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金条去换书:文人的打击报复超乎想象

木兰良朝集 2024-10-18 04:33:18

两年前,在慢书房买到陈可抒的《人生无意读庄子》。书名起得特别得《庄子》精髓,全书也是一种对庄子思想理解比较通透的解读。

现在,得到《庄子》各种版本乃至研究解读的书极易,使我联想到肖伊绯《纸江湖》中所写的一段因《庄子》而起的旧日恩怨。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隶属国民政府,是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二十年后,首批院士群星璀璨,有李四光、竺可桢、陈省身、华罗庚、陈寅恪等名声赫赫的学者。落选的人有一半,其中刘文典落选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批评他研究《庄子》不严谨。批评他的人叫王叔岷,写有一本《庄子通论》。

刘文典当院士候选人时,王叔岷就在评议会上坚决阻止推荐。他认为刘文典的《庄子补正》“校勘考据皆甚糟糕”。那么王叔岷为何如此卖力阻止呢?说来话长。

王叔岷的老师是傅斯年。当年,有一个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历史系二年级的学生选修了刘文典的《庄子》课。这个学生叫王玉哲,他写了一篇论文——评傅斯年先生《谁是<齐物论>之作者》,对傅斯年认为《庄子·齐物论》的作者不是庄子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刘文典对此文大加赞赏。这篇论文本来已不愁发表在重要期刊上,但是,按照求教和探讨的出发点,王玉哲将文章提交给了傅斯年,学生的态度足够谦逊,没毛病。

王叔岷(图片来源网络)

没想到,傅斯年看了文章大为光火,后生小子竟然敢于挑战权威,公然反对我的学术观点?于是置之不理。

王玉哲后来报考北大文科研究所,傅斯年当时代胡适做所长。得,我正要收拾你呢,你小子撞到我枪口上来了,一票否决。

这时,其他学人鼎力支持,傅斯年才不得不让步。但他还是没把王玉哲作为正式生,而是定为备取生。并且威胁他,我要是招来更好的,就得取消你的录取资格。几个月以后,王玉哲才终于转为正式生。

王玉哲(图片来源网络)

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傅斯年的格局太小,没胸襟,没肚量。其后在刘文典参选院士一事上,他的打击报复就顺理成章有迹可循了。

为了打击报复王玉哲的老师刘文典,傅斯年煞费苦心。他招了王叔岷做学生。为了把王叔岷培养成攻击精准的干将,傅斯年让王叔岷一心一意闭关三年读《庄子》。抗战南迁条件艰苦,傅斯年不惜血本,拿金条换宋版书给王叔岷。你以为他有多爱才?非也,这是他打击报复必需的子弹。

刘文典(图片来源网络)

三年后,王叔岷开足火力,出版了一本《庄子校释》,与刘文典那本《庄子补正》是同一家出版社。傅斯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两军对垒,就在同一阵地叫板。

王叔岷对刘文典的批评主要是,刘文典研究的版本没有他说的那么多,另外,征引古籍错误百出。称“引书之疏漏,尤不可胜举”。就这样,彻底推翻了刘文典的研究结论。

刘文典在《庄子补正》出版八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再作研究校订,给人留下攻击的漏洞,主要是因为抗战爆发迁徙流离,更染上鸦片烟瘾(这也成为傅斯年反对他入选院士的一个重要原因)。

傅斯年(图片来源网络)

果然,在傅斯年和他的学生王叔岷的大力反对之下,刘文典落选院士。花费如此大的力气报仇,傅斯年不胜快意。那么作为晚辈的王叔岷呢?当时也许他能为成为傅斯年门下走狗为导师报仇而感到骄傲,但还有后话。

王玉哲后来在南开大学历史系任教,成为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王叔岷去了台湾大学任教,也成为了著名的历史语言学家和校雠(我又帮你查了字典,读仇,校对文字意。也曾作仇的异体字)名家。这些人中,王叔岷活得是最长的,他比王玉哲只小一岁。王玉哲2005年去世,2008年王叔岷在成都长子家中去世。

1993年,王叔岷已经八十高龄。他的《庄子校释》在台湾重印,你知道他在序言中是如何流露出对当年作为的评价的么?

他说:“最后附录评刘文典《庄子补正》一篇删去,少年气盛,明于人而暗于己,实不应对前辈作苛刻之评,常引以为戒。”

只有到了老年,经历了人世沧桑,才会对年少之时所做所为有所检视和省察。王叔岷显然意识到了协助导师打击报复人的不妥。实际上,他们哪里是在就《庄子》研究做论争,他们是借着研究《庄子》的幌子要置刘文典师生于死地。

刘文典后来果然也一蹶不振,在潦倒中死去,只活了五十九岁。而且如此睚眦必报,也实在有违庄子旷达逍遥的本意。

“常引以为戒”应是肺腑之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后人不要学我,当年我留下的也不过是个笑柄。

庄子一定是不乐于在细枝末节上论争的,打击报复一逞快意,更非他所能接受。我们研读《庄子》,可以汲取其鲲鹏逍遥意蕴之精华,用之于个人的人生哲学,以宽广自在的胸襟遨游于大千世界。有嘛可争的,谁得道,谁就逍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