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清华校庆算个啥?这件事才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冬萱评情感 2024-06-05 00:21:12

文:梅子

清华113周年校庆被吐槽,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你是top1啊,一举一动都被万众瞩目,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公众对你有高期待高要求,甚至苛责挑剔,议论吐槽,实属正常。当然,也不乏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

但,和前段时间刷屏的河南高校运动会大学生的脑洞大开,花式整活,青春洋溢,笑料百出,欢乐无限相比,这个是有点让人有心理落差,甚至失望。

真的不是吹毛求疵,公众失望的不是他们的演奏水平,穿搭打扮,而是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公众对年轻人的想象严重不符。弯腰驼背,表情麻木 ,双目无神,老气横秋。

你会发现,如今,越是名校的孩子越安静,越乖。大好青春年华,眼里竟然已经没有光泽。二十岁的年龄,已经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没有一点本该属于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这才是更让人细思极恐的事。写出《我的二本学生》的黄灯老师的话来概括一下吧:

讲台下的孩子一届比一届安静,班上男生很少追求身边的女孩。

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严苛的压力,构成他们的精神底色。

那种属于年轻人的粗粝和莽撞,那种不管不顾和奋不顾身的蓬勃活力,仿佛被无形的东西牵住。

也许是应试教育的惯性,他们经历无数次紧张的课堂,数不清的题海战术,以及千百次考试。

虽然在标准答案的召唤下,他们从庞大的考试队伍中突围,但这种过度透支,在我看来,早已磨损了他们的青春锐气。

我宁愿讲台下学生活蹦乱跳,站起来顶嘴,大胆发表漏洞百出的看法,也不愿看到他们安安静静地记笔记,缄默和淡然,缺失和他人交往的兴趣。

在具体的课堂中,我越来越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从小学时代种下的猛药、激素、抗生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想起我自己的女儿, 更是觉得纠结焦虑心疼。

不寻常的2019—2022年,女儿度过了高压下的高中三年。每当学到崩溃的时候,老师总善意地告诉他们“上了大学就解放了”。等她真正上了大学,才发现这是最大的谎言。

18岁那年的夏天,青涩的她和万千学子一起被推向那场“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却没有人告诉他们高考之后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18岁,本该朝气蓬勃、情感充沛、敢想敢做,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在高考后陷入迷茫,他们疲惫、紧绷、焦虑、彷徨……

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本该去发展兴趣、探索自我、体验生活、磨练心智、结交同好,然而,在绩点统治的大学校园里,一群旗鼓相当的人聚在一起,学业竞争空前激烈,每天都疲于奔命。

为了让自己能在排位中靠前,以获得奖学金、保研推免资格,刚通过高考独木桥的他们又不得不疯狂卷绩点。选课也不是为了个人成长或者兴趣爱好,而是琢磨哪些课能够获得更多的绩点。大学阶段的意义也被压缩为“新的成绩竞技场”。

只要有数字、有量化,就会有竞争,有比较,有压力,“绩点为王”的思想让女儿把大学过成了高中。她忙到没有时间去看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去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去结交知心朋友,去感知热辣滚烫的生活……

用一位教育专家的话说,他们没有闲暇,没有自我探索,没有结交朋友,青春该有的都错过。他们很快进入了成年阶段,但成年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心智,成长中的等待、谦卑与韧性,他们不一定具备。他们像竹子,长的很快,但非常脆,孤零零的脆弱。

虽然通过努力,女儿打怪升级一样让自己的绩点逐渐升高,然后超越其他竞争者,成功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但她似乎并不快乐。

大学生活不仅称不上“旷野般的人生”,反而是一种依附于外在评价体系的庸庸碌碌和疲于奔命,和她想象的大学生活有落差。加之,网络上“985硕士送外卖”的标题那么刺眼,巨大的焦虑向她涌来,更加不敢稍微松懈。

大学应该培养成熟独立的鲜活个体,而不是批量生产麻木的学习机器。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在大学里如何成人,大学何时不再高中化,是需要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