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论及刘福将,多说这个人无能,但听话,就如同他自诩的那头“猪”。笔者认为,那是平时,是没有受到危险时,一旦受到危险,刘峙这头“猪”,为了自保,就不那么听话了。
就目前情况看,第三绥靖区起义之后,徐州危急,刘峙急调李弥的第13兵团,放弃接应黄百韬第7兵团之任务,造成了运河至徐州间防守出现真空地带,是他临时的、紧急的、独断专行的决定,至少也是一边撤,一边向南京国防部请示的,没有一点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同时,还急调了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前来徐州“护驾”。
但到了11月10日的时候,解放军进攻的真正企图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要包围并吃掉黄百韬兵团,这样,“护驾”也就成了第二位的任务,于是蒋介石于10上午9时半在南京总统官邸召开作战会议,研究徐州方面的作战(这个是郭汝瑰的回忆,他的回忆录总是和杜聿明的相左,我们这里不采用这个时间,只是罗列于此,但采纳其电文内容,因为这个电文已经在台湾公开,基本是这个意思)。
会议达成两项重要决定,一是令杜聿明以副总司令名义,代替刘峙,全权负责指挥徐州方面的作战。二是以“戍灰防挥督电”对徐州“剿总”下达如下指示。
一、应本内线作战之原则,集中全力先求运河以西、徐州以东之共军而歼灭之。为求决定性之胜利,宜尽百般手段,迟滞阻击由西东窜之共军第3、8、13纵队越过津浦南段参加其主力军之作战。(注:实际上,在徐州以西的解放军是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两广纵队及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邱清泉谎报为第3、8、13纵队)
2.黄百韬兵团之第63军应在原位置窑湾镇固守待援,其余各军不应再向后撤,尤应协同邱兵团夹击运河以西、徐州以东之共军。
3.邱清泉兵团应以主力转用于徐州以东,协同黄兵团作战。
4.李弥兵团应抽出1个军参加攻击。
5.徐州守备部队应坚工固守,支持各方面对共军之攻击,形成战场之坚固支撑点,以利决战。
6.孙元良兵团应即推进至夹沟,符离集地区阻击共军第3、8、13纵队(即上文所说邱清泉部谎报的番号)之东窜,并维护交通。
7.刘汝明部即集结于固镇、宿县维护铁路交通,并清剿铁路两侧共军。
从蒋介石的这封电报内容来看,实施主动攻击的部队主力为邱清泉兵团全部和李弥兵团一个军;实施牵制任务的是孙元良之第16兵团,实施固守任务的是徐州“剿总”直属部队及李弥部的一个军,和蚌埠方向的刘汝明、胡长青部。
而当时的陇海铁路徐州至砀山段并没有被解放军破坏,邱清泉一部,已经到达徐州城外,李弥的两个军,也已经退到了徐州城东、北一带,此时若立即实施攻击,解放军纵深阵地尚未构筑完成,曹八集方向还有一个第44军残部在固守,不说胜利,但肯定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战局的。
但此时的刘峙,又是如何想的呢?从后来他给南京国防部的电报和众人的回忆文章看,他肯定在想:1、黄百韬不仅能坚持着,而且还是此次决战的主力,邱清泉部是其协助力量;2、邱清泉那边还有强大的敌人存在,脱离砀山很危险,而且敌人极有可能跟着追到徐州来;3、徐州的危局并没有完全解除,不仅不能分兵去救黄百韬,而且还要加固,让孙元良也撤到徐州来。
基于上述考虑,刘峙很快便给蒋介石回了一封电报,称:“徐州以西之共军,尚有强大力量,企图为牵制邱兵团,策应其东兵团之作战。我军作战基本方针,应采取攻势防御,先巩固徐州,以有力部队行有限目标之机动攻击,策应黄百韬兵团作战,俾争取时间,然后集结兵力,击破一面之共军。”
刘峙不能说没有“本事”,把蒋介石的电报给“软顶”了回来,一改蒋介石的首要任务“救援黄百韬”为“固守徐州”;二改“全力攻击救援”为“行有限目标之机动攻击”;三改进攻作战为“策应”作战。
对于如此软抵抗的刘峙,蒋介石愤怒了,复电予以批驳说:“所呈之作战方针过于消极,务宜遵照戍灰防挥督电所示方针,集中全力迅速击破运河以西之共军,以免第七兵团先被击破。”
此时的淮海战场,又一次重演了辽沈战场上的君臣不和,刘峙这头听话的猪,也变得躁动起来,他内心里大骂着老头子,是要舍了自己,去救他的第7兵团。可对于如何回复蒋介石,他又做起难来,因为蒋介石说的话,够严厉的了。
不大一会,邱清泉、李弥、李树正等人便过来了,而且,参谋长李树正带来了确切的消息,今天下午的官邸会之后,总统已经派出了专机,命令杜副总司令今晚务必到达徐州前线。
刘峙一听,大喜,遂命令道:“好,雨庵、炳仁,光亭一来,就有办法了。”
说完,冲着办公室主任郭一予命令道:“通知各位将领,到飞机场迎接杜副总司令。”
李树正迟缓了一下,问:“刘老总,顾部长那边,还等着回话呢?”
刘峙笑道:“回蒋总统、顾总长,徐州‘剿总’正根据总统之‘戍灰防挥督电’,集结第2兵团主力及第13兵团一部,做攻击准备,待杜副总司令一到,即具体组织实施。”
刘峙,一头忠诚的猪,但未必是一头处处听话的猪,猪,自有猪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