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肺癌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之首,在女性中发病率位于第二,在两类人群中的死亡率均为首位。现代医学的有效治疗手段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近年来有效率在逐渐提高,但是有很多症状及异常体征和患者不适感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而西医尚缺乏相应的干预手段及药物。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存正气”、“扶正气”,并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阴阳平衡”、“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原则,不只强调抗癌,更注重对机体阴阳气血的调节。通过这种调节机体功能状态、激发正气亦即身体自身的抗病和适应能力、调整异常体质至正常等实现协同抗瘤、减轻各种毒副反应、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增强体质。
1. 协同抗瘤
在采用已有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局部治疗、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后,仍然有相当部分肺癌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亦对患者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中晚期的肺癌常失去手术机会,或由于患者全身条件不允许,无法耐受放化疗。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中医重视“扶正”大于“祛邪”。在药物的选择方面,益气、养血、滋阴即扶正的药物如黄芪、当归和麦门冬等,成药方面,参灵蓝胶囊在养正消积胶囊基础上加减,加入冬虫夏草作为主药,进一步加强扶正固本疗效。药理学研究显示,参灵蓝对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可明显增强化疗抑瘤作用。
2.减轻治疗毒副反应
肿瘤治疗药物及手段引起的毒副反应涉及全身多个系统脏器,包括骨髓、肝脏、肾脏、胃肠道黏膜及神经系统等。西药具有明确疗效的为呕吐、腹泻、骨髓抑制等,神经毒性、皮疹则无良好疗效。在胃肠道反应中,也有部分患者在西医治疗之后依然存在食欲不振、腹胀不适甚至腹痛、口淡无味、舌紫黯、舌苔厚腻等症状;在以上西医治疗无效或者没有有效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中,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施治、依据健脾益胃、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治则所开具的方药以及部分中药制剂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3.功能康复
对于手术切除部分肺叶或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肺功能的下降是导致胸闷、气促、体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而中医可以通过药物、针刺和运动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平肺饮均能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治疗后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另外,能够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的中医运动疗法非常值得推荐。传统中医运动八段锦在改善FEV1和FVC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且运动疗法可配合中药共同发挥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
4.心理康复
心理问题是伴随原发疾病而出现的各种情绪体验。大部分肺癌患者存在抑郁或焦虑状态,但未达到西医药物治疗标准,此时可以采用中医药治疗进行干预、预防心理问题的加剧。疏肝理气、宁心安神等是传统医学治疗情志疾病最常用的治则,在扶正、抗肿瘤的同时可以加入相应的中医治疗,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效果。此外,针刺、穴位按摩亦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在综合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5.控制症状
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痰血、气促、疼痛等。如果以上症状是由于肿瘤所致,则症状的控制以肿瘤控制为前提。此种状况下,西医治疗一般遵循治疗指南,采用与疾病分期相对应的治疗方法,若肿瘤治疗有效,则症状控制良好。但是在临床往往见到在肿瘤已经被完全切除的状况下,患者依然存在的倦怠乏力、活动后气短、少气懒言、慢性疼痛、多汗畏风等症状,西医没有相应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法,而中医辨证论治的草药以及与针灸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往往有桴鼓相应的显著疗效。症状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是抗肿瘤宛如持久战中的长期治疗和观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6.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人对自身状况的感受,受社会、经济、文化、健康等因素影响。当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身患恶性肿瘤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肿瘤治疗是否有效、各种症状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情绪及心理状况是否正常、体力恢复情况等直接相关。如前所述,中医在以上各个方面均有良好疗效。因此长期以来,各种研究均显示中医及其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也是中医在肺癌治疗中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并需要长期的观察随访。在此过程中,除针对肿瘤的治疗外,尚需要治疗因治疗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经常伴存的其它疾病或者慢性病理状况。在整个治疗和观察过程中,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各有所长。因此,在肺癌治疗中应该中西医并重,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本文作者:
褚磊,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三科(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山东省名老中医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