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为何深恨孙立人?史迪威想殖民化远征军时,孙立人挟洋自重

康安说历史 2023-07-17 16:18:05

杜聿明 图片来自网络

杜聿明与孙立人之间的恩怨既众所周知,又由来已久。

从远征军时期孙立人不服从命令擅自出兵救援被围困在仁安羌的英缅军;从缅北大撤退时孙立人再次不服从杜聿明命令,率部没走野人山回国而是去了印度;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杜聿明不断给孙立人设置障碍,抢夺本应是新一军的功劳给了新六军;从杜聿明已经在功德林改造时仍然不忘抨击孙立人,二人的关系由起初阶段的矛盾不断升级为猜忌、仇恨,杜聿明甚至还称孙立人为“国之贼”。

这得有多大的仇恨,才能让生性忠厚、与人为善的杜聿明说出这种话来!

其实,二人并无私怨,有的只是理念差异之下的一些误会而已。在走出野人山后,杜聿明甚至还有几分感激孙立人。因为在杜聿明率部陷入野人山之后,正是孙立人坚持不肯放弃,屡次请求远征军总部派出飞机沿着野人山巡视,这才发现了本已陷入绝境的杜聿明余部。

在杜聿明率部走出野人山后,孙立人率部列队欢迎杜聿明,给予了这支残军非常高的礼遇。这一切,都令杜聿明感动。

而就在孙立人率部列队欢迎杜聿明率残部走出野人山的这一天,杜聿明却发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史迪威流露出了想要把远征军变为殖民军的苗头。而包括罗卓英、孙立人等人在内的中国远征军将领,似乎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都视若无睹。

对于在战斗紧要时刻抛弃部队独自跑到印度的罗卓英,杜聿明虽然愤怒,但相信他是不敢背叛蒋氏的。而孙立人这个人则不同,他留过洋,有受过西方军事教育的背景,又在仁安羌救过被困的英军,是当时英军和史迪威眼中的“红人”,杜聿明没有把握判断出孙立人究竟持何种态度。

因此,杜聿明对孙立人的猜忌产生了。

杜聿明和孙立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抗战进入到中期,中国沿海已经被日本侵占殆尽,从国外购买的物资仅能通过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进入中国。

由于法国在欧战中战败,与德国是伙伴的日本对法国施加压力,切断了滇越铁路。如此一来,中国所剩下的除西北那一条通往苏联的通道外,仅有滇缅公路了。

当时,为了使中国仅有的一条对外通道断绝,日本对英国施加压力,要英国关闭滇缅公路。英国害怕得罪日本,选择屈服。可这个做法却得罪了美国。

因为美国当时正利用滇缅公路往中国运输物资,大发其财,如果关闭了滇缅公路,将会影响美国的利益。而且,美国为了让中国尽可能拖住日本的时间差长一点,也不想让中国被日本打败。虽然当时运往中国的物资并不多,但对于正在抗战中苦撑的中国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帮助了。

英国在分析了形势之后,选择站在美国一边。滇缅公路被关闭3个月后,再次通行。

孙立人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中国方面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在1940年的时候,蒋氏就提出派10万中国部队入缅,保卫滇缅公路。可却被英方拒绝。

英方认为,印缅是他们的殖民地,在殖民地内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中国无关。他们害怕的是中国意图染指印缅。

其实,这一切都是英方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国当时自保不暇,哪里有与英国在东南亚争夺殖民地的想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双方在1941年12月23日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又与26日订立了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成远征军赴缅与日军作战。

如果中国远征军能够在此时入缅,也就不会出现日后的失利了。可英军仍然存在顾虑,迟迟不肯同意远征军入缅作战。

这其中的原因是,滇缅公路虽然重要,但这是对于中国而言的,对英方并非那么重要,即使丢掉了,英军也可以退入印度。可中国部队如果入缅作战,在英军退出后,这块殖民地就会落入中国之手。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日军于1942年1月对英缅军发起进攻之时,英缅军虽然多次请求中国出兵协助作战,可迟迟未同意中国部队入缅。

此时的英国还是比较自大的,他们认为以英缅军的战斗力是可以击败日军的。

可战争的结果却是,英缅军节节败退。直到1942年2月16日,日军威逼仰光时,英军才意识到大势已去,如果再不同意中国部队入缅,恐怕英缅军会被日军全歼。因此,英方第3次请求中国出兵。

1942年2月25日,蒋氏下达了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命令。

其实,从战略上讲,蒋氏就不应该同意在这个时期远征军入缅参战,因为英国此时已经决定弃缅,准备撤到印度去了。之所以同意远征军入缅作战,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部队给他们断后。

因此,在远征军入缅后遭受到的一系列不配合和不公正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因为英国人早就无心恋战,要跑了。

可那时候,蒋氏并不知道英国的暗中谋划,还在幻想着如何配合英缅军作战,稳定战局,进而恢复滇缅公路的控制权呢。

可惜,历史是不能回放的。如果蒋氏早就知道英国人的险恶用心,即使派出远征军,也不会入缅,仅需在边境加强防御即可。

而英国人不仅瞒着蒋氏,连史迪威也瞒着。在整个缅北战役中,被蒙在鼓里的史迪威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如何反击,可次次被英国人破坏。直到后期撤到印度后,他才得知事情的原委。

再来说中国方面。

从表面上说,远征军的中方指挥官是罗卓英,可实际指挥官是杜聿明。在入缅之前,蒋氏命令杜聿明负责指挥入缅作战的第6、第5和第66军。

杜聿明当时还真是抱着收复滇缅公路的目的去的。可战斗打响后,杜聿明就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史迪威多次制定的作战计划都是远征军与英缅军配合作战,可每次都是战斗还未打响,英缅军就远远的跑掉了。而远征军呢,则每次都成为了为英缅军断后的部队。从同古战役开始,到后期的曼德勒会战以及平满纳会战皆是如此。

这种事情出现一次半次尚可,可次次皆是如此,久经沙场的杜聿明又岂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

而就在此时,撤退中的英缅军1师七千余众和一些外国记者被日军一个大队千余人包围在仁安羌,请求中国部队救援。

就与不救,其实要看要救援的对象是否值得。如果英缅军真的实心实意地与远征军配合作战,作为友军,中国部队定会拼死相救。

可事实是怎样呢?

从同古保卫战开始,到曼德勒会战以及平满纳会战,只要中国部队一到,英缅军就立即撤退,中国部队本来是换防的任务瞬间变成了掩护他们撤退。

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为了打击日寇,恢复滇缅公路的,难道是专门为了给英缅军断后而来的吗?

何况,被围在仁安羌的英缅军1师有七千余众,日军才不过千余人。试想,千余人的日军又怎么能围困住七千余众呢?

很显然,英缅军此时已经被日军吓破了胆,士气全无。

如果之前英缅军做的不是那么过分,就是战斗力差的话,相信识大体的杜聿明是能够派兵救援的。

可自从远征军入缅以来,做的都是一些为英缅军做保镖的事情,此事可一可二,却不能再三再四,因此,杜聿明拒绝救援。

可让杜聿明没想到的是,孙立人却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出兵相救。然后出兵一团,击退了日军,获得了所谓“仁安羌大捷”。

孙立人也因此战在国际上声名鹊起,获得勋章无数。

其实,孙立人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获得这么多荣誉,也并非英国人所希望看到的。因为7000余人被日军千余人包围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可英国人却也压不下这个事,因为在包围圈内不仅有英缅军1师,还有上百名记者。这批刚逃得性命的记者们利用他们的如椽大笔,把孙立人描写的神兵天降一般,甚至把只歼敌数百名的一次战役称之为“仁安羌大捷”。更有甚者,把此次战役吹嘘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这边孙立人获得荣誉,那边杜聿明却气炸了肺。

按理来说,本国将领立功异域,作为同袍应该高兴才是。以杜聿明的心胸还不至于为此事嫉妒孙立人。

让杜聿明气愤的是,孙立人不仅不服从命令,而且对英国人明睁眼露的把远征军作为替他们断后的“炮灰”之举,不仅视而不见,而且还主动往上凑。

从此时开始,杜聿明对孙立人有了成见。

果然,在英缅军撤退的时候,孙立人部又成为了替他们断后的部队,伤亡巨大。

撤退野人山

英缅军撤到印度之后,英军统帅亚历山大终于对史迪威说了实话,那就是英国根本无意在缅与日军决战,中国部队要么撤回国,要么撤到印度,两条路由远征军自己选择。

史迪威知道自己被英国人耍了,蒋氏和中国远征军10万人也同样被英国人耍了。

此时,史迪威隐藏在心底里的野心开始暴露了。

史迪威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始终在期盼着能够在中国战场掌握着一支部队。可由于美国根本无力向印缅地区派出一支部队,他的这份野心也就始终埋藏在心底。

而此次缅北战役的失利,让他重拾野心。如果远征军能够撤退到印度,再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定会再提高一大截。

为此,他以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身份对远征军司令官罗卓英下令,命令杜聿明率部撤往印度。

而此时,远征军第6军已经陆续撤往国内,第66军除孙立人的新编38师外,其他两个师也在向国内撤退,断后的是第5军。

蒋氏也给杜聿明发来了电报,命令其寻路回国。

杜聿明召集第5军各师和孙立人开会讨论撤退路线的问题,并指明由孙立人率新编第38师断后。

可却遭到了孙立人的反对。

孙立人反对的理由有两条:

其一、远征军的司令罗卓英已经下令全军撤往印度,自己不能不服从命令。

其二、新编38师在仁安羌之战和掩护英缅军撤退时战损较大,无力担负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

这下子激起了杜聿明的怒火。杜聿明毫不客气地对孙立人说,谁让你去的!

杜聿明这句话的意思是,是你孙立人违抗我的命令,擅自出兵救援仁安羌,又掩护英缅军撤往印度,造成的损失是自找的,根本不是你不承担掩护全军撤退任务的借口。

见话不投机,杜聿明又提出撤退路线的问题。

当时,杜聿明已经接到蒋氏要远征军撤回国内的命令。可罗卓英给杜聿明的命令是撤到印度。

在蒋氏的命令与罗卓英的命令之间,杜聿明服从蒋氏是很正常的一种做法。

可孙立人却认为,在回国之路不通的情况下,选择先到印度,然后再取道回国的作法是上策。

孙立人之所以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有情报显示,日军已经逼近了中缅边境,此时回国很有可能被堵个正着。

史迪威 图片来自网络

事后证明,在这个问题上,杜聿明和孙立人都犯了错误,他们都认为此时逼近中缅边境的是日军主力。其实,此时逼近中缅边境的只不过是日军的一个联队罢了。以第5军的3个师和新编第38师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回国的。何况,宋希濂的第十一集团军正向中缅边境急进。到那时,南北夹击,即使不打一个大胜仗,也不至于败走野人山。

可由于前线传来的情报误导了杜聿明和孙立人,使二人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做出了分兵撤退的错误决定。

让杜聿明决定走野人山回国的另一个原因是英军的一个条令,那就是远征军可以进入印度,但要先缴械,以“难民”的身份进入。这个条令对于杜聿明等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本来是友军,入缅作战受骗成为了为英缅军撤退作掩护的“炮灰”,杜聿明等人本身就憋了一肚子气。现如今进入印度还要缴械和成为“难民”,还要不要气节了!

为此,杜聿明断然拒绝了孙立人提出的要先撤到印度,然后转道回国的提议,取道野人山回国。

在回国路线的问题上,究竟是杜聿明对还是孙立人对呢?

从结果来看,孙立人撤到印度后,既保全了部队,也用自己的战功和霸气避免了被缴械和成为“难民”的命运。在常人眼里看是一种成功的选择。可如果孙立人没有保全部队,并没能用自己的战功和霸气避免被缴械和成为“难民”的命运呢?

这支部队会落入谁手呢?

从二人的分歧来看,孙立人更多在意的是生命,而杜聿明更多在意的是军人的气节。究竟谁对谁错呢?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第5军进入野人山后,第96师和第200师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毕竟走出了野人山。

随同新编第22师行进的杜聿明终于被美军飞机发现,被解救了出来,并在走出丛林之时受到了孙立人新编第38师的列队欢迎。

对于孙立人的情分,杜聿明非常感激。可接下来的一幕却令杜聿明寒心,来接杜聿明的罗卓英不仅丝毫没有安慰之词,反而对杜聿明大加嘲讽:

“如果当初听我的命令,来到印度的是完整的第五军,而不是你身后那群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叫花子’!”

史迪威也在一旁帮腔:

“我看连叫花子都不如!看看孙将军的英武之师吧,孙将军可是我们美方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

孙立人见场面气氛不对,赶紧接话,“我是美方军校培养出来的中国的军官!”

本来,史迪威想要独树一帜成立一支由他掌控的部队的野心就引起了蒋氏的猜忌,而这次,史迪威又当着刚走出丛林的新编第22师残部说出贬低中国部队的话来,就更加引起了杜聿明的怀疑。

史迪威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不是明着炫耀新编38师全副美式装备,暗地里想要借机拉拢新编22师也要为其所用呢?

而那位自认为精明的罗卓英简直就是个不知所谓的糊涂蛋,竟然对史迪威这么明睁眼露的作法都看不出来,还与史迪威一起来打击自己。再加上孙立人率全副美式装备的新编38师来迎接自己,是不是意味着孙立人已经投向了史迪威?

本来,杜聿明就对孙立人这位非黄埔系出身的将领就心怀猜忌。虽然孙立人率部列队欢迎自己让自己有一丝感动,可这份感动却在瞬间被这份猜忌给抹杀掉了。

其实,杜聿明对孙立人的猜忌是有些误会了,可对史迪威想要拉起一支殖民化远征军的警惕却是正确的。

在远征军败走野人山之后,史迪威就不断在蒋氏面前游说,游说的内容主要是:

其一、中国部队的普通士兵都是好的,不好的都是军官。

其二、为了建立一支精兵,可以从美方抽调一批军官来指挥中国部队。

如果蒋氏真的听了史迪威的话,那么,远征军就会变成一支军官皆由美方军官担任,士兵皆由中国士兵组成的殖民化部队。这与英缅军和英印军又有什么区别?

可史迪威的想法不仅没有被蒋氏接受,连罗斯福都认为史迪威的想法是错误的。

直到此时,那位后知后觉的罗卓英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争取挽回在蒋氏心目中的印象,罗卓英一改初衷,变得与史迪威针锋相对起来。

相信以孙立人的才智,不会不知道史迪威的真实意图和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要他向杜聿明袒露心迹,相信会解开与杜聿明的误会。

可由于孙立人生性高傲,不屑于低头,又认为军人不应该参与除军事以外的任何事情,这才一再耽误了与杜聿明修好的机会。

图片来自网络

杜聿明与孙立人之间的恩怨肇始于仁安羌解围,升级于野人山路线之争,可这些都不是原则性的矛盾,有的只是双方在理念上的分歧而已。

可在史迪威参与进来之后,事情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已经由内部矛盾上升为外部矛盾了。而孙立人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却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以军人不应该参与军事以外的事情为理由置身事外。要知道,在这种问题上,你不发表意见其实就已经表明了你真实的态度了。

因此,杜聿明深恨孙立人,甚至在多年后仍然视孙立人为“国之贼”的想法并不能算错。因为在杜聿明看来,孙立人的不表态,其实是一种“挟洋自重”。

孙立人或许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在内,既然都是与日军作战,又都是盟军,何必分得那么清楚?毕竟,史迪威提供的装备是当时中国部队所无法比拟的。他要想在黄埔生林立的军中立住脚,所能依仗的无非也就是战功。而要获得超过黄埔生的战功,是需要有强大的装备为后盾的。而这个后盾,在当时也仅有史迪威才能给他。

孙立人悲剧的一生其实并不能全怪别人,他在远征军时期的作为其实已经触碰到了蒋氏的底线了。只不过当时孙立人是史迪威的“标杆”,蒋氏不好动手处理罢了。

因此,后来孙立人在东北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就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更有甚者,在蒋氏赴台,孙立人来迎接的时候,蒋氏曾经说出了一句诛心的话,“我可以来吗?”

由此可见蒋氏对孙立人的猜忌之深。

孙立人要是明智的话,就应该立即辞职,从而保全首领。可他并没有。这就注定了他以后被囚禁半生的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

7 阅读:2268
评论列表
  • 2023-07-27 07:41

    孙立人是被吹出来的。 1仁安羌战役不是孙直接指挥的,战绩远没有宣扬的大 2新一军军纪败坏,在广州烧杀抢掠,被称为新日军,国民党一垮台,纪念碑马上被广州人民推了 3孙立人在东北妄想追击101,在松花江边分路出兵,被101三下江南捅了一万个窟窿,溃不成军 4孙立人不听将令,杜聿明就向蒋打报告把他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