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嘉靖和万历都摆烂几十年不上朝,为啥大多数人只骂万历精辟

文化的综合 2024-11-01 20:32:45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出现过一个奇特现象两位皇帝都创下了"数十年不上朝"的记录。嘉靖帝沉迷修道,足足二十年不理朝政;万历帝干脆把朝廷晾在一边,创下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壮举"。历史对这两位"躺平皇帝"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位从藩王意外继位的皇帝,在位四十五年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宫中修道求仙。即便遭遇"壬寅宫变"、五次走火入魔被烧,仍然我行我素。相比之下,万历皇帝朱翊钧从勤政爱民的明君,演变为消极怠政的"逃避者",最终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场。

细究其中缘由,嘉靖虽然不上朝,但深谙权术之道。他善于利用文臣党争,玩转朝堂制衡之术。通过"小会"制度,他让司礼监充当传声筒,既保持了对朝政的掌控,又能专心修道。而万历则在关键决策面前举棋不定,甚至对内阁首辅的辞呈置之不理,任由朝廷陷入瘫痪。

表面上两位皇帝都是消极怠政,但其治理方式和效果截然不同。嘉靖虽然沉迷修道,却深谙御下之术,善于运用权力机构维持朝政运转。他通过培植心腹、扶持重臣,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治体系。反观万历,虽有雄心壮志,却在重大决策面前畏首畏尾,导致朝廷上下怨声载道。

更深层次来嘉靖和万历面临的时代背景也大不相同。嘉靖时期,虽然有严嵩专权之弊,但整体社会矛盾尚未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到了万历年间,土地兼并加剧、财政危机深重、东林党人崛起,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任何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万历的困境在于,他既要应对来自朝廷内部的压力,又要平衡各方势力的诉求。太子立储之争、戚继光案、张居正改革的余波,每一个议题都牵动全局。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最消极的应对方式——逃避。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加剧了危机的积累。

历史对嘉靖相对宽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虽然不理朝政,却维持了统治秩序的稳定。而万历的消极怠政,则加速了明朝由盛转衰的进程。这两位皇帝的遭遇,折射出帝王统治之道的深层困境有为未必能有成,无为却可能成就无过。

当一个统治者面临复杂的社会矛盾时,是选择积极作为冒险犯难,还是明哲保身维持现状?这个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深思。您觉得,在当今社会,面对困境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0 阅读: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