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标签话题啊,咱们来聊聊。
所谓的“撞针”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一样就是一根“针”,也或许“针”这个概念在咱们来说就是缝衣针的印象了,毕竟咱们接触到的最多的“针”的描写也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了。
但对于“撞针”来说,本来人家的叫法叫做“firing pin”,pin在英文里面意思很多,例如:
所以“撞针”就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根细金属棒,而是一根有复杂结构的长条形物体。
这是一根AR-15步枪的撞针。通常撞针本身有三个功能,第一是大家熟知的击发底火的功能,这是靠撞针的尖端来实现的;第二,撞针的复位功能,通常要实现撞针复位则需要依靠弹簧的支持。
大多数枪支上撞针是套在弹簧内部组装的,依靠弹簧的弹力能完成复位功能。
第三则是传递击锤的能量。
例如上面的第二列和第三列,都是撞针传递击锤的能量的功能。
由于要复位和定位,基本上撞针也都会在一定位置有径向的凸起设计,这也就决定了撞针很难从枪机的撞针孔飞出了。
同时,还有一点——撞针的击发能量并不大。通常手枪的撞针力只有两磅,步枪大约在3磅左右,也就是1.4千克力。这是因为过大的撞针力本身属于一个无谓的能量消耗。
得益于现代底火技术的发展,底火已经不需要过度的依赖于过大的撞针撞击力的击发,通常适度的撞击力就可以让底火很好的工作。这也就让枪械本身施放撞针的力量大幅度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