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在1985年 5 月 31 日发起的 “M1 - T5” 计划大规模反扑行动被解放军陆军第 67 军及配属部队粉碎后,仍不甘心损兵折将上千人只攻占了两个小哨位,又精心谋划了代号为 “M - 2” 的大反扑计划。1985 年 7 月 19 日拂晓,越军发起 “M - 2” 攻势,由步兵 313 师师长杜清池直接指挥,出动了 754 团和 982 团的 2 个营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向第 67 军 199 师 595 团防守的那拉前沿 111 号高地、142 号高地发起多波次的连续轮番攻击。同时,部分越军沿 140 号、142 号高地之间谷地向 146 号高地右翼穿插,企图割裂并攻占中方两个前沿阵地,进而围攻核心阵地 146 号高地。
面对来势汹汹的越军,199 师 595 团分别坚守 111 号高地的 6 连和 142 号高地的 1 连的战士们毫无畏惧。他们依托阵地,在强大炮兵的支援下,顽强抗击。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克服了连续战斗带来的体力衰弱,充分运用步机枪、手榴弹和定向地雷等武器,机智灵活地实施近战歼敌。与此同时,组织 255 高地的坚守分队以高射机枪火力打击 111 号高地东南侧冲击之敌,支援主阵地战斗。友邻 199 师 597 团在 140 号高地的坚守分队也以火力严密封锁东侧的谷地口子,拦阻穿插之敌。在各坚守分队和上级炮兵的密切协同下,一次次将冲上来的越军击退,给敌人以大量杀伤,迫使越军不得不后撤待机。
激战至 19 日中午,越军改变策略,重新组织了 1 个多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重点攻击 111 号高地,同时以部分兵力向 142 号高地两侧围攻。此时,前沿阵地工事多被毁坏,坚守分队情况十分困难。第 67 军前指果断指挥 199 师炮兵群压制敌纵深炮兵,并封锁清水口子阻敌增援;以 595 团配置在偏马火力队的直瞄炮、高射机枪、高射炮拦截打击冲击之敌;以 595 团、597 团的团营属炮兵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经过 40 分钟的激烈战斗,越军再次被击退。下午 13 时 40 分开始,越军又先后组织 2 个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重点攻击 111 号高地。各坚守分队密切协同,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抗击,在炮兵的支援下至 18 时将越军的冲击全部粉碎。
19 日 18 时后,越军炮兵对我那拉前沿阵地和浅近纵深实施了猛烈射击,尔后又投入 881 团 5 营 6 连,分别组织排规模兵力对 111 号、142 号高地实施偷袭和袭扰性进攻。595 团 1 连、6 连坚守分队及时发现越军企图,步炮协同将其击退。尔后,坚守分队抓紧时间组织抢修工事,抢救伤员,并加强对翼侧、间隙地的观察和控制。不久,团指挥所分别派出增援分队到达 111 号、142 号高地,加强了两个阵地的防御力量。当夜 21 时 30 分、22 时 41 分、23 时 29 分,越军分别组织连排规模兵力向 111 号、142 号高地实施进攻和偷袭。坚守分队及时呼唤师团炮火予以压制,挫败了敌人的攻击企图。
从 20 日拂晓开始,越军又先后组织从班至连规模兵力,对上述阵地发起了多波次、多方向的轮番攻击和偷袭,并再次企图沿谷地向 146 号高地穿插。595 团 1 连、6 连等坚守分队在多数工事被毁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战术,利用浓雾,交替跃出工事占领有利地形近战歼敌,有的哨位甚至与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短兵激战。师团炮兵继续予以及时支援,分段拦阻越军的梯次进攻队形,重点压制敌纵深炮兵;146 号、255、145 号高地上的高射机枪、轻重机枪形成三面火网封锁谷地,团偏马火力队也从翼侧打击越军,大量杀伤了进攻之敌。激战到 20 日 23 时,将越军的进攻和偷袭全部击退。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595 团 6 连坚守遭敌围攻最紧密、态势最恶劣的 111 号高地。在副连长兼 2 排长王国安的指挥下,战士们顽强抗击,互相支援,浴血奋战,先后打退了越军的 12 波共 34 次连排规模进攻和偷袭,寸土不失,取得了毙敌 258 人的出色战绩。战斗中涌现出了英雄战士韦昌进,他以一人之力坚守哨位 11 个半小时,引导炮兵先后打退越军 7 次进攻,再次喊出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的钢铁誓言,被战友们誉为 “老山王成”。
在战斗打响之前,“模范指导员” 王效章就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敏锐的战场洞察力。越军 “5・31” 战斗惨败之后,企图利用我军立足未稳之际,再次向我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师首长告诉王效章,越军准备了 20 万发炮弹,他们连的 60 炮班多次打退越军的偷袭,这次越军首当其冲会攻击炮班。当时,6 连指挥所离炮位仅有二、三十米,极其危险。出于安全考虑,王效章和蒋平副营长商量转移指挥所的事,师长同意后,王效章告诉炮班长吴斌,不听到命令,一炮也不能打,防止暴露目标,中越军之计。
由于连队伤亡较大,坚守的阵地由原来八个减到两个,即 146、111 高地。为打有把握之仗,战前王效章带着通讯员赵金生到 146 高地和 111 高地察看地形。那天晚上,月朗星稀,整个阵地看得清清楚楚,王效章对阵地地形、距离和敌人可能的进攻方向等都做到了心中有数。他向二排长王国安和四班长刘耐峰部署任务后,便返回指挥所。
此时,天突然变了,乌云忽来,大雨滂沱,天黑得不见五指,王效章和通讯员顺着战壕摸索前行。突然,一发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向 146 高地西侧的绝壁飞驰而去。王效章意识到,这肯定是越军给他们的炮兵和进攻部队指示目标,战斗就要打响了。
7 月 19 日凌晨,战士们正准备休息,陈贵富发现两个军工模样的人,就问道:“你们是几连的?” 两个越军听不懂中国话,扔掉火箭筒拔腿就跑。陈富贵意识到不对,是越军上来了,随即向越军开火,年龄较大的越军应声倒地,年龄小的滚到山下去了。至此,“7・19 ”战斗正式打响。
越军首先炮轰我前沿阵地,火力之猛,地动山摇,火光烧红了天空。我连 908 指挥所被击中,一排长邹松柏光荣牺牲,年仅 27 岁。
此次战斗,越军以连、排规模的方式轮番进攻,我二排的同志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集中往下投掷。我军两个炮师一起开火,越军在我表面阵地上根本立不住脚。仗打了三天三夜,死在前沿的越军不计其数。
当天,111 高地岌岌可危,增援人员上不去。6 号哨位上,吴东梅壮烈牺牲,苗挺龙双目失明,韦昌进左眼球掉出、右胸被弹片穿透。在这种情况下,苗挺龙摸索着给韦昌进往枪膛里压子弹,准备好手榴弹,决意与上来的越军最后一搏。在越军包围哨位时,韦昌进向排长王国安喊:“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四班副班长成玉山,不仅在“ 5・31 ”战斗中英勇顽强,而且在“ 7・19” 战斗中更是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越军冲上我阵地时,他已经身负重伤,但仍然左拼右杀,歼敌数十人。当他爬到二排长王国安的指挥所洞口时,已经满身是血。卫生员刘贤军抬头一看,以为是越军,端起冲锋枪就要打。成玉山猛然喊了一声 “卫生员,是我!” 刘贤军后来告诉王效章:“当时,成玉山俨然变成了一个血人,根本认不出来了。如果不是他喊那一声,我真得会向他开枪的。”
在这次战斗中,二排长王国安、四班长刘耐峰沉着冷静,方位指示准,为我炮兵精准打击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炮火之所以对越军杀伤力极大,与他们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在激战之后,双方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但仍有小规模的越军在进攻。这时,王效章告诉炮班长吴斌可以出来打了。当时,炮班准备了近千发 60 弹,由于 111 阵地目标指示准确,所以打得敌人落花流水。之后,越军再也不敢进攻了。
在“ 7・19” 战斗的三天三夜里,王效章和副营长轮着小睡一会儿,为的是保持头脑清醒,在残酷的战斗中不疏忽、不麻痹、不犯错误,以小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战后,副总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军首长、师长,冒着大雨看望该连干部战士,总参把这次战斗列为典型战例,编入了军史。1985 年 10 月,王效章和韦昌进、刘贤军参加了全军英模报告团,1987 年,王效章和韦昌进光荣又出席了第二届英模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