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业务多元化的集团公司里,楼市上升时期与调整时期,房地产在总盘子里所占的分量与地位是迥乎不同的。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国资企业,包括央企。因为,除了垄断型业务,房地产业务在央企集团各板块里,也是按照市场化规律运营。
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重估一定会到来,与重估相伴随的,是人力、资金等资源的重新分配。这个过程,阵痛不可避免。
1
大概是去年此时,几位业内的后辈找到我,希望换换工作。他们年龄不大,背景优异,地产从业业绩不错,提出的要求也比较一致,目标是国资或者央企开发商。待遇低一点也无所谓,图的就是稳定,毕竟谁也不想过不知哪天企业就爆雷,随时面对裁员或者失业的日子。
其中,两位后辈如愿以偿,分别进了两家央企下属的开发公司工作。本以为由此可以高枕无忧,踏实执业。孰料前不久和他们聊起来年规划时得知,他们所在的企业也都开始推进“优化人员”的计划,自己也要面对被“优化”的命运。说起这些,他们都在感叹,实在是造化弄人,地产凋零之下,国资央企也不再是保险箱了。
其中一位后辈供职企业在地产界声名不小,口碑也很好,开发过很多有口皆碑的好项目。从企业属性上看,是一家大型央企的地产业务平台。现在,这家公司要优化的不是个别岗位或团队,而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人员优化,据说力度很大。目前,“优化”工作已经开始。
这家央企开发商下手的力度,丝毫不亚于民营开发商,人力法务配合,谈判干净利落,既不拖泥带水,也不留有余地,很是决绝。我认识的朋友甚至都提前在电商平台上下单了纸箱,以备打包走人时用得上。
与此同时,又有一位朋友希望介绍工作,他有点迷茫,问我,现在还有什么类型的开发商比较稳定呢?
这个问题,我也答不上来。
2
一年前还以为进了保险箱,一年之后也加入“优化人员”的队伍,这是为什么?裁员只是个现象,市场环境是个大背景,最重要的答案还是出自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这不是孤例,而是一种现象。先从计划大裁员的这家央企地产商说起。
大约4-5年前,国资、央企开发商的规模诉求十分强烈,各区域都很拼。依靠着国资信用的融资优势,这家房企像其他国资开发商一样,除了在京沪深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频繁出手拿地,还在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攻城略地,一掷千金的豪情着实持续了一阵子,企业内部的朋友说,确实“规模一下子就上去了”。
此后地产周期换挡,市场逐渐冰封,虽然仗着强大的国资信用,融资性现金流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经营性现金流,也就是销售回款锐减。这家房企的产品能力,几乎是国资开发商中的顶级,最高级产品线更是可以带动区域市场热销一般的神级存在,应该说其团队业务能力,专业水平毫无问题。
但是,到后来,只有这个最高级的产品线还能卖得动,卖得好,但其他的产品线几乎都持续承受着极大的去化压力。这个最高级的产品线原则上只在一线城市布局,再差也得是强二线城市,而一线、强二线城市也不可能只有这个最高级的产品线。一线以下城市项目普遍亏损,回款和现金流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还不是最难的。这家国资开发商在冲规模的时候,在不少非一、二线城市拿下了面积很大的土地。这些项目中,除了住宅,还有产业用地、商业配套、写字楼等业态,如果说住宅去化还算差强人意,那些商办类、产业类的资产,却都沦为“滞重”产品,去化难度极大。
这些拿下的土地,虽然价格不高,但在下行周期中,都是硬成本,因而成为公司难以甩掉的包袱。试想一下,要有多少个有口皆碑的顶级产品线产品,才能“背”回这些滞重品的消耗呢?何况市场也不能对顶级产品线“无限复购”。
业绩压力就这样逐渐显现出来,这家国资开发商也逐渐走到了要“优化”现金流表现的阶段。优化现金流无外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开源”就是卖资产,“节流”就是控制支出,最有效的控制支出除了少拿地不拿地,就是优化人员,于是,全国大力度优化人员的计划,也就顺理成章了。
优化人员是表象,经营模式问题才是本质。
3
国资开发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主营业务的央企,就是诸君熟悉的那几家巨无霸;第二类是地方国资,这个类目数量庞大,质量分化严重;第三类是央企下的地产业务平台,也就是“亲妈”是大央企,请注意,这里说的不是有央企股东背景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当下,局势最微妙的就是第三类国资开发商,全国大力度优化人员的这家开发商就属于这一类。它们除了需要面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之外,还要面对同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集团,也就是“亲妈”的态度。
因为“亲妈”不止有一个“亲儿子”。央企大集团对于属下地产平台的支持力度是变化的,集团在很多时候是很现实的,它支持哪个领域的业务,是和当下该领域业务对集团规模、利润贡献等经营指标直接挂钩的。亲妈对哪个亲儿子好,一方面看自己的喜好,一方面还得看亲儿子的孝顺程度。
就拿这家全国大力度优化人员的房企来说,前些年,它是集团利润贡献的主力之一,集团对地产业务的支持态度和力度也就一直很强、很大,这也是前些年这家房企能够一掷千金,迅速提升规模的重要原因。但是,近两年来,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地产平台对集团利润、规模等经营指标的贡献降了下来,再叠加一些其他因素,集团对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判断也不乐观,对这家房企的支持力度也就大不如前,资源匹配等也就随之减少。得不到“亲妈”的支持,存量的问题也就暴露得更加明显了。
这不是孤例。另一家大央企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平台的朋友告诉我,集团层面对房地产业务的态度,已经“不明朗”很久了。央企大集团家大业大,房地产表现优秀的时候,往往会好上加好,房地产表现低迷的时候,对集团没有太多的贡献,有的时候在报表还是亏损,与集团动辄上万亿的资产和业务规模相比,房地产业务确实只是毛毛雨,不值得太重视。
一个朋友抱怨,当下北京房地产市场拿地需要马甲,他所在的央企下属地产业务平台也想多搞几个马甲去拿地,结果直接被集团叫停了,原因很简单,集团资产业务上万亿,犯不着为房地产这么点业务担上马甲公司被舆论翻炒的风险。
这很说明问题。
4
除了那几家主营房地产的巨无霸央企,已经很少有开发商还对规模有什么执念了。放弃追求规模,追求利润率和健康增长性,成了主流思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现在不拼规模了,拼规模时代遗留下来的滞重资产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会因所有制而消失,国资房企碰到“去滞重”也头疼。回头看看行业优等生万科,在北京超过三年没有拿地,主要都是在“去滞重”,直到今年才拿地做了东庐。只不过,滞重还没去完,万科一些已经入住的小区里各种方式促销车位就是最典型的体现。
专业能力如万科,去滞重还如此艰难,国资房企未来要面对的压力和难度也不会轻。再说一遍,滞重的问题,不会因所有制原因而消失。
拼规模的年代,地产央企或央企地产平台的信用等级高,对应着很强的融资能力,甚至强于一些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于是,政府就乐于低价出让土地给这些国资房企,用他们的信用和融资能力给当地城市升级,引入产业,带动发展。土地的确是便宜,但问题就是,当地产周期退却,商办、产业的滞重去化问题就显现出来,而且,越拖越不值钱,损失也就越大。
就算是国资开发商,也得尊重市场规律,滞重面前,人人平等。
从这个角度说,不仅对于员工而言,国资不是保险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调整的持续,甚至央企也不是保险箱。周期调整面前,也是人人平等,只有时间早晚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尽量要让房地产市场软着陆的原因,毕竟地产也贵为周期之母。
央企地产相关的哪个不是人满为患,保利,中海,招商局,华润等等[得瑟],天天在裁员,下面子公司,孙公司跟私企没什么两样
国资就是奇葩,做着垄断生意,拥有巨额资金,一个个都在亏,还不如承包给民营[墨镜][笑着哭]
没背景的先裁,不赚钱的业务慢慢裁直至撤并[得瑟];高管方阵PK落下的体面劝离、接着收拾原来治下一众手下[呲牙笑];重新洗牌后的子公司BOSS可能会有新任命接着再洗一轮.这样就是周而复始的好三年坏三年招招裁裁又三年.
死命传播焦虑感,为了点流量又编又骗又哄又吓,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忒!
别做梦了,央企干了三十年,那有裁员?只有转岗!!可以几万人,几千人整体转岗,待遇上调
你央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主要是东北的企业,确实不行的,东北人口流失,冬季漫长寒冷,人不适的,很多工商吃喝产业都没法经营,人口都去了海南岛,你去海南岛看一下全是东北口音,所以建议国家去填南海造岛,把东北北方人口迁到南海,又可以活跃经济,又可以稳固南海
有n+1的话,随便你裁。
先裁哪些人呢?
势力权力代表你能不能留下[鼓掌]
我国已经表达加入环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个机制拒绝国有企业,好好想想吧。
这么自豪么
人多是个问题,人人有饭吃也是个问题,三个人养一个人也是个问题
裁员太正常了,要有危机感,发展副业
吹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