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能在跟欧洲的消耗战中占上风?(美鸥文)

天下无国际 2024-12-16 18:56:37

战争爆发前,俄罗斯的GDP才1.78万亿美元,远远低于欧洲的22.3万亿美元,甚至连中国的广东省都比它强。按常理来说,俄罗斯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消耗战中坚持太久。但事实却让人吃惊:俄罗斯不仅没崩溃,反而展现了惊人的“韧性”。

这背后不是俄罗斯经济有多强,而是它的政治体制能“扛得住”。对比欧洲和美国,虽然经济强大,但在政治上却越来越吃力。这场战争比拼的,不是经济,而是政治耐力。

1. 工业技术差,但“够用就行”

俄罗斯的工业水平确实不算高,但好在“够用就行”。更关键的是,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量工业设施,虽然设备老旧,但还能顶住消耗战的压力。俄罗斯能大量、快速地生产坦克、火炮这些传统武器,虽然技术不算顶级,但数量多,基本能满足战场需求。

而西方的高端武器,比如隐形战机和精确制导导弹,虽然看起来厉害,但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供应链也脆弱,根本适应不了这种消耗战的节奏。

另外,俄罗斯还有能源优势。石油、天然气、煤炭,不仅能赚外汇,还能支持军工生产。而且俄罗斯自己能源充足,冬天取暖根本不成问题,欧洲却为过冬发愁,能源危机在西方的政治分裂中也火上加油。

不过,工业和资源只是基础,真正让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占优势的,是它的政治体制。

2. 专制体制的“政治耐力”

俄罗斯的专制体制在这场战争中展现了惊人的“政治耐力”。普京几乎不用和任何人讨论决策,动员资源和劳动力特别高效。因为不需要考虑选票,也不用顾虑民众反战的情绪,普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所有资源投入战争。即便经济不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政权依然能通过强力的舆论控制和高效的动员维持稳定。

反观西方,民主体制虽然表面上看着强大,但在战争中却显得拖后腿。为了保护选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反应慢,反战声音四起,政治压力山大。比如,能源危机和物价上涨已经让欧洲民众不满,政府要是再大力援助乌克兰,可能会让民众更愤怒,导致失去选票。这样的内耗让西方很难像俄罗斯那样集中力量打一场持久战。

3. 欧洲的政治危机

随着战争拖得越来越久,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在逐渐减弱。能源危机、生活成本上涨,民众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极右翼政党趁机上位,进一步削弱了政府援乌的能力。像意大利和匈牙利,极右翼党派已经掌权,对乌克兰的支持态度也变得模糊。法国和德国的民意也在朝着“反战”倾斜,欧洲内部的政治裂痕越来越明显。

美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国内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压力也很大,尤其是共和党内的反战声音越来越强。2024年总统选举,乌克兰问题成了党派争斗的焦点。援助乌克兰需要大量资金,而美国的选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活水平,政府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国内。川普当选,未来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可能会大幅减少。

4. 谁能坚持更久?

这场战争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谁的经济总量更大,而是谁能在政治上坚持得更久。

俄罗斯的专制体制让政府能无视民众的不满,集中资源支持战争。即使经济不行,民众生活困难,普京政权依然能通过强力的舆论控制和高效动员保持社会稳定。而欧洲却因为民主体制的矛盾,难以承受长期战争带来的政治压力。选民更关心的是生活成本,政府不得不优先考虑国内问题,而反战情绪又让援乌行动陷入困境。

最终,这场战争的胜负,决定权在于谁能在政治上坚持得更久。欧洲和美国的问题,不是经济撑不住,而是政治耐力撑不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