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黄阿姨一向身体健康,但近期因受寒而出现发热、恶寒及干咳症状,于是就到药店买药服用。不料,随后她经历了超过十次的恶心与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有腹痛及腹泻,排泄出黄色水样便同样超过十次。次日,黄阿姨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血液检查,发现其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数量减少,血肌酐水平上升。尽管接受了针对性治疗,但病情依旧很严重。
黄阿姨的病情急剧恶化,感染后迅速发展为无尿、急性肾衰竭,同时出现血小板降低、贫血,以及反映溶血的胆红素和破碎红细胞增多。这些检查结果均指向一个罕见且危重的病症——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成因复杂多样,不同病因对应的治疗方案差异显著。经过医院细致入微的分析与鉴别诊断,最终确定重症感染为致病原因。在医护人员三周的不懈努力下,黄阿姨的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血肌酐水平持续下降,血小板数量及凝血功能也得以恢复,成功摆脱了透析治疗,顺利出院。
一、患上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原因
1.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和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是两种常见的致病菌,它们经常导致普通型血栓性微血管疾病的发生。
2.补体调节分子异常
血栓性微血管病可由自身基因调控的异常所引发。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直接损害,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一环。
4.药物干扰
血栓性微血管病可由环孢素A、他克莫司、丝裂霉素、奎宁以及噻氯匹定等多种药物诱发。
5.先天诱发条件
在凝血过程中,由于凝血因子水平降低,使得止血变得困难。
二、血栓性微血管病的症状
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以下症状:疲乏无力、腹泻(此为典型相关症状)、腹部疼痛、恶心并伴有呕吐、头晕或头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瘀斑或瘀点,以及其他形式的出血表现。
三、如何区分血栓性微血管病和感冒
1.症状差异
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病急促且凶险,其核心症状包括血小板数量下降、溶血性贫血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具体表现为全身无力、腹泻、腹部疼痛、恶心伴呕吐、眩晕、头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瘀斑或瘀点以及其他出血迹象。
相比之下,感冒的症状较为轻微,主要集中在鼻咽区域,初期表现为干痒、有灼热感、打喷嚏、鼻子堵塞及流鼻涕,之后可能逐渐发展为喉咙痛、咳嗽、体温升高和头痛等全身性反应。
2.病因不同
血栓性微血管病可因药物、感染、恶性肿瘤等多种缘由而诱发。
另一方面,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导致的,它是一种普遍的呼吸道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