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记载北宋贤臣包拯,他的本来面貌探秘,与文学描述中的区别

上官芊芊 2025-01-09 15:29:23

文 | 上官芊芊

编辑 | 上官芊芊

前言

包拯,这个名字简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包青天》电视剧一播,大家就马上想起那位公正无私、铡刀下不留情的“青天大老爷”。这位北宋的名臣,已经成了中国司法公正的代名词。

可你知道吗?正史里的包拯和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青天大老爷”差别可不小!今天咱就来聊聊,历史中的包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跟文学作品里的那位“大老爷”有什么不一样,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清廉刚正的铁面判官

包拯,大家一提起他,脑海里是不是马上就冒出《包青天》那部剧里的那位“青天大老爷”,严肃又公正,铡刀一挥,罪犯就成了“无头无尸”的那种?

不过,说实话,历史里的包拯可不像电视剧里那么简单。真正的包拯不仅是个披荆斩棘的英雄,他背后还有一段“错综复杂”的政治故事。

要是他活在今天,估计也不会只坐在那高高的审判台上,他可能还得参与一些政治斗争,打个“口水仗”什么的。这位历史上的“包公”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和电视剧里的那位包拯相比,差距有多大?

包拯,字希仁,号“包公”,是北宋时期的超级大臣,他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从小就“义气凛然”,其实他是个出生在普通士族家庭的聪明人。从小聪慧过人,书读得那叫一个好,最后通过科举一路顺风顺水,从进士做到宰相。

说到这儿,包拯这一路走来,跟很多“励志剧”的主角差不多,都是靠才学拼出来的。但别忘了,这也意味着他在仕途上经历过不少的波折。

包拯的职业生涯并非像电视剧里那样光彩照人、一路过关斩将。他的起点是开封府尹(就是当时的地方官),后来还升任了“副宰相”——参知政事。

要知道,开封当时是大宋的首都,能当上开封府尹,包拯绝对不是一个“书呆子”。他在那个位置上可做了不少“政治斗争”。

比如,他严惩腐败官员,揭露官场的黑幕,甚至直接和当时的权贵杠上了。可别以为包拯就像电视剧里那样“剑拔弩张”,他说不定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个很懂得妥协的老油条。

历史上的包拯并不是一个“逢人便硬怼”的人,他也懂得在官场上生存,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

他确实有个“铁面判官”的外号,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管。包拯最著名的一点是,他很注重“法制”,不是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电视剧里的包拯有时候像个“超人”,只要罪犯出现就能“啪啪”打死,但现实中的包拯更多是通过严谨的司法来打击腐败——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的“法律达人”。

他在处理案件时,认真到什么程度呢?他那种“冤假错案”都不犯的精神,基本上让他成了“法律至上”的代言人。

可问题来了,过于严苛的审判方式,有时候会显得冷酷无情。毕竟,法律的确很重要,但人性也得考虑一下,包拯那时候可没法像电视剧里那么心软。虽然包拯深受百姓爱戴,甚至被当做了“正义化身”,但他的一生并不完全顺风顺水。

在朝廷上,他的“刚正不阿”曾让一些人不太爽,结果他也没少得罪人。虽然他忠诚于国家,但政治斗争也让他尝了不少苦头。

别看电视剧里包拯做事一板一眼,但实际上,他的政治成就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辉煌。包拯最大的影响力其实是在司法领域,而不是在朝廷大权之上。

想象中的包拯可能是个无所不能的“铁面包青天”,但是实际的包拯也不过是个“稍微带点儿油滑”的历史人物,懂得怎么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生存。真相往往比电视剧更复杂,包拯的形象背后,隐藏了不少现实的妥协和无奈。

英雄化的“包青天”

在文学作品里,包拯基本上是“神化”了——他不仅仅是个法官,简直成了“超人”。最经典的形象当然是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包青天”了。你想啊,这个包拯简直是个全能的正义使者。

无论案件多么复杂,他都能凭空化解,用智慧和勇气揭开谜团,轻松震慑邪恶。这个包拯的智慧高得不像话,仿佛世界上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只要他一出场,不管是什么样的难题、阴谋或者是背后有多少势力,都能轻松搞定。

可是,别被这个形象迷了眼——历史中的包拯和这些小说、电视剧里的包拯差距可是相当大。现实中的包拯,虽然也是个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的人,但他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有那么强的“英雄光环”。

他更多是依靠法律、理智和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超能力。他并不是那种“英雄一挥刀,问题马上解决”的角色。实际上,他可是个踏实的法官,讲求法度和理性,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直接解决所有不公的。

再说,电视剧里的包拯好像没什么人性化的缺点。无论面临什么复杂的案件,包拯总能一眼看穿,凭着自己那过目不忘的智商和过人胆量,把案件搞定。可是,现实中的包拯可没那么完美。

他的处理方式相对理性,讲究证据,讲究流程,更多是靠团队合作和法治,而不是一招制敌的“神通广大的包公”。而且,在民间传说里,包拯几乎成了“神仙”一样的存在。他不但能办案,还能召唤神仙、降妖除魔,甚至还有一大堆神奇法术。

民间故事里的包拯,已经超越了“铁面判官”的范畴,简直是个披着官服的魔法师。要是他还活着,估计会开个“包青天学院”,教人如何惩恶扬善,或者给迷信的人算算命,除除妖。

可历史上的包拯,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司法官员。他公正、廉洁,铁面无私,是法治的代言人,但也没有什么超自然的能力。他也不是个“无所不能”的人物,更多的是一个务实的执行者,依靠法律和原则维持秩序。

历史中的包拯,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凭借理智和法治去维持社会秩序的,而文学作品中的包拯,则是大家心目中的“完美英雄”,他无所不能、所向披靡,是人们对于公正与正义的一种理想化投射。

实际上,文学作品往往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创作的。比如在历史剧中,观众更喜欢看到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人物,能够在不公与黑暗中带来光明,照亮一切。

结语

包拯的“青天”形象恰恰就符合了这个需求——他不仅公正,还能用超能力惩恶扬善,简直是社会理想的化身。

你说,历史人物虽然很伟大,但他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人,做事有考量、有矛盾,没那么完美。

而文学中的人物嘛,就要更加理想化,符合大家的期待和愿景。毕竟,谁不想在面对黑暗的时候,有个包青天出来一挥手,一切不公都能瞬间消失呢?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