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医保年费引发退保潮,2500万民众为啥选择放弃保障?

渔夫说事 2024-11-29 19:30:18

温馨提醒:本文大约2500字,如您不赶时间,不妨一杯清茶,慢慢读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近日,关于山西运城某农村,村干部发通知催缴医保一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把缴纳医保与上孩子大学的奖学金、老年人的重阳节福利挂钩,这一类干部并非个例。

“花式”催缴医保,成为每年9-12月份的一道“风景”。

客观说,基层工作人员也挺难。

有些地方把居民参保率纳入绩效考核,为了完成任务,对讲不通的村民,村干部有时不得不自己垫付参保费用。

有的村干部吐槽,一年光为村民垫付的医保费就达上万元。

有些没出险的村民,觉得这个钱花的没必要,最后成了烂账。

村干部不想自己担风险,想一些“花招”,也能够理解。

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这种做法却无法接受。

首先,这种强制性,完全背离了医保“自愿”缴纳的基本原则。

不管是最初的新农合,还是合并之后的居民医保,从来都没有任何条文,规定老百姓必须无条件参保。

国家更多的还是通过政策宣传,通过医疗费用报销让更多人认识到,医保在减轻就医负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它是一种明确的“引导性”,而绝非强制。

然而,由于居民医保参保率的持续下降,医保基金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渐下降。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同比分别减少0.3%、0.8%、0.8%和2.5%。

此前,曾有数据显示,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较上年下降2517万人。“医保一年少2500万人”的话题,也一度冲上了多个社交平台的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是什么阻碍了老百姓主动参保的意愿呢?

据观察,参保人群有一个很鲜明的画像:

新生婴儿到十五六岁这个阶段,参保率最高;

而十五六岁到五十岁以下的人群,主动参保率就呈现较低的趋势;

五十到八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参保率又开始提升,而到了八十五岁以上,选择主动参保的人数又开始下降了。

青中年时期,按理说,应该是对医保认知度最高的一个阶段。

偏偏是他们的缴费意愿最低,排除思想观念的问题,主要还是经济有压力。

医保缴费从最初10元,涨到今年400元,江浙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到了七八百元,涨幅十分明显。

老百姓吐槽“交不起”,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很现实。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底,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96294万人。

其中,有80%左右是农村人口,20%左右为城镇人口。

以2023年的数据,在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按收入五等份分组后测算:

每人400的保费占农村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6%以上,占最高收入组)可支配收入的7.9%。

而对城镇最低收入组而言,这个比例是2.2%,对城镇最高收入组而言,仅占0.3%。

可见,两者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位网友留言,他们当地农村人均耕地0.5亩,一家四口的总耕地面积是2亩地。

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成本后,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而一家四口人,全部缴纳医保的总花费就要1600元,看上去不多,与收入对照,压力就明显了。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医疗费用增速过高,也是影响缴费的重要因素。

这话听起来或许有些矛盾,费用越来越高,不应该参保的人更多才对吗?

这一点,我们放到后面去讲,先来看一下,医疗费用的增速现状。

近日,央媒《半月谈》杂志指出,居民医保参保意愿弱,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是主要原因。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突破9万亿元,增速高于GDP的增速。

据统计,我国医疗费用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10%以上,远超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而同期来看,居民医保基金的年均增幅却只有5%至6%。

医疗费用不正常的增长,造成报销比例虽然提高了,但老百姓自费部分不降反升。

“新农合”最初,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30%-40%左右,自付比例较高,老百姓都反映就医负担重。

如今,报销比例已经普遍上涨到70%左右,老百姓还是反映负担重,问题出在哪里?

有统计数据显示:

过去6年间,居民医保人均自费金额从2262.488元增加到2448.006元,增幅为8.2%。

居民自费金额“水涨船高”,让医保的优势大打折扣。

其实,不仅是自费金额提高了,总的医疗费用也在一直上涨。

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持续5年增长,由2019年的290.8元提高到2023年的361.6元。

数据上显示,自2021年起,医院次均住院费用连续两年下滑。

然而,此前媒体曝光的“患者被要求二次入院”问题,似乎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是真的下降,还是为了让数据“下降”而下降?

既然国家使用药品集采,把费用降到了那么低,为什么总的费用却感觉“越花越多"呢”

有网友质疑:以前治阑尾炎花1000多,现在至少需要10000元。

医院无疑是避不开的重要一环。

乱收费问题频发,“没病乱治、小病大治”的现象很严重。

正是费用的提升,让人们觉得不合算,才导致了参保意愿的下降。

老百姓不愿意缴纳医保,靠强制能行得通吗?

应该看到,这些年,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以前农村人生病,不得万不得已不会去医院,全靠自己硬抗。

而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2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次达到3.01亿, 居民年住院率达到21.4%,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这说明,人们的就医需求还是很大的,

前提是医院关要把好,把医疗费用真正降下来。

比如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自费支出,把医生收入与“绩效”剥离,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出医院的公益属性。

医院只要不把赚钱摆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的“虚高”现象。

不该开的检查、化验没有了,10块钱能治好的病,也不用开出几百块的药出来。

总的费用低了,医保基金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才可能带动缴费金额的减少。

这才是正向的循环。

感谢您耐心的阅读,期待您的关注、留言和分享,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