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的是:江南人比西安人还爱吃面,不过此面非彼面

云水终南 2024-12-19 09:39:19

我是西安土著,爱吃面,而且认为最好的面就是油泼面。

刚捞出来的面条,放上辣面子,把刚烧热的菜籽油浇上去,“刺啦”一声,口水就下来了。

其他带臊子的面,也行;汤面,一般能不吃就不吃了,吃汤面,是聊胜于无。不带偏见的看法:兰州拉面我一般是不吃的。

暑期到苏杭扬沪一圈,开了眼界,原来面还有这样吃的:我们吃面吃的是面条,江南是借着吃面的名义,在吃菜喝汤。

——此面非彼面,完全两回事。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铜琵琶,唱大江东去。”

豪放词和婉约词的区别,这就是关中面和江南面的区别。

其实我到杭州吃的第一碗面是兰州拉面,没想到到吧。

那天中午到了杭州折腾了一下,结果过了饭点,刚好旅馆旁边有个兰州拉面,就去填肚子,不能说什么好坏,对于我这个为吃面而吃面的人来说,吃兰州拉面的味道就为了喝汤,倒是跟后面的吃的江南的面差不多了。

真正吃到杭州的特色面就是“片儿川”,我吃这个纯粹是好奇。回酒店的时候看到十字有个老面馆,卖的就是这个“片儿川”,我真的不知道这个什么面。

“片儿川”其实也是一种汤面,浇头用的是猪肉笋片倒笃菜,面滑汤浓。原先倒笃菜、冬笋、肉丝要切成片,然后在沸水中汆一下,“汆”“川”音同,就叫开了,据说杭州市区片儿川荣登 “中国十大名面条”榜单。

我到扬州吃的是嵊州榨面,嵊州榨面声名显赫,但我可能没有吃到正宗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其实榨面是大米做的,要我说就是米线了。

我到上海第一碗吃的是阳春面,倒不是图便宜,而是阳春面的名气大。大约那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印象深刻吧。

确实便宜,就是一碗面,这碗面也是江南各种面的“基本款”,称“光面”。阳春面就是碗底一勺灵魂猪油加酱油,据说得名自杨乃武官司了解后,吃一碗光面,说“今后当如这碗光面一样,阳春白雪,洁身自好”。

和阳春面一样便宜的还有葱油面,这两种面都不超过10元钱。阳春面还是味道有些寡淡,葱油面的味道就厚得多。

有了一碗阳春面的底子,到苏州吃各种面,心里就有谱了。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虾球传》说有钱了吃面,我当时就惊讶于这个说法,到了苏州后,真是开眼了:这里的面真是贵。

我在苏州印象深刻的是鳝糊面和大肉面,这两个面都便宜些。

这里要说的是:景区的面和苏州当地人吃的面味道差不多,但是价格可能差一倍。

我在居民区15元就吃到了正宗的鳝糊面。一碗光面,一小碟炒好的鳝糊,还有一小碟姜丝,可以单吃面就着菜,也可以把鳝糊浇在面里。

大肉面也是如此,光面配一块大大厚厚的肉块,真是一指厚大块五花,这块肉真是好吃,软糯醇厚,至今记忆。

另外,我吃的很满意的还是“苏州最特殊的面馆”——西园寺(戒幢律寺)素面。

西园寺素面有观音面吉祥面和如意面三种,我吃的15块钱的观音面,浇头有笋片、面筋和香菇,份量不小,油辣子焦香,倒是比很多面馆的面好吃。

就是要买5元门票,对我来说,这里景色也是不错的。另外,扬州大明寺素斋的平山福寿面味道也是不错的,20元一碗量大管饱。就是门票要贵一些。

我没有吃很贵的面,七八十元一碗面的三虾面我没有吃,不是舍不得吃,花80元吃一碗面,我还不如吃炒菜米饭,不但好吃性价比还高。

因为面都是一样的,为了那口浇头花那么多钱,不值。

都是一个瓷碗半碗面,汤又多半面少半,这个面真是吃不到我们陕西面的特点,没有筋道的口感,没有麦香味儿。

不过这里的面卖相真是好,面条在碗中成拱桥样子,露出地方叫做“鲫鱼背”,或红汤或白汤,宽汤窄面,几星星葱花点缀,倒是雅致。

江南面的卖相真是和兰州拉面有一比,“一清、二白、三红、四绿”。这个面本身不是重点,重在汤和浇头,只是兰州拉面的浇头单一。

看着都叫做面,真是两码事:北方面条吃的是面本身,江南面条吃的是汤和浇头。

我们陕西的面,吃的就是面本身,就像我开头说我最爱吃的是油泼面,浇头不浇头的都是其次。

不过,江南人爱吃面是真的,大街小巷到处的面馆,而且大多都是当做早餐吃的,这点儿比西安人都执着,西安人现在把面当做早餐的几乎很少了。

这次没有去南京,据说南京皮肚面和镇江的锅盖面也不错,啥时候去吃吃。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4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