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1日第一次在《作文指导报》上发表了一篇《你认识我吗?》还得了五块钱的稿费,别说孩子了,连我都高兴得不得了。
你认识我吗
我叫闫津溥,男,今年八岁,属龙。
说起我的名字,有不少同学不认识,很有必要作一下介绍。
我们这个姓,听爸爸讲:在明朝以前写作阎王的“閻”,明清时期,由隶体和草体的“閻”字,逐渐演化成现在这个“闫”字。但也仅限于姓闫的人写自己名字时使用。直到近几年,新改编的字典里才收录了这个“闫”字。津,天津的“津”,津贴的“津”。溥,读“pǔ”,广大、普遍的意思。爸爸给我取这个名字,希望我长大以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有一米三〇的个子,不圆不方的脸,不是很大的眼睛,留着短短的头发,经常爱说爱笑,挺活泼的。
我从小最喜欢的玩具是小汽车。经常拿着小汽车,蹲在地上,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还不停地来回推动,从不轻易放弃玩小汽车的机会。直到现在,碰上一些新型的汽车,我还是恋恋不舍地看来看去。
我真想长大以后当一名做汽车的工程师啊!
孩子这篇三百来字的作文,介绍名字时提到了我们的姓氏“闫”字。我的确给孩子讲过,我们这个姓,多年来颇具争议。因为《新华字典》里多年没有收录这个“闫”字,给姓“闫”的人造成多少不应有的麻烦。后来新改编的字典里虽然收录了这个“闫”字,但与“阎”字依然分作两个字头,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
我小时候,我们家有个别老物件,如一副老柏木水桶,桶底清晰地显示一个黑色的楷体毛笔字“閻”,说明我们的祖先原本用的就是这个“閻”字。我曾考究过“閆”字的来历,“閆”字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它是由隶体的“閻”在向草字过度的过程中,“ク”被变形为“~”,进而演化成“-”,两断也连成了“-”,下框在隶体字里常出现两端上翘的弧状横,随着草字的书写自然也演化成了“-”,加上清末的草字中“門”字已出现了“门”字形,“閻”字的草体自然也就有了“闫”字形,只是在楷体中“門”字保持不变,“閻”字提前演化成了“閆”字。我家看到最早的“閆”字,是我祖考民国五年五月五日即一九一六年在县立中学毕业证书上的名字“閆毓秀”。
但在一九五六年汉字改革方案中,把“閻”字简化成了“阎”,把“閆”作为异体字和“閻”一起放在了“阎”字后面的括号里,但姓闫的人书写自己名字时依旧写成“闫”字。一九八八年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因为字典里没有“闫”字,印刷用的铅字也没有“闫”字,姓闫的人自然统一办成了“阎”姓。但手工书写时还会写成“闫”字,毕竟笔画稀疏,书写方便呗!综合上述情况,如果第一次汉字改革时,有一个熟悉“閻”和“閆”字的人,直接把“閻”简化成“闫”,也就没有姓闫人这么多年的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