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其脚步遍布华夏大地,从北国五台山至南疆曹溪,从喧嚣京城至幽静山林,皆留下了大师的深刻足迹。在佛教领域,他影响深远,与社会各界人士广结良缘,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市井百姓,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憨山大师均能与之人际无间,其智慧与慈悲广受众人敬仰。
在学术领域,大师不仅通晓佛教经典,亦深入研究儒家与道家学说。他著作颇丰,诸如《憨山老人梦游集》、《住山法语》等作品,不仅在佛教界流传甚广,亦对三教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书法艺术方面,憨山大师成就斐然。他与晚明诸多书法名家如董其昌、钱谦益、王世贞、赵宦光等交往密切,通过书写佛经及题跋书法等形式,将佛教教义与书法艺术巧妙融合,在晚明书坛尤其是僧人书法中独树一帜。
大师书法作品风格迥异,种类繁多,包括《憨山大师自书六咏诗》、《明释德清行书证道歌》、《住山法语》、《行草书卷》、《行书书法钩玄册》、《行书六言偈语条幅》等。这些作品不仅彰显了他卓越的书法技艺,亦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领悟。
此外,《憨山老人梦游集》中亦收录了他丰富的书学论述与书法题跋,如《示本净贵禅人》、《示佛岭乾首座刺血书华严经》、《题书法华严法华二经后》等,这些论述和题跋既展示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憨山德清,这位明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曾经深刻地阐述了他对文学艺术创作的看法。他曾经说过:“文者,心之章也。学者不达心体,强以陈言逗凑,是可为文乎?须向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这句话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憨山德清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心灵深处的自然流露。这种观点,不仅仅适用于语言文字,实际上,它同样适用于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当我们深入探讨书法艺术时,憨山德清在《题曹溪诸沙弥书<华严经>后》中,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提到:“堂主昂公,乃昔所延教师也。持来匡山,予见而叹曰:此即剖一微尘所出之经也。观其点画。皆从金刚心中流出。”在这里,憨山德清所描述的,是曹溪诸沙弥所书写的《华严经》。他认为,这些沙弥的书法作品,每一个笔画都源自于他们内心深处的金刚心,那是一种圆满具足、无所亏损的境界。憨山德清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揭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那就是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心灵的映射。
在《示惺初元禅人书经》中,憨山大师详细描述了自己书写佛经的状况:“老人昔住五台,曾刺血泥金书写《华严大经》,每于书写之中,不拘字之点画、大小、长短,但下一笔则念佛一声,如是点点画画、心光流溢,念念不断、不忘、不错、不落,久之不在书与不书,乃至梦寐之中,总成一片。”这段话不仅揭示了憨山大师在书法创作中的专注和虔诚,也反映了他将书法与修行相结合的独特理念。
憨山大师深信书法艺术源于心灵的自然流露,透过一个人的墨迹,便能洞察其内在世界。在“一心不乱”的创作境界中,憨山大师能边与僧俗之友畅谈,边挥毫泼墨,无误无漏。可见,憨山德清所言之“无意求好”,实则是对书写规则与法度的超越,与“不拘古法”的书写理念相契合。在他眼中,书写佛经,特别是以血书写佛经,是修习佛法的至要途径,持之以恒地书写,定能证得金刚法身。
憨山德清现存书迹包括:《行书六言遗偈条幅》,现藏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内容为“一念忘缘寂寂,孤明独照惺。看破空中闪电,非同日下飞萤。”款识为“憨山清”,钤印有“释德清”白文印、“憨山道人”朱文印及“藏之名山传之道士”等。两侧有梁启超收藏题款,前署“憨山法师手书遗偈,饮冰室藏”。
《行书法性寺菩提树诗轴》,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内容为“道种来西竺,灵根出上方。果成从释梵,花发自梁唐。叶覆慈云密,枝垂法雨香。归(皈)依聊敬仰,五热顿清凉。”款识为“法性与菩提树作,憨山德清。”末尾钤有“憨山道人”白文印等印。
《行书永嘉证道歌》,现藏上海博物馆,记录唐代高僧永嘉玄觉悟道后的心得,全诗共一百四十七句,为阐释禅学精要的典范。末尾钤盖“释氏德清”和“憨山道人”白文印,并钤盖“霭亭张氏珍藏书画印”。据落款所示,此作完成于明代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九月初五日,憨山德清时年六十六岁,正泛舟于浈阳。
《行书永嘉证道歌》中,侧锋与中锋并用,墨色变化多端,轻重对比鲜明,重笔彰显端庄厚实,轻笔追求灵动自然。作品丰富的用墨层次及长短线条的灵活运用,赋予整幅作品遒劲美观之态。
憨山德清的“心为本体”观点,不仅仅是对书法艺术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所有艺术创作的普遍真理。他认为,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歌,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应该是创作者心灵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如同水到渠成。只有这样,艺术作品才能够真正触动人心,才能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技巧的磨练,而是心灵的修养和情感的真挚。只有当艺术家能够将自己的心灵完全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够创作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书法评价极高, 曾写诗夸赞:“憨山清后破山明, 五百年来见几曾, 笔法晋唐元莫二, 当机文董不如僧。”文徵明、董其昌是明代颇具影响的大书家, 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席位, 而启功先生写诗赞扬憨山大师的书法艺超文、董, 可见憨山大师的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赵宏斌,字善金,号憨山逸人,山西繁峙下永兴村人,本科学历,三晋文化学者,清凉书院院长,北灵书院山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