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厦门,一路的寒冷消解在厦门二十几度的暖阳下。
司机师傅热心地解释这几天突然回温的天气,得知叨叨是来参加HiShorts! 短片周的,他也能侃侃而谈,虽然平时的涉猎范围不包括短片,但他在厦门却遇见过不少在海边、在街角、在路上、在礁石上架着机器拍摄的“小团队”或者“大阵仗”,都是拍东西的。
此次在HiShorts! 短片周获得评审团大奖的短片《海在我们周围》就拍摄于厦门。
短片讲述的是东山岛疫情刚解封时,跟随父亲生活的十四岁女孩小贞在陪好姐妹阿美去县城逛街的路途中起了前往省城和母亲团聚的念头。
“她的镜头会说话。”是大赛评委一致认同的,灰蓝的海,深蓝的短袖,透明的塑料坡跟鞋和沾满泥土的白色运动鞋……看完短片最大的感受:迎面就是一阵清爽的海风。
如同那位司机师傅所说,“这(厦门)多适合拍东西啊!”但同时,适合的导演、适合的平台、适合的“伯乐”同样被需要,已经落地厦门四年的HiShorts!就是他们之间重要的粘合剂,也是一个属于青年影人的盛大Party。
不仅是体会海浪沙滩具象的浪漫,在厦门的这几天,看短片,看展,听许多从业者、新人和行业大咖聊创作,分享感悟,叨叨也真正理解了HiShorts! 为什么会在短短五年内发展成为具有国际交流属性、华语人文气质、青年进步思想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这里,关于短片的所有内容真的都很“顶”。
HiShorts!的第五年:
那些变与不变
先来看一个很振奋人心的数据——
2023年度HiShorts!共征集7691部报名影片,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投片超56%,国内首映率15%。
其中,剧情单元的投片有3598部,入围作品仅仅有61部,1.69%概率入围。
征片数量激增,题材内容不断扩充,国际声量大幅上升,也让主竞赛单元的竞争更为激烈……这是关于今年HiShorts!短片周最直观的感受。
评奖阶段评审团关于大奖花落谁家的“反复争论”“深思熟虑”也表明了这一届短片内容的高水准。
变的是内容、范围的扩大,不变的是HiShorts! 一直坚持打造全球导演交流平台,以“国际化、年轻化、中国美”为品牌核心,努力将这一平台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青年影像人才交流乐园的初衷。
此次活动的评委阵容十分“豪华”,有菲利普·博伯、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魏克然·钱纳、张吉安这样的行业大师,也有新锐力量程伟豪。总策展人王小曼强调活动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信力的评选原则,将HiShorts!视为扶持青年电影人的奥运盛会。
今年的开幕式上播放了五部从复审评选中脱颖而出的影片——《上班记》《未知动物》《笑甜甜》《一掌雪》《京东图书·问你买书》,带领观众走进复审评选的激烈竞争中。值得一提的是,由易烊千玺主演,温仕培执导的《未知动物》备受关注。
俞灏明作为首届“短片推广大使”认真看了每一部作品,“当前市场涌现出众多新锐导演和充满激情的年轻创作者,他们渴望通过影像表达内心,展示个人才华。然而,这个梦想的实现往往需要从零开始。HiShorts!成为这些新锐导演实现梦想的起点,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在一场“为什么名演员去演短片了?”的特别策划及联合展映上,俞灏明和李康生、黄璐聊了聊他们关于短片的创作。
俞灏明参演短片《升级》缘于万合天宜的邀请,了解到他们致力于培养新锐导演,同时被新人导演的热血感染,他觉得作为演员,应该放下所谓的利益和名利,回归到真正纯粹的创作。
黄璐认为出演短片可以让她有更多机会去演许多自己感兴趣但没法在长片中触及到的题材,“短片要比长片有着更多且更自由的表达空间。”李康生其实很少演短片,出于对品质的把控,他往往会选择自己有把握的作品。
纯粹的创作、自由的表达空间、对质量的高标准,短片对于题材的包容、先锋思想的接纳在很多时候都是领先的,拥有无限可能。
纯粹的创作与自由的表达
在无限种可能下,短片应该如何发展?年轻导演如何找准创作方向,如何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听完HiShorts! 准备的几场论坛,或许能找到一些方向。
“纪录片创作是‘消费’还是‘关怀’普通人?”这并不只是纪录片短片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真实的记录,一方面是真实的揭开现实或者伤疤,比如现场放映的《和陌生人说话》真实记录了家暴带给当事人的伤痕。
“消费”还是“关怀”?纪录片导演王久良认为,“先去做,不要被束缚。做个好人,做你认为的好作品。”正如季业所说,“纪录者是个镜子,能照出一个真实世界的人。”无论何时,我们需要这份真实。
此外,关于“在地文化与地方文旅的影像创作”“唱戏就一定是戏曲电影吗?”嘉宾们也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创作的土壤上,无论何时都不应该缺少对当代社会议题的关注,要表达与发掘地方文旅的创作。
郑大圣的短片作品《廉吏于成龙》《村戏》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现代影片叙事,彰显了戏曲这门民族艺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张吉安的《南巫》以及这次在大陆首映的《狼牙的御女》获得极高的赞誉,“戏曲背后体现着文化身份认同的自觉,因为戏曲是地方语言的高度音乐化。戏曲强大文化基因是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这种强大不在于其外表的显现上,而在于潜在的作用,因为它潜入了新的媒介,作为酵母,作为基因。”
它们也许“小众”但并不代表这些并不重要。
程伟豪导演的《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成为今年最具话题度和口碑的华语片,他早年拍摄的短片《狙击手》和《搞什么鬼》也在论坛上放映。
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电影导演如何形成个人风格,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在创作的路上,他常常回顾自己看过的成千上万部电影,以及他所知道的电影大师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这一点始终提醒我,正如李安导演所说的,作为作者,不要刻意追求任何特定的风格。通过不断拍摄,你的个人风格和美学会逐渐显现,被观众认可。”
而HiShorts! 的这份获奖名单是认可,也充分证明这群青年电影人的多样风格。
最佳商业短片《笑甜甜》讲述给老人拍遗照的故事,真诚动人。最佳动画短片《缝制爱》用画面音乐传递亲密关系的变化,化无形到有形。最佳纪录短片《吹梦无踪》记录下主人公洋洋青春矫健的身影,她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勇敢抗争和生活的热爱,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最佳实验短片《鱼们》“突破传统电影的限制,以实验性手法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去探索电影媒介的边界和挑战传统观众预期”。
最佳剧情短片《邻居家的特肯》,评审团特别提及的短片《另一面镜子里的梦中之梦》,评审团大奖短片《海在我们周围》,以及获得评审团主席推荐的短片《白驹卧隙》都用各自独特的视角讲述人生和当下。
看完2023HiShorts! 厦门短片周完整获奖作品名单,越发期待这些中国新生电影力量创造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