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24小时小定10000台,智界R7惨淡开局,鸿蒙智行陷入“魔咒”?

合车社 2024-09-12 20:54:22

鸿蒙智行大概是陷入了某种魔咒,智界S7“二次上市”惨淡,享界S9上市24小时大定仅为2500台,智界R7预售24小时只拿下了1万台的小定订单。

相比于问界M5预售12小时大定破万,问界M7预售25天大定破5万,问界M9上市2小时大定破万,鸿蒙智行的其他两个品牌似乎都没能“做出来”。赛力斯一直被人看不起,但找到实力更强的北汽和奇瑞,鸿蒙智行却并没有“支棱”起来。

难道没有问界这个招牌华为就不行了?智界R7的问题究竟在哪?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致敬”跑偏,对标Model Y?

前阵子的享界S9上市的时候,我们尝试着发出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个人看来这款“身世成谜”的车(大概率原型车是北汽lucid),本身的平台基础并不算好,单电机卖40万比较冒险,结果确实消费者接受度不高。

相比之下,全新的智界R7倒是没有这一问题。毕竟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空气悬架、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还有华为电机系统和ADS 3.0智驾系统,相比享界S9值了太多。然而这款车也有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致敬”对象跑偏了。

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智界R7的感觉是什么,反正我的第一反应是特斯拉加领克,Model Y的车身姿态,包括特别短的车头,加上领克的青蛙前脸。怎么说呢?反正这个设计融合到一起,个人觉得是有点突兀的。

也许有人要说了,像Model Y还不好吗,这可是真正的畅销车,全球新能源车销冠。小米SU7还不是“致敬”了保时捷,前阵子被上汽高管嘲讽,网友还清一色站小米。

但同样是“致敬”,味道还是不一样的。小米“致敬”保时捷,是因为保时捷的设计是真的好看。Model Y虽然是销冠,但与它的设计真的关系不大。

一方面特斯拉的三电系统确实还不错,安全性,续航保真度各方面做得也算好,另一方面特斯拉是非国产的第一新能源汽车品牌,很多人只相信外国品牌的人,第一选择或者说唯一的选择就是特斯拉,智界可没有这样的品牌优势。

当然了,也有人觉得智界R7这个设计帅爆了,这个只能说是各花入各眼。反正我翻阅智界R7相关的视频和文章,大多数的评价都不怎么好。

更有意思的一些“华为系”博主,他们是从数码领域过来的,如今在车评领域也混得如鱼得水,老实说我觉得专业度其实超过很多汽车博主。尤其是讲智能化、智驾领域的一些知识,我也经常从他们的文章中“偷师”。但就是这样一帮人,也很少说智界R7好看,顶多说这车“不上相”,实车质感还是不错的。

总体而言,智界R7的设计我觉得并不成功。

(2)满血途灵平台,依然不够?

前面我们也说了,智界R7的产品力是不错的。相比于享界S9的“身世成谜”,这次起码基础平台更好。最关键的当然还是价格,一个卖20多万,一个卖40万。

这一次华为也是豁出去了,专门强调新车搭载的是满血途灵平台。其实智界R7这样的车型还真适合用智能底盘,毕竟轿车的悬架行程太短,车身重心也太低,调节空间不大。而更大尺寸的SUV,比如问界M9,很多时候其实避免不了要向舒适性妥协。像问界M5这样的中型SUV,又需要考虑空间问题。

但问题是你这个满血针对的是谁呢?目前鸿蒙智行用途灵平台做宣传的车一共四款。问界M9就不用说了,本身就是途灵平台的开创者,本来就是满血的。问界M7和享界S9,到底谁“残血”了?

智界R7单电机功率为215kW,在如今已经有点拿不出手。毕竟极氪001的单电机功率是310kW,好在智界很“聪明”地没有宣传百公里加速。

ADS 3.0是最大亮点,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功能,可以自主过闸机、自主在园区道路通行。但相比去年率先开通城市NOA的魄力,直接能够无图跑全国。今年的这点升级,确实很多人都没那么在意,对手也都赶上来了。

至于内部设计、豪华营造这些,智界R7的表现也并不突出。反正仪表盘和中控屏这大黑边,我看着觉得多少有点别扭,并没有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感。

如果一定要说智界R7有什么非常大的优势,我觉得新车的电耗控制真的做得不错。作为一款C级SUV,百公里电耗居然做到了13.1kWh,作为对比小一号的深蓝S07电耗是14.2kWh/100km。

这确实是一个优势,其实也很体现技术水平,但在消费者眼中的优先级恐怕并不高。

(3)没什么“诅咒”,价好才是王道

我一直有一个观念,所谓的行业规律,大多数时候就是扯淡。

比如以前很多人说国产车不行,跟中国足球一样,就没有“赢”的基因,我就不认可。事实上国产车一点一点进步,积跬步至千里,闯出了一片天。

现在很多人说合资车不行,我也并不认可。不行的是产品,是内耗的管理层,从来不是品牌或者某种合作形式。

鸿蒙智行不是受了什么“诅咒”,导致智界、享界这连续几款车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产品定位就不够精准,对于目标用户来说吸引力就是不够。

问界前身还有个赛力斯SF5,也进过华为商店,但并没有火,这才有了问界。而且问界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首款车型M5打响了名声,但很快M7就遭遇了瓶颈。因为是东风的底子,虽然华为做了重新定义,依然很难支撑起30万级的售价。

去年新M7上市,从内到外做了全面的升级,包括配置增加,价格下降,还有当时绝对领先的ADS 2.0,才重新大火。随后的M9更是上了几乎所有的黑科技,成功立足50万+档位。

M7和M9卖得好,要么就是性价比够高,要么就是同价位对手不够强大。而像智界S7出来,首当其冲就要面对小米SU7。大家都是新势力,产品力大差不差,你凭什么卖更贵?

享界S9就不说了,现在的智界R7也是一样。也许在华为和奇瑞看来,卖26.8万起已经很“委屈”。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不是这样,我花26.8万已经不少了,依然只有215kW的电机,基础版本的智驾,甚至电池还是中创新航的(高配是宁德时代)。

也不是说不能买,但确实没有给人“超值”的感觉。对于新势力的新车型来说,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打动用户,再想起来就很难了。毕竟很大程度,新势力吃的就是流量红利,底蕴上还是要差一些。

智界R7还有一次机会,那就是正式上市。产品是很难变了,但价格可以。如果正式上市价格在24万以内,比如23.99万元,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当前特斯拉Model Y算上免息政策,大概就是这个价。

当然智界R7高半级,并且配置更加丰富。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中国品牌的宿命,不管你是奇瑞还是华为,都要遵守。起码现在要遵守,鸿蒙智行这个平台,还需要进一步打响名声。否则一旦热度透支完毕,就像现在的智界S7一样,8月销量425辆,那就很尴尬了。

写在最后

其实很无奈,我也希望中国品牌、中国车卖高价。包括之前腾势Z9GT预售价33.98万,我的感受也是凭啥呀,这车比Model S差啥了?但现实就是现实,现阶段还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品牌能撑得起高溢价,比亚迪不行,问界、理想也不行,智界就更不行了。

大家还是踏踏实实卷吧,起码有消费者念着好。比起国产车连15万都卖不到的年代,现在这点委屈真不算什么。鸿蒙智行这个概念其实很好,华为出智能化技术,厂家出平台技术,这个方向如果能做到持续进步,前景还是很远大的。

就是在这个平台做出来之前,还是要更接地气更务实一些。智界R7正式上市,需要下一点狠心了。大家觉得呢?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4-09-25 08:28

    问界别黑了,没有什么车型比问界那个M9同级别更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