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2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第115师代师长兼政委罗荣桓,终于到达沈阳跟东北局首长们汇合。然而一路长途跋涉,让他的身体状况更加恶化了,有时疼得几乎无法站立,在同志们的强烈要求下,罗荣桓住进了沈阳的原日本陆军医院,对长期困扰他的肾病进行了一次全面复查。
(抗战时期的罗荣桓)
一帮子日本军医们的会诊结果是,罗荣桓的右肾已经发生病变,大概率是肾癌,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直接切除,否则病情就会继续恶化下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罗荣桓这样级别的重要首长,相关病情和治疗方案是要报告中央的,自然也惊动了毛主席,出于对日本医院的不完全信任,中央特别来电建议,罗荣桓应就近去位于平壤的苏军医院治疗。
可惜平壤的苏军医院,是一家大型野战医院,主要是做外科手术,对于摘除右肾这样的内科大手术,也不具备相应条件,看来若想全面治疗,只能远赴莫斯科了。
此时东北解放战争的前哨战已经打响,作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政委”的罗荣桓,实在不愿意离开战场,便坚持先到大连疗养,大连当时还是比较安全的,罗荣桓也因此缺席了东北的前期作战。
1946年4月间,著名的四平保卫战打响,我军最终失利,局势严重恶化,罗荣桓心急如焚,再也无法安心休养,于5月间在夫人林月琴的陪同下紧急赶回了前线,他必须协助林彪摆脱军事上的困境。
(罗荣桓夫妇)
& 记得当年草上飞
有个历史细节很重要,林罗二帅虽然都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但是“出身”并不完全相同:林帅是以连长的身份,参加了南昌起义;而罗帅是以连党代表(可以理解为指导员)的身份,参加了秋收起义。
两个人真正成为战友的时间,已经是1928年4月的“朱毛会师”,据此读者应该都看懂了,如果说会师以后的红四军,以及后来的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是毛主席“嫡系”的话,那么罗荣桓就是“嫡系中的嫡系”。
在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之前,曾经有一次著名的“三湾改编”,而罗荣桓在这次部队整编中,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的特务连党代表。
三湾改编时毛主席率领的部队,已经剩下不足1000人,所以“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那是虚张声势吓唬敌人的,部队实有力量就是这个第一团(共设七个连),也是未来开辟井冈山根据地的“种子队伍”。
(建军大业剧照)
那么特务连的职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保卫指挥部的直属精锐部队,时任连长曾士峨、党代表罗荣桓。顺便说一下,曾士峨将军能征善战忠心耿耿,1931年在红军师长任上牺牲,否则的话至少开国大将起步。
因此,罗荣桓是最早跟随毛主席的开国将帅之一,言传身教,文武双全,毕竟罗荣桓也是正规军出来的,秋收起义部队的主力,乃是原第二方面军总部警卫团,罗荣桓时任该团的连党代表。
罗帅除了后来身体不太好(战斗中负过伤),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再加上深得主席的信任,因此成为井冈山早期革命斗争的骨干将领,比如我们会在电影《建军大业》当中,多次发现罗荣桓年轻时的身影。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红四军,最初编为四个团,林彪在南昌起义部队为主体的第28团任职,罗荣桓仍在秋收起义部队为骨干的第31团工作,暂时还没有什么直接的交集。
但是不久以后,两个人同时入选了红四军“前委”,当时的十一名正式委员名单是:毛泽东、朱德、陈毅、李任予、黄益善、罗荣桓、林彪、伍中豪、谭震林、宋裕和、田桂祥。
可以发现,罗荣桓的排名还在林彪之前,因此从红军时代起,罗荣桓就是林彪必须要尊重的战友。毛主席曾指着罗荣桓对其他人说:“这个同志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
1930年夏天,年仅25岁的林彪晋升红四军军长,可谓是年少得志,而不久以后调来与他搭档的政治委员,正是比林彪年长五岁的罗荣桓。红四军最初的军政主官都是谁啊?当然是朱老总和毛主席。
也就是说,“林罗”双双接了“朱毛”的班,毕竟红军正在发展壮大,而红一军团的核心主力红四军,自此形成的“林罗”格局,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罗荣桓的资历和能力,绝不在林彪之下。
林彪为人其实很难相处,然而罗荣恒的工作做得实在太出色了,让他几乎无可挑剔的,因而在红四军时期,两人相处还是比较良好的,毛主席对此很高兴:"谁说林彪难缠,罗荣恒与他不是团结得很好吗”?
至1932年,红一军团再扩编为红一方面军,林彪升任红一军团长,罗荣桓却只升为军团政治部主任,另调聂荣臻为军团政委,所以才有了“林聂”的称谓。究其原因,其实是这个时候,上海方面开始插手苏区干部任免了,你懂得。
而且实际上,在红军时期,年轻的林彪曾几次让主席不太满意,比如写文章提出疑问《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而主席的回信便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包括在长征路上,因为走“弓背路”的问题,林彪还发牢骚提出让彭老总出来指挥,造成主席和彭老总之间,为此有过多年的误会。
(红军时期)
& 红军队里每相违
而这些事情,从来不会发生在罗荣桓的身上,他始终是毛主席的坚定支持者。也正因为如此,在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罗荣桓被指责为“经验派”并调离了野战部队,担任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等职。
这些职务貌似级别差不许多,不过很显然,罗荣桓是跟着毛主席一起坐冷板凳了,“林罗”搭档暂时也告中断。认真计算的话,林罗两个人在红军早期的合作时间,大抵在四年左右时间,即从1930年到1933年底。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前,罗荣桓调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不料在惨烈的湘江血战中,红八军团几乎损失殆尽,跟随罗荣桓冲过湘江的部队仅有1000余人,军团番号稍后被迫撤销,罗荣桓转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
换句话说,由于之前坐了“冷板凳”、以及红八军团的意外撤销,阴差阳错之下,罗荣桓的军队职务反而下降了。
于是从1935年初至1936年9月,大约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林罗”再次实现合作,所不同的是,此时罗荣桓已经是林彪的直接下级,而非军政搭档。
1936年9月间,罗荣桓调入红军大学工作,不久转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直到1937年初才重新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林罗”重新又在一起工作了。1937年8月,罗荣桓的职务改称为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
而第三次合作的时间更短,八路军出师仅仅半年多以后,1938年3月林彪即被晋绥军误伤,被迫离队回延安治疗,不久再赴苏联,缺席了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间。而罗荣桓则晋升为师政委,与代师长陈光一起率部东进。
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罗荣桓已经是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115师代师长兼政委,山东军区也成为我军五大战略区之一,兵力实力跃居榜首,罗荣桓的功绩有目共睹,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罗荣桓与二萧首长)
所以说,在土地革命战争之后和解放战争之前,罗荣桓和林彪虽然同在115师系统,然而合作时间却非常之短,前后总共不过两年时间,主要原因还是林彪因伤离开了抗日前线,而罗荣桓则始终率部坚持敌后抗战。
抗战胜利后,延安电令山东军区以主力挺进东北,同时要求罗荣桓亲率指挥机关前往,此间罗荣桓正在位于山东临沂的军区司令部,部置阻击蒋军北上的作战事宜,再千里迢迢赶赴东北并非易事,因为罗荣桓的肾病已非常严重。
奉命接替山东军区司令员职务的新四军军长陈毅,在了解到罗荣桓的病情后,曾于1945年10月9日专门致电中央,说明罗荣桓的身体非常虚弱,病情多次反复,如带病赶赴东北工作,一路上恐难支持。
(三位元帅)
中央对此复电:“陈毅电悉,罗身体需要休养,我们意见可先去东北就医,是否和可否去苏联治病,待到东北后再看情形决定”。
此电深刻说明,进军东北实在干系重大,确实离不开罗荣桓的领导,于是罗荣桓领命火速出发,病痛难忍时,一度只能坐在担架上指挥部队行动。
延安在日本投降之初,还曾任命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在确立“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新战略方针后,才决定以新四军军军长陈毅北上,接替山东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同时改任林彪为冀热辽军区司令员,不久再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1945年10月底,林彪到达沈阳履职,同时与先期抵达的罗荣桓等同志会合,两个人从此开始了第四次合作。
& 长征不是难堪日
罗荣桓在当时东北我军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来自山东的6万多老八路,都是他曾经的部下,而山东部队又是东北我军初期的骨干力量,然而在这个时候,他和林彪在东北却只有军职,并非东北局的主要领导。
1945年9月成立的东北局,以彭真(政治局委员)为书记,陈云(政治局委员)、伍修权(中央委员)、林枫(中央委员)、程子华(中央候补委员)为委员,全权代表中央先期到达沈阳主持工作。
当林彪、罗荣桓(两人均为中央委员)分别赶到东北时,东北局暂时并未改组,林彪就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罗荣桓就任部队的第二政委,而部队的第一政委自然由东北局书记彭真兼任。
(大决战剧照)
林彪根据东北当时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在前期作战中对敌人情况的掌握,建议东北的斗争策略须作长期打算,而不能着眼于与杜聿明率领的敌军死打硬拼,他曾经在电文中说明:
“以我部队的现状而勉强打,则结果多不佳,如在锦州真的以主力投入大仗,则很可能演成主力的退却,而损兵、损士气”。
然而如此实事求是的战略方针,却与东北局当时的主要领导同志有所分歧,造成思想不够统一。但是林的想法,得到了罗荣桓、黄克诚等人的支持,这些井冈山下来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对敌情我情的判断也非常准确。
罗荣桓在1945年12月13日的电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没有掌握广大农村地区,包括中小城市和次要交通线,将会发生困难,这一问题之提出,我认为有非常之必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今后能否在东北坚持,以及我们能否在同敌人或战或和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正是在这样的争论中,林彪、黄克诚等前线首长,于1946年4月间,并不情愿地带领部队打响了四平保卫战,跟装备优势的新一军、新六军等敌人正面硬刚,其结果是不仅四平最终丢失,东北民主联军还损失了骨干8000余人。
及至罗荣桓从大连赶回吉林前线时,东北我军已不得不放弃四平、长春等城市,全面向松花江以北撤退,东北的军事形势由此变得异常严峻。
罗荣桓一边协助林彪组织撤退,一边积极向中央建议,请求改变东北的战略方针,而对于四平之败和撤退时的混乱,罗荣桓1949年3月在四野高级干部会议上,曾经痛心地回忆说:
“从长春撤退到哈尔滨首先很混乱,全军无所措手足,无政府无纪律现象非常严重,各人搞各人的,各人抓各人的,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战场上血的教训,让罗荣桓、黄克诚等同志更加认识到战略上的不足之处,分别致电延安阐述意见,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开始酝酿改组东北局的组织架构。
1946年6月,延安正式电令改组东北局,以林彪出任东北局书记,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和李富春为副书记,同时以林彪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这就意味着支持了林、罗、黄等首长的意见。
东北解放战争开始了新的阶段,而病情愈发严重的罗荣桓,也终于可以离开哈尔滨,安心去苏联治疗了。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罗荣桓支持林彪的战略方针,完全是支持正确的路线和方向,而非支持某个人。
其后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的作战,东北我军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段,至1947年4月间,东北我军的总兵力已经发展到38万余人,且拥有了广大而可靠的根据地,兵源和粮食都不成问题,战略反攻的条件初步成熟。
& 战锦方为大问题
林彪于是决定大打,拟将北满和南满主力联合起来,对敌人展开全面出击,并于5月5日主持召开东北局会议,通过了《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史称“五五决议”,它既是对东北一年来军政工作的总结,也是向敌人发起全面进攻的战斗动员令。
而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好消息突然传来,在苏联治病已经十个月的罗荣桓,未及痊愈便赶回了哈尔滨。林彪非常高兴,急忙在电话里给予了问候,而罗荣桓也仅仅在哈尔滨停留了两天,便启程赶到了位于双城的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
一般轻易不会关注生活琐事的林彪,马上吩咐部下,要提前安排好罗荣桓的住处,还特地调原来就在罗荣桓身边工作的秘书李新阶同志,重新回来做秘书,这些举动对他来说,都是罕见的。
而这一切安排也足以说明,林彪对罗荣桓的归来,绝对是非常高兴和特别重视的,而且已有打算,让罗荣桓留下来继续做军政搭档。
(林帅)
1947年5月22日,罗荣桓到达双城的“东总”所在地,跟林彪进行了一番愉快的长谈,在当时的东北局几个副书记中,彭真已经调回延安、陈云在南满根据地主持工作、高岗负责后方工作,林彪确实需要一位能够与之配合的好政委。
于是林彪邀请罗荣桓就留在双城,跟他一起负责前方的军事工作,罗荣桓欣然答应,林彪次日即向中央发出请示电,电文中充满兴奋:
“毛主席:昨日已见罗荣桓同志,我主张他在前方同我一起工作,他也同意,后方仍由高岗同志主持,特告”。
中央复电同意了林彪所请,应该说,这一方面源于两个人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是毛主席对罗荣桓的了解和信任,因为东北战局在解放战争中的份量极重。
注意此时还没有“东北野战军”的番号,罗荣桓是以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的身份,配合林彪的工作。
1948年1月1日,东北我军整体上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同时重组东北军区,以林彪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四名军区副政委分别是:高岗(兼第一副司令员)、罗荣桓、陈云和李富春。
需要指出的是,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四个副政委中,只有罗荣桓实际在前方总部工作,此后罗荣桓便不顾病体未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林罗在“东总”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林彪专司作战指挥,经常对着地图一坐就是半天,对其他的事情基本很少过问,对于林彪这样的性格和特点,罗荣桓则给予了充分的谅解和支持。
(授予元帅军衔)
也就是说,东北我军的政治工作、部队训练、新兵动员、装备和后勤保障,以及军工生产协调等其他方面的所有工作,罗荣桓通通要承担起来,忙得是昏天暗地,还经常要往来哈尔滨与双城之间。
1948年8月14日,为了筹划辽沈大决战,正式成立了专门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中央决定以林彪为司令员、以罗荣桓为政委、以刘亚楼为参谋长,于是出现了我们熟悉的代号:101、102和103。
东北野战军当时是我军最强大的一支野战力量,下辖十四个纵队外加十七个独立师,总兵力突破70万人,中央任命罗荣桓以军区副政委的身份兼任野战军政委,充分说明了毛主席在军事上对林彪的信任,在政治上对罗荣桓的绝对信任。
& 国有疑难可问谁?
事实证明,罗荣桓不负毛主席的重托,协助林彪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战略任务,取得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重大胜利,期间在攻打锦州之前,在林彪略有动摇的关键时刻,更是以政治委员的身份,给予了耐心的劝告。
1949年春以后,罗荣桓出任第四野战军、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委,新中国成立前夕奉调回京,出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事实上离开了四野和中南军区,其职务由第二政委邓子恢接任。
1950年4月罗荣桓担任总政治部主任,不久兼总干部部部长,负责干部评级和授衔等工作,应该说总政主任的职务,真心非罗帅莫属。
同时也意味着,罗荣桓与林彪的合作宣告结束,所以解放战争时期,两个人共事的时间大约四年光景,加上前三次合作总共是十二年时间,1955年两个人均被授予元帅军衔。
罗荣桓的工作相当繁忙,由于劳累过度肾病时常发作,有时开完一个会议,他都要靠在沙发上休息好长时间,才能缓过劲来,毛主席了解情况后,在总政上报的一份文件上批示道:
“荣桓同志,你宜少开会,甚至不开会,只和若干干部谈话及批阅文件,对你身体好些,否则难于持久,请考虑” 。当时医学水平的限制,尚不能进行肾脏移植手术,罗荣桓的病情因此每况愈下。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在北京逝世,毛主席亲自出席遗体告别仪式,悲痛之下写下了那首《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坊间传闻,林彪看到这首诗后颇为尴尬,特意请求不要公开发表,而他为罗荣桓的题字则是: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