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以来,叙利亚开放公共服务,首都大马士革国际机场也开始恢复国际航班,人们生活似乎渐渐恢复正常,看起来叙利亚似乎在变得更好。
可实际上呢?
有人说,叙利亚民众头一天吃着大饼欢呼胜利自由,第二天就饿着肚子看以军轰炸。
如今,叙利亚当地的真实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里的人们真得自由了吗?
不可否认,叙利亚的某些地方看起来的确恢复了正常生活。
市中心集市上有很多人在交易买卖,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沿街的早餐店、生活用品店、咖啡果汁小店也在正常营业。公共交通上也有很多来来往往出行的人,广场也有很多行人。
看起来叙利亚人们摆脱了战争的苦难,生活完全步入正轨。
不过,在同一个国度的另一个区域,人们却过着完全相反的生活。
在北部地区,在被炸毁的废墟里,有大人带着孩子捡垃圾,也有几个小孩子结伴捡铁管子。然后再去卖,他们一天只能换取2-4元的收入,根本不够一个人买两张基本果腹的大饼。
因为学校被炸,这些本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也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凌晨四点,外面寒冷无比,有流浪汉穿着单薄的衣服在街角燃烧拾到的纸盒取暖。还有光着脚的小孩子,在早餐店附近向人乞讨。
据说,约60%的叙利亚人面临饥饿威胁,他们只能喝被污染的水,食物也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而战争也并没有停止,轰炸随时可能发生。
在轰炸、恐惧和饥饿等多种磨难之下,人们只能勉强苟活。
要知道,2011年之前的叙利亚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因为地处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叙利亚的石油储量极为丰富,石油产量平均每天超过40万桶,曾经是亚洲前五富裕的国家。
再加上幼发拉底河流入境内,叙利亚的农业也很发达,本土小麦年产量是600万吨,足够本地人食用,还可以对外出口,叙利亚也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
可谁能想到,2011年以后,这个靠石油和粮食储备出名的富裕国家却身陷经济衰退和饥饿危机。
一场持续13年之久的战争让叙利亚的房屋和设施都被炸毁,停水停电、没有了粮食和食物,天然气也贵到离谱,人们的正常生活被中断。
小麦产量下降到50万吨,石油平均每天的产量不足一万桶。加上小麦产区和石油产区被占领,收入也无法进入自己国家。
经济严重下滑,叙利亚货币也严重贬值。如今100美金最多只能换130万叙磅。通货膨胀也很严重,通货膨胀率甚至达到了 99.7%,这意味着物价将继续大幅上涨,使叙利亚民众更难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比如,原本乘坐公交车只需要1000叙磅,如今需要3000叙磅涨了两倍多。一杯甘蔗汁要25000叙磅,差不多合人民币10元,在印度才一元一杯。
之前,为了解决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不得不用可怜的外汇去向其它阿拉伯国家采购小麦,再用补贴价出售,可以让人们每天领两张大饼勉强充饥。
可如今实行市场经济,大饼不限购,价格却涨到了人民币两块一个,穷苦的人们根本买不起,导致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
物价疯涨,加上没工作没收入,每个家庭几乎陷入灭顶之灾。
虽然叙利亚曾经稳定一段时间,不过内部争权夺利,外敌趁虚而入,如今的叙利亚又重新陷入了混乱。
物价疯涨、货币贬值、粮食危机、民不聊生,而一旦挨饿,就会有哄抢等现象,势必会造成更大的动荡。因此,稳定人心、重振经济依旧很难。
看到如今的叙利亚呈现出一片令人揪心的景象,让人想到民国时期的我们也曾经历过这般苦难。
那时候,我们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长期的权力争夺与军阀割据,加上外部日本的侵略。
瑰宝被毁、建筑被炸、人们流离失所,发生了多次严重的饥荒,流行病盛行,让中国陷入深重的苦难。
为了充饥,人们挖草根吃树皮,处处可见受饥饿折磨的儿童,他们身体干瘦,肚腹鼓胀;还有带着襁褓中的孩子乞讨的妇女,难民死伤数量更是无法估计。
工人也很辛苦,他们被压迫和掠夺,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安全保障。
虽然当时国家想要大力发展重工业,恢复经济,但是苦于腐败严重,再加上资金不足,导致许多重工业基地难以落地实施。
对于老百姓而言并没有感受到经济发展,反而是在大灾害中不断逃命。
好在,在最危难的时代,我们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团结起来,靠着军队的顽强意志,和无数爱国人士一代代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国家的稳定。
回顾那段最黑暗的历史时期,如今,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也更加懂得和平的意义。
只是叙利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