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政8级妻子行政10级,喜花盆种南瓜,抄家三次,次次被人嫌穷

月下影参差 2025-01-08 14:11:29

1950年代的北京,一个四合院里,一位身着朴素的老人正在花盆里种南瓜。他就是高元贵,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革命家如今却过着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平凡的老人,曾经有过如此传奇的一生?

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高元贵和妻子的工资加起来高达500元,比普通工人家庭高出近10倍。但他们过的却是清贫的生活,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老家接济亲友。家里虽有专车,但高元贵规定子女私事一律不准用。吃饭时每人两个碗,一碗饭一碗菜,像在食堂一样。从来没有摆过家宴。

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当今社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现在的一些官员们可是恨不得把金钱当枕头睡觉。可高元贵却把钱往外推,这是何等的清廉!

高元贵的故事,要从他晚年说起。1979年,已年过古稀的高元贵主动要求退居二线,任地质部部级顾问。四年后,他又主动申请离休。离休后的高元贵并没有像其他老干部那样享清福,而是跟着广播、电视学习英文、日文,用已颤抖的手坚持写日记和笔记。

这位老人的生活态度,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高元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他的学习精神,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显得尤为珍贵。

高元贵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山东一个富裕家庭,本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年轻的他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投身革命事业。

1928年,20岁的高元贵毅然决然地与家人断绝联系,化名成为一名普通的炭矿工人。他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这段经历让年轻的高元贵真正体会到了工人阶级的艰辛生活,也坚定了他为工人阶级奋斗的决心。

高元贵的选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疑是惊世骇俗的。要知道,那时候的富家子弟,大多数都是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高元贵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选择了艰苦的革命道路。这种选择,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决心!

在矿区,高元贵组织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发动工人们开展罢工斗争。这在当时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但高元贵无所畏惧,为了革命事业,他愿意付出一切。

高元贵的革命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文革”期间,他和许多老干部一样遭到批斗。他被打倒、抄家、关进“牛棚”,还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但即使在如此困难的处境下,高元贵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没有动摇过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多少人倒下了,多少人变节了。但高元贵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这种坚持,在当时看来或许是愚蠢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显得格外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高元贵的人生迎来了转折。1958年,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北京地质学院的党政一把手。从革命工作者到教育家,高元贵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并把革命精神带到了教育岗位上。

在高元贵的带领下,北京地质学院迅速发展壮大。从建校时的3个系发展到8个系,学生人数从300多人增加到6000多人。学院还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校之一,在亚洲都很有名气。

高元贵为学院确立了“刻苦钻研、实事求是、艰苦朴素、严肃活泼”的校风。这个校风,可以说是高元贵人生经历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高元贵的为人处世赢得了师生们的爱戴。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老夫子”。1992年学校40周年校庆时,84岁高龄的高元贵出现在主席台上,全场数千人起立欢呼鼓掌,持续了五六分钟之久。这一幕充分体现了师生们对他的敬意。

高元贵的故事,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清贫自有清贫的骄傲。在那个物欲横流的年代,高元贵夫妇坚持过着清贫的生活,把大部分工资都寄回老家接济亲友。他们的行为,无疑是一股清流,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

高元贵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化。他的女儿高晓力回忆说,小时候穿的都是哥哥的旧衣服,而且大多带补丁。上初中时,同学们穿新衣服,她还在穿补丁衣服。这种教育方式,在当今的“富二代”教育中显得尤为难得。

高元贵住的四合院里有几个花池,但他全种上了蔬菜。花盆里也种满了辣椒。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全家人靠自己种的菜改善生活。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当今这个追求享受的社会里,显得格外珍贵。

1993年2月21日,高元贵逝世,享年85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从炭矿工人到大学校长,从革命者到教育家,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高元贵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朴素的生活作风。

有人说,高元贵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今社会的浮躁和虚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像高元贵这样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老干部越来越少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高元贵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共产党人,应该是怎样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