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个人,生来头上就有一个“紧箍咒”,那就是“尽孝”

想成为品酒师 2024-03-03 04:58:01

如果你要问:真有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那我可以告诉你,世界上还真有那么一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不过这是一位理想化的人物,他就是《西游记》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在吴承恩笔下,孙悟空是一个天地孕育的自然之物,无父无母,从小无教养,无教化。出生之初,性格自由、散漫、顽劣。所以他才会无法无天,海底敢闯,阎王敢打,天宫敢闹,还要做齐天大圣。

但是等悟空后来有了师傅唐三藏,把紧箍咒给他一戴?悟空从此就老实懂事了。从此,他就视师若父,对师傅赤胆忠心。在去西天的路上,一路见义勇为,除恶扬善,后来简直成了正义的化身。

其实,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个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凡是一个人,谁也不愿意承认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要说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他还真跟你急。

但凡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下子就长大成人的,因为谁都是母亲十月怀胎生养出来,由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

有的人父母和蔼,有的人父母严厉,有的人父严母慈,有的人父慈母严。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父母,无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这是任何人都不能选择的,只能说明生长的环境不同。但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没有区别的,都是那种“爱到骨子里的”爱。

对儿女严厉的父母通常会把爱深深埋在心里,对儿女慈祥的父母通常会把爱流露在脸上。在父母严厉的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后天的性格也许会内敛、严谨,但却可能是一个深沉而有涵养的人;在轻松活泼的家庭成长起来的人,后天的性格也许会阳光、开朗、让人易于接近,成为让人能感觉到“温度”的人。

但无论是哪一种人,他的成长历程和轨迹都会不一样,他的受教育环境和程度也会不一样,他的人生经历也会不一样。这些不一样的因素也决定了他们是对“爱”有着不同“认知”的人。

在你与父母一起生活的若干年里,无论是严厉的父母还是慈祥的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肯定会给你留下许许多多的回忆。当然,这些记忆里大多是美好的东西,也可能掺杂着些许的瑕疵,这些都会伴随着你一起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们会在你幼年的心灵生根发芽。这些,都有待你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慢慢的咀嚼、消化。

有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若干年以后,你长大了,你独立生活了,你成家立业了,你成为了当年你父母那样的人。这时候,你的父母也就老了。

父母老了,最大的依靠就是儿女,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铁律。

父母老了。严厉的父母已变得不再严厉,和蔼的父母变得更加慈祥。

但无论如何,作为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平时多想想父母的恩情,对于千分万分之一的父母以前的一点点过错不要总是耿耿于怀,你要时刻记住这样一个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是最无私的养育了你的父母呢。

只要你还承认自己是一个人,那就应该具备孝敬父母的美德,即使你不具备这种美德,也应该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因为赡养父母是每个人天职。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和乌鸦尚能做到如此,何况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乎?

写这篇短文的目的其实就是劝告那些至今还在为父母当年的一点点过失而耿耿于怀,不能释然的人。你的父母已经不再年轻,应尽的孝道趁着父母还在就不要去过多的纠结了,赶紧尽孝吧!否则,有那么一天,也许当你到了父母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你也许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的。就连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尚且能在师傅的教化之下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动物,何况你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呢。

结语

悟空的头上有个“紧箍咒”,不过那是后来他师傅唐三藏给他戴上的,戴上以后就有了约束,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好人。现实生活中的人,也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紧箍咒”,那就是“尽孝”,如果你不受这个“紧箍咒”的约束,那严格意义上说,你就不能称其为人。就连“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都不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