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四方水土”青岛国际陶艺展作品赏析//景德镇陶瓷大学

新晴看看趣事 2024-11-22 08:39:17

2024第四届“四方水土”青岛国际陶艺展已于11月8日在青岛市雕塑馆开幕。展览期间,我们将逐一为大家介绍参展的七所院校和两个艺术中心的参展作品、策展理念和教学研究重点。本期介绍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行”概括了景德镇的属性。这次我选择了五位来自不同院校,不同本硕学科背景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博士参加“四方水土”的展览。分别是张凯: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学习。王荣辉:本科毕业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是美术学,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现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博士。郑家梁:本科,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硕士是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博士。王赵婧:本科,大连民族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习,研究方向是陶瓷材料的塑造与表现研究,现在景德镇陶瓷陶瓷大学博士在读。罗伯特是来自乌干达的留学生,本科在乌干达一高校学习美术,硕士毕业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设计方向,博士也是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他们原先创作的惯性和兴趣点在景德镇材料、工艺、文化语境中所形成的形态和变化是我感兴趣的。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 金文伟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罗伯特(乌干达)、王荣辉、王赵婧、张凯 、郑家梁

《拉巴》 陶土、釉下材料 37×30cm

作者:罗伯特(乌干达)(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在读博士)

《已连接》 陶土、釉下材料 47×20cm

作者:罗伯特(乌干达)(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在读博士)

《整合》 陶土、釉下材料 直径21.7cm

作者:罗伯特(乌干达)(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在读博士)

作者有意识地将不同的文化融入到作者的创作中,在作者的作品表面绘制符号,灵感来自于中国和乌干达的文化符号和材料,中国的几何图形象征着美丽、好运和健康,中国的龙象征着力量和权力,而乌干达的传统面具则象征着安全与和平。蓝色代表纯真,黑色代表乌干达人民的团结,黄色代表阳光,传统葫芦的形状代表不同文化和传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形影之间#1》 陶 61×32×41cm

作者:王荣辉(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读博士)

具象总是容易形成某种视觉思维的“规训”,那抽象是否也存在相应的“规训”?作品思考在抽象形体中的视觉“规训”,也许存在于空间感、形态感、矛盾感中……

《薪》 紫砂、陶器 90×40×30cm

作者:王赵婧(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设计博士)

《薪》延续了长期创作中以绞胎为切入点的材料研究,绞胎工艺源于唐朝,以物质载体的形式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是泥与泥之间绞合关系的视觉呈现,是手工艺中“人性”的体现。

《白》 白瓷 120×80×13cm

作者:张凯(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在读博士)

白,秩序和极度理性的色彩存在,但也暗含高冷和漠视的意味,而作品中赋予的抽象色彩装饰既是对人们漠视于日常的调侃和回应。

《结构-红白NO.1》 绞胎瓷 60×15×15cm

作者:张凯(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在读博士)

以绞胎瓷的方式,运用泥土的柔韧性卷曲成不同的形态,以探寻物象的内在结构性。

《奢侈品系列-一条短裤》 青花瓷 70×58×8cm

作者:张凯(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专业在读博士)

作者将奢侈品牌的logo重新组合为传统的缠枝花卉纹,以此来唤起人们对过往文明的重新审视。作者认为从过往当中可以寻找到独属于我们今天的奢侈,也许沿着这样的路径,我们也可以在孤独的流浪中体验到精神的还乡……

《瀚涌》 陶瓷 90×60×90cm

作者:郑家梁(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学在读博士)

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对自然风景的抽象意象体验。以写意的线条表现水流、土地、树木和微风的流动,试图呈现出自然界纯粹而充满张力的生命力。

# 展览时间 #

11月8日至12月15日

9:30-16:00(周一闭馆)

# 展览地点 #

青岛市雕塑馆

(崂山区东海东路66号)

# 免费开放,敬请观展 #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