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越单纯的人,越好命

文化事昌秀说 2024-10-29 02:34:43

引言

“为什么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对于这个困惑,稻盛先生给出的答案是:“越是美好的人生,越是需要单纯的智慧。”

听上去很“鸡汤”,但阳明先生也说过“天下无心外之物”,一切先要从内找原因。

本文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心》、《干法》、《付出不亚于任何人努力》、《活法》中的精彩片段,希望阅读后能对您的人生有所裨益:

一、相信什么,就吸引什么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样,内心描绘的景象,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这就是驱动这个世界的绝对法则,是推动一切事物运行的真理,没有例外。

所以,心中描绘什么?抱有怎样的思想?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

这些就是决定人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既不是纸上谈兵的唯心论,也不仅仅是人生说教。

心灵塑造现实,心灵驱动现实。

从少年时期到踏入社会,我的人生遭遇了一连串的挫折、苦恼和失意。

小学考初中两次失败,高中毕业后也没能考上想考的大学,后来的就职考试也不顺利。

为什么自己如此倒霉,干什么都不如意呢?在失望之余,我垂头丧气,每天都苦闷、郁闷。

这样的人生出现巨大的转变,是在我大学毕业之后,那时我就职于京都的一家绝缘瓷瓶公司。

当时,由于经济萧条,就职非常困难。经大学老师的介绍,我总算进入了这家公司。

但进去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家很糟糕的企业,经营困难,已经处在银行的托管之下。

同届入职的伙伴一个个接连离职,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无处可去。“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改变心态,努力投入工作吧。”我下了决心。

我拿定主意,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也要尽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于是我全身心地投入研发工作中,甚至住进了实验室。

终于,研究开始取得成果,周围人对我的评价自然也就越来越好。我越发感到工作的乐趣,于是更加投入。

这样一来,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更好的成果又出现了。

进入这种良性循环后不久,我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精密陶瓷材料。当时,即使放眼全世界,那也是先驱性的技术。

那绝不是因为我的能力提升了,也不是因为公司给了我优越的工作环境。仅仅是改变了思维方式,改变了自己的心态,我周围的境况便焕然一新。

人生由心灵编织而成,发生在眼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少年时感悟的这一法则,这时再次获得了确凿的体验。

我将其作为贯穿人生的“真理”,深深地铭刻于心。

二、想得到什么,就为别人先做些什么

以利他为动机发起的行动,比起无此动机的行为,成功的概率更高,有时甚至会产生远超预期的惊人的成果。

不论是在开创事业时,还是在挑战新的工作时,我首先会思考:这是不是对世人有利?是不是利他的行为?

凡是能够确信是基于利他、发自“善意的动机”的事业,最后无一例外,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此后,我应邀出任会长,重建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JAL,以下简称“日航”),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其实,“利他”这个词的意思本来就很简单。“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为自己”放后面,优先“为他人”。

比如,思考为了邻居可以做些什么,尽己所能做一些关爱对方的事情。利他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绝不是什么需要大张旗鼓的行为。

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让家人幸福的事情。

如果在工作,就要为职场同事、为客户做力所能及的事。此外,还要尽可能为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地区做有益的贡献。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细小,都是利他的行为,在利他的行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样绽放,由此,再向着人最高尚、最美好的行为进一步扩展。

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宇宙中俨然存在这样的因果法则。

这个法则还可以用下面的语言来描述。

宇宙中吹拂着利他之风。只要扬起巨大的风帆,借助这阵利他之风,人生之舟就能驶入美好命运的潮流,就能被导向幸福的方向。

这时,接受这阵风的风帆就是利他之心。

用亲切的关爱之心做事,人就能充分借到利他之风,人生之舟就能动力十足,朝着幸福和成功前进。

在企业经营的世界里,当我们强调“利他之心很重要”时,我们一定会听到批评和反驳的声音:

在严酷的商业社会里,靠“利他”、靠“关爱之心”之类的东西,能经营好企业吗?

然而,正因为是在炽烈竞争的商业世界,所以“体谅他人之心”,也就是利他之心,才特别重要。

这是因为,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早晚会结出善果,并返回自己身上。

三、想要做出什么,就要热爱什么

我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它就是: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会受智能与天赋的限制,但思维方式和热情却是每一个人都能自我调整的,它们能弥补才能的不足,给人生带来几何级数量的变化。

但是,不要把这个热情简单地理解为做事之前喊几句口号,可以把它理解为: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在设定目标时,必须非常乐观。在制订计划时,则需要悲观地重新审视构思。而在实行阶段,则要极度乐观地放手去干。这便是成就新事业的要诀。

要想做成新事情、成就新事业,必须心怀“无论如何都要实现”的坚定梦想和希望,非常乐观地设定目标,这是成事的关键。

以乐天派的态度设定目标,或许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做法。

倘若在起点便自己给自己造起壁垒,就难以鼓起实现梦想的勇气。

大家要相信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反复对自己说“我能行”,从而实现自我激励。

当然,凡事不可一味盲目乐观,因此在制订计划时,则需要悲观地重新审视构思。这里的悲观,是指小心谨慎地周密思考将会遇到的现实困难。

而在想清针对这些“悲观要素”的对策,将计划制定完毕后,则应以乐观的心态付诸实行。

这时不应再抱有悲观的情绪,否则难以行事果断,势必难以取得成功。

既然要开展新业务或成就新事业,要么拥有我上面所讲的“应变力”,做到在三个阶段相应地转换心境;要么就学会用人,在三个阶段配置相匹配的负责人。

乐观构思、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听起来似乎还是有点抽象,所以接下来以我们公司研发一款新型照相机的案例来说明。

聪明人思前想后,往往会以悲观心态设定目标,于是得出“行不通”的否定结论。

在设定目标阶段,我会剔除这样的人,换上会立刻付诸行动的乐天派,哪怕有点鲁莽和冒失也没关系。

我知道实行时困难重重,所以不指望设定的目标能轻易实现。这就像推动沉重的车轮,起步的一推至关重要。

这“一推”便是“非常乐观地设定目标”。

反之,在设定目标时如果纠结于理论和逻辑,则是无意义之举。只要推动了车轮,接下来只会越转越快,势不可当。

但如果放任鲁莽和冒失的乐天派,车轮就会像脱缰野马般迷失方向。

因此在设定目标后,就需要制订具体计划。

而在制订计划时,就不得不面对诸如“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等现实问题。

但目标已定,决心已下,因此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地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比如“从何处招募人才”“从何处引进技术”等。

在绞尽脑汁、态度悲观地制定完计划后,对于“技术瓶颈”“人才缺口”也有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于是便进入实施阶段。

这时候就要转回乐观心态,切不可再有负面的疑惑。

在实施阶段,中村天风先生的哲学是十分受用的。他强调“人生在世,应常怀积极开朗之心,以正面的态度面对一切”。

换言之,应彻底摒弃悲观的负面情绪。要发自内心地相信“一切皆会顺利”。

哪怕中途遭遇失败,也要把失败变为自己成长的滋养。总之,在实行阶段要极度乐观地放手去干,这便是成就新事业的要诀。

四、度过美好人生的单纯智慧

从降生人世,到生命终结,无论对谁而言,人生旅程都是一出波澜万丈的戏剧。

其中既有充满荣光、极尽欢喜的时光,也有遭遇苦难、咬牙忍受的日子。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样的人生呢?在现世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我们应该如何划动人生的小舟向前行呢?

这其实是一个极为单纯的问题。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灵吸引过来、塑造出来的。

正因如此,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抱什么想法、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人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

创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由于幼年时父亲投机米市失败并破产,不得不在上小学时就辍学当了学徒,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吃尽了苦头。

和松下先生一样当学徒的孩子,当时恐怕有很多吧。其中可能有很多孩子会埋怨自己的境遇,妒忌别人,憎恨社会。

这种孩子不可能取得松下先生那样卓越的成就。

不管遭遇怎样的苦难,都要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和境遇,在忍耐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持续不断地拼命努力。这样的人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

现状越艰苦,人就越容易发牢骚、鸣不平,怨天尤人。

但是,这些牢骚、不满兜兜转转,又会回到自己身上,导致自己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前面也讲过,我自己从少年时期到步入社会,饱尝了种种不幸与挫折,那是一段在苦难和逆境中度过的人生。

在我对自己的境遇充满牢骚、抱怨的时候,没有一件事情的进展是顺利的。

但是,从我开始坦然接受命运,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那一瞬间,人生就从逆风变成了顺风。

后来回忆起来我才意识到,我少年时代的人生看上去似乎沾染了不幸的色彩,但实际上,这只是上天赐予我的精彩人生的前奏而已。

如果我的人生一帆风顺,完全没有经历挫折和艰辛,我就不会去努力磨炼自己的心灵,我恐怕会成为一个不懂得体谅和同情他人的人。

不管眼前的状况多么严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贯之地积极应对,这才是实现幸福人生的秘诀。

五、越单纯,越接近真实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事物的本质其实极为单纯。乍看很复杂的事物,不过是若干简单事物的组合。

真理之布由一根纱线织成。因此,把事情看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是越接近真理。

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极为重要。

这可称为一条人生法则,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经营。人生与经营,根本的原理原则相同,而且单纯至极。

我27岁创建京瓷时,作为陶瓷工程师,我多少有了些经历,但对于企业经营,却缺乏知识和经验。

然而,企业里各种问题、需作决定的各种事项接踵而来,我是负责人,每个问题、每个事项,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最终决定必须由我来做。

营销的事情,财务的事情,即使自己不懂的事情,都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即使是些小的问题,哪怕有一个判断失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也关系到它能否存续。

为此,我感到非常苦恼。

左思右想之后,我想到了“原理原则”,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就用它作为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待人要亲切……这些在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就教导的、作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在人生历程中自然就会懂的、“理所当然”的规范。

遵循这一原则规范去经营企业就行了。

作为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好还是坏,是可做还是不可做,这些制约人们行为的道德和伦理,应该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当作经营企业的指针和判断事物的基准。

经营也是人做的、以他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种判断也不能偏离作为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人生也好,经营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理原则。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误——我的想法就这么单纯。

正因为如此,才不会困惑,才能堂堂正正展开经营活动,这也与其后的成功相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