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张国治,文山(现属砚山)矣那戛人,彝族。由于性格好动,人们叫他"老跳"。从他拉武装,立山头,流窜文,砚、邱、广、富五县,横行一时到失败灭亡,大约经历了十年。他的活动,给开广人民留下了印象,也带来了灾难。
来源2007年雲南省電子地圖集
张国治与龙开甲从1920-1930年,在全国军阀混战,云南唐(继尧)、顾(品珍)争权的混战年代,张国治在滇军某团当排长,部队整编,他由排长降为班长,这给一心想出人头地的张国治泼了一瓢冷水,心中有许多不快,后来部队奉命出发贵州,经过泸西时,便趁机串通一个排反水,带到他的家乡奥那夏海子边一带闹了起来。为了争夺地盘,与秉烈冲的地方势力龙开甲互相对抗,结下了怨仇,最后成了死对头。"
来源1949年新纂云南通志现行行政区域图
由于当时滇军内讧,云南统治者无力顾及滇南,张国治便获得了逐步扩大势力的机会,曾先后占据长岭街、维摩、矣得邑、小石桥中寨一带,其势力一度达到舍得底、洒戛龙(今德厚)、鸣鹫等地,并企图占据较大的市镇作为基地,于是便全力向大稼依进攻,但遭到民团武装张继武的抵抗,没有得逞。继攻茂克,又道失败。茂克的回族人民把他告到云南督军府,督军府两次派团长张凤春和卢汉前来进剿。张凤春部来后不久即转回省城去了,卢汉来时龙开甲以送山珍和认家门等手段逢迎卢汉(认家门指同龙云同姓),卢汉便培植和利用龙开甲作为对付张国治的主要工具。
19世纪末外国人摄云南Shwell河与河上的吊桥
迎范入滇与攻打广南县城张国治经过两次官军进剿后,感到势单力薄,长此下去,必被消灭,急欲寻找一条出路。适逢范石生败退广西,驻于平马,正在搜罗开广一带地方势力和土匪武装,以壮大其势力。因此派人入滇拉张国治加入其部队,委张为司令(后为师长),并派云南讲武堂毕业生杨赞伯辅助张国治,任张部参谋长。
19世纪末外国人摄云南巨人Chang Yan Miun与中国老太合影
范石生在广西休整中,得到桂督陆荣廷的支持后,又于1926年初趁云南政局不稳的机会,二次进兵云南,占据了剥隘、富宁一带。
莫理循拍摄的云南思茅地区的彝族妇女和儿童
莫理循全名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年2月4日-1920年5月30日),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1887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科,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他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莫理循在1894年游历中国14年后,于1908年2月重游云南。这次重点考察了滇南的思茅地区,并拍摄了一套以百姓民俗为主题的照片,为20世纪初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留下了视觉记录。
1894-1895年外国人摄云南城楼上的兵丁
张国治自得到范石生委任后,趾高气扬,每到一处,芒声领先,鸣锣开道,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各地地方势力和土匪武装也纷纷前来投靠,或愿意听其指挥。投靠的有肖天明、祝天佑(江那人)、姜大、姜六(邱北矣得邑人)等;愿意听其指挥的有唐宗武(者腊人)、马连山(阿猛人)、甘光明(者腊人)、李发林(维摩人)、张六保(阿也人)、沈小珠(罢刚人)、李开武(明德人)等,其势力约几千人,打着"迎范公"的旗号,急急忙忙向广西进发,行至广南、富宁交界时,即碰上范石生二次入滇部队,但他没有迎上"范公",只见到范石生的部下,被称为"虎将"的项铣司令官。
图为莫理循拍摄的思茅一座典型云南特色的桥。莫理循在1894年游历中国14年后,于1908年2月重游云南
项铣认为广富守各军司令王锡侯(国宾)部(属唐继尧系)是范军进军云南的一大障碍,应首先予以铲除,要张国治扫清前进道路。张国治便率众围攻广南县城,并与杨赞伯坐镇南门外指挥。南城的攻击曾对广南县城威胁很大,但遭到王锡侯的猛烈抵抗,率部配合民团和城内百姓固守,虽经40余天战斗亦未能攻下。后被开广善后督办李选廷率部配合广南守军内外夹击,将其击溃,逃往八宝、富宁一带,准备进入广西,到了剥隘,又遭广西的熊镐、梁振标等截击,张遂率领残部在滇桂边境游动,嗣后进入砚邱一带活动。
图为莫理循拍摄的云南当地道台与官员迎接法国总督。在莫理循照片记录了边疆地区的政情民风。
占据邱北县城,被广富军围攻张国治围攻广南失败后,在滇桂边境游动了一段时间,即率众退回砚邱一带,先后占据了温浏、双龙营等地,继而于1927年秋后占据邱北县城,并几次攻打弥勒湾、维摩,企图再次向广南地区扩展。这一行动,震动了开广地区的官员士绅。除弥勒湾的李绍华(祝三)率民团乡兵与之对抗外,广富守备军司令王春山(广南人)和熊镐等亦联合起来,全力组织进剩,并将张国治围于邱北县城;文、西、马守备司令宋伯郊(西畴人)以及龙开甲均表示声援。张国治在邱北被围60余天后,终因寡不敌众,只得突围逃走。据说他的能够突围,是用重金收买熊镐后,熊让其逃走的。
1894-1895年外国人摄250英尺高的云南佛塔
招安不成1930年初,卢汉率讨逆军第十路军下广西帮助蒋介石打桂系军阀时经过江那街(即砚山县城),101师师长张冲曾对张国治进行招安,当时张国治"迎范公"已成泡影,感到别无出路,只得答应招安,接受了张冲给的番号和官衔:101师一纵队司令。并发给每人军服一套,灰毡一床,限期把队伍集中江那整编,但张又顾虑部队被收编后会受到惩办和杀头,便派人持书上省城面呈龙云,希望获得正式批复后才放心。可是,张冲急于下广西,不能久待,限期三天后张国治仍未集中队伍,张冲疑其有诈,遂布告取销张国治的番号和官衔,命令张国治队伍就地解散。时张国治派去省城的人只到了蒙自。
理循拍摄的云南思茅迎春节日的游行
当文山城防司令及张、普(家齐)火并经过"二、六"政变后,龙云夺取了云南政权,因忙于巩固其地位和扩大影响,加之1930年初,蒋桂战争爆发,滇军奉命出师讨桂,编为讨逆军第十路军,龙云任总指挥,卢汉任前敌指挥兼98师师长,朱旭任99师师长,张冲任101师师长,率领部队进军广西南宁。派卢汉率第十路军下广西助蒋介石打桂系军阀,无暇顾及开广地区,地方武装和土匪趁机争官夺邑,互相火井。云南部队外出后,省内兵力空虚,文山一带土匪趁机骚扰,纷纷盘据大小村镇,都想进城称雄,情况异常混乱。
图片是1936年6月27日,身着戎装的龙云和蒋介石在交谈
当时驻于海子边、郊址城、江那、子马、羊街以及者腊一线的张国治势力最大,号称师长,拥有部众2000余人。见文山空虚,率精千二百余人向文山进发。时建水的李绍宗闻知文山王梦侯将其驻文山的部属缴了械并赶出文山城,派其部下普家齐带队赶来,扬言要烧抢文山城。临安(今建水)的普家齐部也想占据文山,来开广地区发财,率所部向文山开来。但张国治已抢在普家齐之前进入了文山,普只得进驻攀枝花,与张国治对峙,寻找机会进攻文山。
图为1935年5月19日蒋介石在陈布雷陪同下与龙云暨云南党政军高级长官合影
文山土锅寨的金朝栋、马关古木的王恩隆已先期进入文山,金部驻大西门一带,王部则踞南门一带。张国治为了避免冲突,暂驻于距文山城西约七、八华里的攀枝花,并分别对金、王两部进行拉拢。他首先拉拢在王恩隆队伍里的旧相识张仲屏,利用张仲屏与金朝栋是同窗关系,继而拉拢金朝栋。当时金朝栋与王思隆在文山城内械斗过,金朝栋决定拥张入城任城防司令,便派其教官傅天培持亲笔信到攀枝花迎张入城,在大西门设好的司令部住下。王恩隆惧怕张、金靠拢后联合起来吃掉他,便悄悄溜回古木老家。文山城防司令便落到张国治之手。
图为农民们穿过连接西藏与云南的铁索桥
县长杨体震无力抵御,乃让张国治进城驻扎,驻于文山县军装局(今文山县医院),自称"云南第四纵队司令",张贴告示安民。但部队无正式粮饷,要求地方供给。县长及地方士绅在张的胁迫下,只得召集绅老开会,筹粮派款。并设立"文山县粮秣委员会"专负其责,由吴振库、张汝辑等担任委员。召集粮户及商人开会,按各户家底厚薄,分出等级列榜公布,按月缴纳,以维持军需。
清末佚名摄云南临安府十七孔桥
次日,普家齐也从开远方向开来,与滇军一个输送团同行,在离文山城约四十里的依人河时,普即以毫银一千元贿赂该团团长,企图与该团混着进入文山城,团长收了贿银,但不允许普部混着进城,只准在攀枝花驻下伺机入城。普家齐部占据攀枝花后次日攻城。
1922年1月,朱德(前中)任云南警察厅厅长。朱德(1886-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
张国治也怕普家齐久住文山城外围对已不利,遂于农历六月十九日派祝天佑攻打普家齐,被普击败,打到距城三、四华里的卧打期,张部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退至地藏寺待援。普家齐的队伍追至龙井新街、羊皮田一带,纵火焚毁民房。
1909年8月,云南陆军讲武堂大门。讲武堂位于昆明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
张国治和金朝栋在大西门城楼上指挥。当看到普部进攻文兴街时,感到情况不妙,张国治决定亲自带领突去队组织反攻,于是带着挑选出来的十几名敢死队员,各带九响大枪一支,十响手枪一支,跑步向文兴街前进,敢死队迅速接近阵地前沿,突然间十多支十响枪一起连发,当即打翻二、三十人。普部遭到突然袭击,一时不知所措而被冲散溃退。张国治带领部队乘胜追击,占据了卧打期。普部怆惶退出卧打期时放火烧了民房,然后退入攀枝花拒守。
图为1913年,远眺云南城(昆明)。莫理循游历了中国南方,期间拍摄了大量云南城的照片。
张国治得胜回到驻地后,一心要把普家齐赶走,以使消除心腹之患,长久占居文山,便连夜派人通知驻扎在砚山者腊的唐宗武部千余人星夜赶到文山,对攀枝花普部进行了包围,不时派出小部队偷袭和扰乱。经一星期后,普部疲惫不堪,只得突围回临安去。至此,一场争夺文山城的战斗宣告收场。
图为1907年,云南大理三塔。崇圣寺三塔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
张国治为了使他的队伍在城内能站住脚,不敢作大的烧杀抢劫,但在普部败走之后进占攀枝花一带时,他为了拢络部众,放纵他们大肆掳掠群众财物,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一场浩劫。
图为1915年12月,云南护国军将领合影。左起:李日垓、罗佩金、蔡锷、殷承瓛、李烈钧。
张国治在文山时,经常要筹措粮饷,给城内百姓的压力很重。尤其是那些粮户和商人,因此这些人对他不满,但在他的武力统治下,敢怒不敢言。文山城大粮户张克斋,由于军饷负担无休止,日久厌烦,更怕越派越多,遂起逃跑之心,暗中把家里贵重物资捆扎停当(共十二驮),雇马帮驮运省城,后被人发觉,报告了张国治,张立即派人追赶,追至土库房后面石海螺路上截获,押回文山,全部没收;并将其只有十四岁的侄子张宏仁关押起来(张克斋兄弟二人仅这个独子),扬言要枪毙,慌得张家到处托人求情,最后缴了一万块银元才算了事,几乎弄得倾家荡产。
图中的老者正专注地燃吸手中的
张国治的下场张国治进驻文山仅一个多月,是年冬,讨逆军由桂返滇,驻于文山。卢汉说辎重团长杨运新与张国治有勾结,运输不力,被撤职查办,又说文山县长杨休震通匪,支持张国治,杨害怕而自杀于县署。卢汉由广西回师云南,并派遣先头部队一个团前来驻防文山,张国治看情况不妙,不得不退出文山县城,但其队伍仍分散在江那、者腊、长岭街一带交通线上,对卢汉部队所行动有牵制。卢汉为了顺利通过,请当地士绅转知张国治,要他暂时退出交通线,以便部队通过。张国治害怕引起冲突,答应退让。
图为1917年4月,民国时期云南大理街景
卢汉部队进驻文山后贴出安民告示,接着进行清乡剿匪。于是各地民团配合部队将张国治分散在各地的队伍各个击破,迅速瓦解。此时,张国治才知上当,但悔之已晚,只得退缩到矣那戛、海子边一带。卢汉随即派鲁道源旅进剿,龙开甲则在一个团的兵力支援下,将张国治重重包围在海中小岛上。后因粮绝,张乃带着剩下不多的人,趁黑夜划小船突围逃往矣那戛山洞中躲避,后被发现而突围不成。张知大事已去,遂自杀身死,其首级和一只手被割下送到文山城,悬于大西门侧边示众。在开广地区流窜了十年的张国治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云南石林奇观,石林位于昆明市东,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张伯良对张国治之死的回忆张国治之死,其说不一。现将当时同张在一起的张伯良生前回忆概述于下,以资参考。
1930年秋,卢汉率领滇军配合蒋介石攻打广西桂系军阀,被击败后退回云南。路过文山时,张国治的死对头龙开甲,使其亲信到文山,请求卢汉派部队前往矣那戛剿办张国治。卢汉答应了龙的要求,派九十九师鲁道源带一个团分路进剩。采取隐蔽包围的办法向矣那戛推进,(这时,张国治还不知道情况。)由稼依方向包围的部队,穿便衣,戴笠帽,化装成商人向矣那戛的前哨龙潭寨逼进。张国治设在龙潭寨村旁小石山上的岗哨,虽然发现有许多人朝着龙潭寨走来,但都是商人打扮,遂失去警觉。继后发现来人既无马驮,又无挑担,且越来越多,越靠近越分散,才怀疑有异,鸣枪警告,但时间已晚。化装包围的部队听到枪声,立即散开攻击前进,哨兵抵挡不住,便逃回矣那戛报信去了。进攻部队尾追,遂将矣那戛包围。
此时,张国治欲逃不能,只得率众抵抗。包围部队开炮轰击,炮弹炸伤张的膝部。抵抗到傍晚,张国治看情况不妙,再守下去,必被消灭,乃下决心转移。到了半夜,他仗着地形熟悉,带领部众悄悄逃出包围圈,转移到施都底海边。靠近海边有个小岛,住有七、八户农民。这个岛在枯水季节可以步行出入,雨季水位上升时,则用他们自制的独木小船划行出进。张国治等逃到这里后,即强占了农民的小船,划向海中心的一个岛上,并掳走农民的全部粮食,企图凭险据守。农民见了十分恐慌,但又无可奈何!
这时,一个胆大的农民悄悄逃离小岛,跑去找龙开甲报信。开初,龙不相信,他认为张国治已被团团围住,不可能突围出来。农民急得发誓说:如果我说谎,你就砍我的头!龙开甲听了满心高兴,马上调集乡兵配合部队把海子包围起来,并向海中小岛猛烈射击。但岛上树木茂密,加上山石嶙峋,枪弹射击不易发挥作用,张则安然据守。这样相持了多日,围攻的人也有些疲了,后来,有人向龙开甲献计,提出使用筏子进攻的主意;两人坐一只木筏,一人划浆,一人射击,边打边进。这个主意被军队和龙采纳了,当即命令士兵就地伐木造筏。
海边这个行动被岛上的张国治发觉了,他感到情况紧急,如果围攻的部队使用筏子进攻,他们就会四面受敌,难以防守,据守这里已非长久之计,必须另作他图,遂决定再次突围。为了减少拖累,突围前张国治对他的秘书张伯良等人说:"你们是穿长衫的(意即不拿枪的文人)他们不会把你们怎样,不要怕,我突围后马上派人联络你们。"然后趁着黑夜,带领部众突围。
时值冬季,大雾弥漫,能见度低。张便利用围攻部队视线不清之机,将部众化整为零,划着小船,分路突围。其他各路在大雾掩护下侥幸逃脱,惟张国治一路因迷失方向,朝着靠近大路这边划来,快靠岸时即被围攻部队发现,集中火力射击。这时,张看进退不能,已难脱身,便开枪自杀。龙开甲闻讯赶来,以"胜利者"的姿态嘲讽地叫了两声"张司令官",但张国治已一命呜呼了。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文山文史资料》、《文山州志》、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2007年雲南省電子地圖集》、《1949年新纂云南通志现行行政区域图》,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