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山水,渔父情结,文徵明绘《渔乐图》

凝萨 2024-07-01 14:06:58

明代中期,苏州一带出现了众多画家。这些画家大多学养深厚,可以吟诗作赋,格外崇尚元代绘画中表现出来的隐逸精神,隐逸山水就成了山水画中的热门题材。这幅《渔乐图》,就是一幅标准的隐逸山水,画中文人雅士泛舟江湖,自比渔父逍遥快活。渔父,原本是文学形象,泛指那些远离世俗之地修身养性的贤者。元代画家感慨人生苦闷,才智不能施展,将其引入到山水画的创作当中。

画《渔乐图》的文徵明素有才子之称,不过他在科举一途屡试不第。明代的科举考试要写八股文,不适合他这样洒脱孤傲的读书人。他画《渔乐图》,更能表现出隐逸感情。当山水画有了感染力,就会显得格外动人。从他的画中看到很多技法之外的意趣。

文徵明 渔乐图

从绘画风格看,《渔乐图》有模仿元代画家吴镇的痕迹。吴镇是画隐逸山水的高手,他重视用墨,画中充满苍茫厚重韵味。文徵明抓住这一特征,进行着重表现。前景乱石,远景青山,水墨淋漓畅快,古雅淳朴之气扑面而来。文人雅士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肯定会修炼得无欲无求、心如止水。

很多人觉得,湿笔就是少蘸墨多蘸水。看了文徵明《渔乐图》才知道此言差矣,画中多用湿笔,并没有过分渲染、晕染、洇染,而是在染的同时保留了皴擦的痕迹。文徵明用湿笔模仿江南湿润的空气,让画面看上去充满灵气。

文徵明 渔乐图 局部

在构图方面为了突出天然美感,文徵明很重视细节处理。从《渔乐图》可以看出,他学习过五代董巨的山水布局,也学习过两宋诸多名家的构图方法。画山水,不是简单的山水堆叠,而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出山水的节奏与律动。

近景采用边角式,远景采用全景式。近景水岸坡石占据画面一侧,平静的湖水延伸到远方。随着视线的抬高,画面空间逐渐深远,才有了连绵起伏的青山。看上去真实具象的空间表现手法,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虚实结合的手法,让画面产生了超逸情趣。

文徵明 渔乐图 局部

既然是隐逸山水,还有渔父出现,如何刻画人物就成了创作重点。有很多明代画家临仿过吴镇的画风,往往少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力。隐逸山水,重点在于隐逸,这是一种文人情结。渔父作为点景人物,应该体现出性格特征。元代的渔父形象,往往表现出冷漠的神情。很明显,这样的神态已经无法被明代士绅阶层接受。

文徵明画中的渔父面目祥和可亲,表现出闲适乐观的神情。明代江南的士绅阶层地位比较高,他们习惯了享受生活而不是控诉生活。这些细节变化,让《渔乐图》有了时代特点,不再是单纯复制古人的作品。仔细看画面中的两个人,其中一位在着装上已经变成了打渔人。一定是乐在其中,才会身心投入。

文徵明 渔乐图 局部

文徵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创作隐逸山水,赋予渔父情结时代特征。对他来讲,隐逸是快乐的,没有必要流露出不满反抗的态度。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