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那肯定是“先有家”,然后“才有国”的,而且,那“国”也还是由小变大的。这个你不论是用唯物史观还是“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的观念,那也都是先有了“人”,然后分出来“男和女”,再然后“组成家庭”的。时间长了,有矛盾,有争斗,有战争……,一路下去,就有了家长、族长、王、天子诸侯,就有了政府、政权。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大概就有八百多个,到了战国,最厉害还有“战国七雄”(七个国家)的说法。
就我们中国的文化看,你看周王朝的“九卿”,汉字里的“男、女、奴、隶、臣、家、国……”,还不都是指向“小家庭”“大家族”“城邦”“诸侯国”……这一路,都是家庭、家族……慢慢合在一起,聚在一起,修个房子,修个院子,修个城堡,划出一个“国”……的。臣本身就是奴隶,给大户人家搞管理工作的,九卿也是。等到“国”成了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那些也就成了给天子、皇帝家打工的“高级打工仔”。比如司空就不是早期的“给人家里挖窑洞盖房子弄院墙……的木匠泥水匠瓦工……或者专管盖房子的工头了”,就成了“建设部部长了”(当然这可能还要比现在的住建部还要管得多—阿岔)。
而且,就汉字的这个“家”字和“国”字吧,那也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变化规律的。至少这“国”最早恐怕也是大院子的篱笆墙,后来才有了围墙、城墙的意义。至少可以肯定这个“国”是指一个地域范围的的吧。
在历史,在文化,当然是“有家才有国”的——这是历史事实。这也是文化认同和文化演变的事实。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怎么会有一个“有国才有家”的说法呢?或者说,“有国才有家”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的呢?
这个实际上与“语言的运用”有关。与词语的“所指”有关。
首先,在“有家才有国”这个说法中,他的那个“国”是指地域范围意义上,而在“有国才有家”这个说法中,他的那个“国”却应该跟上一个完全不同,他“所指”的实际上是“政权”,是政治意义上的。比如吧,我们现在都说“中国”。但他实际上是“能指”“一千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这个地方”,也是“能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而在看起来好像对立的两种说法中,其“国”实际所指的含义是——都很具体,却又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是说——
其次、大家看起来对立的两个观念实际上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各说各的,根本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比较、讨论。他们各自给了“国”以不同的定义,那你怎么辩论,怎么比较……哪个好哪个坏,哪个对哪个错?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认为这两个说法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呢?这个也不是。那么,我们就只能换一个角度——
第三、从历史与文化、文字演变的角度看,“有家才有国”应该是一个事实陈述或者叫事实判断。那么“有国才有家”呢?应该是一种价值观判断。比如我们如果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那么大家就会发现,个体的命运实际上是在现有国家政权的覆盖保护……之下的,换一个政权,那许多人的命运会随之而发生变化,甚至可能是巨变。比如民国取代清朝,封建统治玩了,王公贵族没了,奴隶没了,太监这个职业没了。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蒋家王朝没了,地主资本家没了,西藏的农奴变成了国家公民……农民、城市下层人“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了……。你说,这是不是——个人命运是在“国家政权命运”之后才发生巨大变化的?是不是——
我们就可以说“有国才有家”呢?没有现有的政权,中国农村应该还有地主呢,许多人还要做长工、短工呢,还要做人家的奶妈子、丫鬟、车夫……呢。至少西藏的农奴和农奴主那是大不相同的。国家政权、政治,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那其实就是“有国才有家”的——这个政权在,你的“家”才有保障。不然,谁知道谁的命运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大家恐怕也能看得出,这里的“人”是不能指全体中国人的。
所以啊。第一种说法也是有他的现实意义的。当然,这是从个体情感价值认知角度看的。
那么,结论呢?阿岔的结论是——
一、两个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不过他们出发点不同,所以实际意义也不相同。
二、第二个说法合适。
理由就是——
现在的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家就是人民,江山就是人民”是现代中国的主旋律。那么,把“人民”中的每一个放在优先的位置才是合适的。“国”(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大众服务的,“民”在“国”之前,“家”为“民”之根。而“有家才有国”刚好能够体现这种意义。而——
“有国才有家”这个说法有主客移位,甚至本末倒置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