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华南的华南王:珠江啤酒能否找到破局之路?

阿海奇 2024-08-17 18:38:45

说起珠江啤酒,广东人肯定不陌生,甚至整个华南地区都不陌生。九十年代,珠江啤酒因为发展迅速,被誉为华南啤酒市场中的“华南王。1985年投产的珠江啤酒,即将迎来40岁的生日。

20多年前珠江啤酒是华南王,时至今日珠江啤酒还仅仅只是华南王。曾经跟珠江并驾齐驱的青岛、燕京、雪花、重庆等啤酒都早已经跨过了百亿。放眼整个啤酒界,像珠江啤酒这样一连十几年原地踏步的品牌极其稀少。

前不久啤酒行业举办的T5峰会,曾经称霸一方的珠江啤酒居然没有资格参加。在百威、嘉士伯、华润、青岛、燕京等国内外啤酒的围堵下,珠江啤酒还能坚持多久呢?

初出茅庐:

1982年,广州市轻工业局签署了建设啤酒厂的协议,将新建年产五万吨啤酒厂定名为“广州市珠江啤酒厂”。1983年12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珠江啤酒厂在广州市开建。1985年,珠江啤酒在美丽的珠江河畔建成投产,从此广州有了本地的啤酒品牌。

与当时很多国内啤酒厂保守的态度不同,珠江啤酒是国内首家采用贸易补偿形式, 大胆引进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啤酒厂。1987年,珠江啤酒厂与比利时啤酒厂签订协议,着手扩建二期工程;1993年兴建三期工程。

1996年,德国公司以广州高温高湿不适合生产纯生啤酒为由,拒绝了珠江啤酒公司采购设备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珠江啤酒厂只能自己研发。

1997年,珠江啤酒厂解决了纯生啤酒无菌生产的问题,生产出了国产啤酒中第一款纯生啤酒。2000年,珠江啤酒自主开发瓶内二次发酵技术,酿造出中国第一瓶含活性酵母的白啤酒。

称霸华南:

2000年左右,珠江啤酒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顶峰。那时珠江啤酒在广东省有多疯狂,可以广东省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珠江啤酒的绿瓶子,几乎容不下外省啤酒。对于老广州人来说,人生的第一口啤酒一定是珠江啤酒。

而且,那个时候外国啤酒还没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华润雪花也还没有崛起,行业中便有“北青岛,南珠江”的说法。由此,珠江啤酒成为华南王的说法便流传了下来。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百威、喜力、嘉士伯、麒麟、朝日为代表的外国啤酒开始大举进攻国内市场。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重庆啤酒、金士百啤酒等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本土品牌纷纷被收购。

另一方面,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实施南下战略,加速南下建厂与并购扩张。尤其是青岛啤酒,从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积极南下,并购了数十家地方啤酒厂。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不再是珠江啤酒一家独大,外地的啤酒也纷纷涌入。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珠江啤酒顺势提出了“南固,北上,西进,东拓”的八字方针,主张进军全国市场。不过在华南以外的市场上与雪花、青岛等啤酒的对抗,珠江啤酒处于下风,而且外资品牌不断收购国产啤酒,珠江啤酒的全国化并不明显。

为了巩固持续遭到蚕食的大本营市场,2002年珠江啤酒在改制过程中主动向国际啤酒巨头英博集团出售了公司24%的股份,珠江啤酒由此变身为合资品牌,不过珠江啤酒的实控人一直都是广州市国资委。

停滞不前:

在外资入股之后,珠江啤酒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突飞猛进。不仅没能整合华南啤酒市场,反而让珠江啤酒有沦陷的危机的。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英博集团不断增持珠江啤酒的股份,企图控股珠江啤酒。

曾经广东省内啤酒有四小龙,分别是珠江啤酒、生力啤酒(被青岛啤酒收购)、蓝带啤酒(被蓝贝啤酒收购)和金威啤酒(被雪花啤酒收购)。此外,麒麟、朝日、百威、喜力等品牌均将广东省看做进军中国啤酒市场的桥头堡,在这种情况下珠江啤酒业绩停滞不前。

据公开信息显示,2007年珠江啤酒的业绩为37.33亿元,此后珠江啤酒的业绩一直保持在40亿左右及以下。直到2020年,珠江啤酒的业绩才达到42.49亿元,也就是说这十几年的珠江啤酒停滞不前。

2007年的时候,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的业绩为137.09亿元、71.96亿元、19.58亿元。到了2023年,青岛啤酒的业绩达到了339亿,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的业绩也都在140多亿,只有珠江啤酒刚刚突破了50亿。

哪些曾经跟珠江啤酒齐名的品牌,如今早已经远远地甩开了他,曾经不如他的品牌,也对他实现了反超。且珠江啤酒的销量也仅从2011年的127.91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40.28万吨,十二年来只增长了约9.67%。2021年—2023年,珠江啤酒的业绩才开始实现三连增。

此外,珠江啤酒的销售范围已多年困于华南地区。2021年—2023年,其在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约为94.86%、93.81%及95.02%。在珠江啤酒下辖的16家子公司中,只有3家不在广东,而在华南以外的市场更是只有河北和湖南设立了子公司。

2023年,珠江啤酒共实现营收53.78亿元,其中来自华南地区的营收为51.10亿元,同比增长10.54%,收入占比高达95%;其他地区营收仅为2.68亿元,同比下滑12.24%,收入占比不足5%。

在重庆啤酒被嘉士伯控股之后,业绩突飞猛进。2013年,珠江啤酒与重庆啤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49亿元及33.87亿元,已经达到了旗鼓相当。2019年,嘉士伯更是将在中国区的所有品牌划归重庆啤酒管理,造成了重庆啤酒的业绩膨胀反超了燕京啤酒。

相反,虽然百威英博目前是珠江啤酒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已增至29.99%),但实际上珠江啤酒并没有吃到多少外资的红利。

破局之路:

然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从2020年开始,珠江啤酒出现了走出低谷的迹象,业绩在三年间连续增长了超过10亿。2022年3月份,珠江啤酒第一大股东珠江啤酒集团和第三大股东广东产投集团股权合并。

珠啤集团将持有的31.98%股权无偿划归广州产投集团,广州产投集团持股增至54.15%,而该集团的实控人为广州市国资委。虽然百威英博仍然是第二大股东(持股29.99%),但他想要凭借增持股来成为珠江啤酒第一大股东几乎没有可能。

尽管珠江啤酒产自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但珠江啤酒的价格依旧是非常亲民。在2021年之前,珠江啤酒几乎没有10块钱以上的产品,一瓶600毫升的珠江啤酒售价居然只有四五块钱。由此可见,珠江啤酒的低端化是比较严重的。

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产能整合优化。2015年将总部产能130万吨搬迁至南沙生产基地,并于2017年宣布逐步关停汕头的低端瓶装啤酒产线。另一方面,公司积极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结构,加强对中高端产品的研发。2017年研发雪堡红啤酒、桂花蜂蜜等系列精酿 啤酒;2019年推出珠江纯生黑金97系列新品。

2023年,珠江啤酒升级4款核心产品、上市3款新品,其中包括980ml珠江原浆、新英式IPA、超高端产品南越虎尊。同时,公司继续深化“3+N”(雪堡、纯生、珠江+特色)品牌战略,拓展“啤酒+”消费新场景。

伴随公司逐步布局中高端,公司收入和净利润重回稳步增长轨道。作为当年名震全国的华南王,如何摆脱“华南王”的标签、进军全国市场成为珠江啤酒的当务之急。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