为四刻,每一刻又分为十五分钟。

打更人的工作一般从晚上七点开始,从七点到晚九点是一更天,也被叫作定更天,所谓定更含义为“安定”,指人们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需要安定下来休息。

九点到十一点为人们所说的二更天,在这个时间段内,大多数人都已经安定下来进入梦乡,充分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对应上一段时间,被称之为“人定”或“昏定”。

紧接着的下一个时间段,就是俗语中所说的“半夜三更”,指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的时间,这一时间段不仅是完成新一天跨越的重要时刻,也是每天阴气最重的时候,人们基本都陷入了深度睡眠之中。

凌晨一点到三点,就是古人所说的四更天,从这里开始其实已经走进了第二天的新循环,因为此时农民阶级所饲养的一些家禽和家畜都开始逐渐苏醒过来,人们将这一时间段称之为“慌鸡”。

从三点到五点,时间差不多已经进入拂晓,公鸡开始打鸣,人们纷纷被叫醒进入又一天的忙碌之中,“五更鸡打鸣”的说法也是来自于这里。

更夫的首要工作

打更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一更开始,不断告知人们当前的时间,并且在早期的时候,打更人都是两人一组的,一人手里拿着梆,另一人手里拿着锣,两人在互相配合之下不断报时,一般都是拿梆之人先敲两下,拿锣之人再敲两下,然后高呼当前对应时间。

如“三更天了”,一般情况下打更人只需喊出几更天即可,并不需要精确到刻钟,因为每一更都是两个小时,所以每一个片区很有可能会听到相同的时间。

对于时间的确定,打更人有一个专门的工具,首先就是漏刻,也叫漏壶,由一个装满水且带有刻度的容器构成,从一更天打更人工作开始便将容器打开,它会因为侧面不断有水流出而造成容器内水平面不断下降,从而掌握时间的流逝。

其次也有可能使用沙漏,这是弥补水在冬季容易结冰的弊端,打更人所使用的沙漏十分精确,一般会带有两个齿轮,其中一个因为沙子的流动而发生旋转,从而带动与其契合的另外一个齿轮传动,并将转动的效果通过外部的指针转动表现出来,从而确定时间。

最后也有通过焚香来确定时间的,为了保证更夫报时的准确性,古代生产出了一种名为“盘香”的东西,它在点燃之后可以燃烧正好十二个时辰,在上面加上刻度之后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职责和功能的多样性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打更人的职责只是报时,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而且手里拿着梆和锣在深夜不断敲打,对于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并且晚上人们都在休息,第二天也可以通过公鸡打鸣知道时间,所以打更人的存在是多余的。

有听人打更的时间,倒不如更加安稳的睡觉,这种说法十分片面,甚至是大错特错,打更人在古代存在了很长时间,甚至当下的某些山村里依然有类似职责的守夜人存在,所以他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因为这类人除了打更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作用。

首先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防火,这便是打更人在报时之余经常会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原因。此举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提醒,更像是一种警告。

在古代所使用的照明设备大都为具有明火的蜡烛,纸罩灯等等,这就是发生火灾的根源。

古人在晚上入睡之时偶尔会忘了吹熄蜡烛,在冬季寒风凌冽的时刻,大风很有可能会将蜡烛吹倒,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深夜,这将是非常致命的,屋内众人会因为深度睡眠而没有意识到。

加上古代建筑大都为木质结构,窗户纸也十分易燃,在冬季十分干燥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一场巨大火灾,打更人所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在危险发生之前将其遏止。

因为是处于深夜,一旦出现明显的火光,打更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并迅速前往事发地点,即使因为火势太大没有在第一时间扑灭,也能及时叫醒熟睡中的人们以免威胁到生命,所以打更人除了报时之外的第二层职业就是深夜的“消防员”。

除此之外,打更人还有第三个主要功能就是“安全维护”,古代除了首都和较为繁华的城镇之外,是没有巡逻队伍的,在一些穷乡僻壤的偏远山村之中就更没有必要组建巡逻人员,但地方越是偏僻,就越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当时的治安环境下,在深夜出来工作的不仅有更夫,还有小偷,强盗,窃贼等不法分子,他们同样清楚夜深人静之时是人们警惕最为松懈的时刻,所以专门选择在这一时间段作案行凶,其中有些心狠手辣之徒谋财被发现之后就可能痛下杀手。

而在夜色的掩护之下,他们在作案之后往往能很快逃之夭夭,为了减少这类危险情况的发生,打更人连带片区的安保工作一同负责了,他们在三更天时敲锣打梆和叫喊的声音最大,因为这是小偷和强盗最容易作案的时刻。

大声呼喊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另一方面能够震慑不法分子,这项职责在汉朝时期曾得到过朝廷的肯定和支持,甚至还专门选拔深夜打更的官员,主要用于宫廷之中,唐朝时对这一职业有了较为规范的管理,甚至还对更夫设置了专门的住处。

值得一提的是,打更人在古代军队之中也曾发挥着重要作用,身处前线的大部队中拥有更加敏锐的打工人,他不仅需要夜间报时,还会担任观察和甄别的任务。

古代在两军对垒时,不仅有正面的厮杀和拼命,为了减少军队伤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通常会派遣细作前往敌方阵营。不仅能进行情报窃取,还可以伺机暗杀对方将领,而这些工作基本都会选择在夜间进行。

所以对于这些危险因素,古代军队除了安排夜晚的巡逻人员之外,还会安排许多打更的士兵,他的叫喊声音通常很大,报时的同时避免让士兵陷入深入睡眠,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就是预防军营中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及时发现军中潜藏的细作以免引来除战斗之外的重大损失。

到了后来的元朝和明朝时期,钟表等更加便捷的计时工具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之下社会安定程度也逐渐提高,打更人这个职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总结

虽然打更人这个职业在岁月的发展之中逐渐淡化,但他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从古至今他都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夜晚的守护者,打更人担任了包括报时和安保在内的多种工作,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获取的。

参考文献

[1]汪志,.古时的“打更”[J].山西老年,2024,(04):1.

[2]陈露 ,陈子奇,.古镇安全的“打更人”——记第六届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陈志兴[J].中国消防,2023,(11):3.

[3]黄夕,.打更[J].读写月报,2022,(35):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