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历代王朝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

正瑜河套 2024-02-14 05:22:40

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西域,即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地区(今新疆区域)。广义的西域,则是指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地。

汉朝经略西域

西域一词始于汉代,因张骞通西域而得名。公元前111年,汉帝国在河西走廊的四个行政管理区设置完成,它们是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行政中心是乌垒。

乌垒,古西域国名,在今轮台县东北。公元前60年,侍郎郑吉攻破车师国,招降日逐王,威震西域,于是兼管车师以西的西域北路,所以号称都护。而“都护”是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汉地的“郡都尉”。汉宣帝时期,郑吉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汉朝便将都护府设于乌垒城,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从此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汉朝已经在西域这个方向努力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宣帝时代,汉朝经历了四代人的奋斗,才终于彻底控制住了西域。

唐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

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灭高昌国之后在西域部署的第一个军事、行政管辖机构,设立于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以西雅尔乃孜沟)。该机构的设置延续了汉王朝都护府制,直接由中央派兵驻守边疆、维护边政安全。显庆二年(657年)唐朝攻陷龟兹(今新疆库车县一带),将安西都护府迁移至龟兹,设立安西四镇,其管辖范围最大时可以到达天山以北,葱岭以西连至波斯。

其后,随着西域边界不断爆发冲突,安西四镇在突厥、吐蕃、唐中央的军事行动中不断被攻占和收复,都护府也几经荣升和罢置,先后在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市及鄯善县地区)、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等地建立治所。高宗时期,吐蕃便发兵攻占吐火罗,切断了唐朝同乌浒水域诸羁縻州府的交通联系,上元二年(675年)将吐蕃武力驱逐出安西四镇之后,唐加强了对西域的防守,在安西都护府下设立四镇都护府。武则天时期又设立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共同管理西域事务。唐玄宗年间,吐蕃拉拢吐谷浑,发动对唐的石堡城之战,其后唐朝又与大夏发生冲突,诱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中央第一次与安西都护府失去了联络。宝应二年(763年)吐蕃阻断河陇,唐朝东西疆域断裂为二。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内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之久,给唐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政府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平叛上,无暇顾及西域地区。同时,由于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政府的财政困难,也无法为安西都护府提供足够的兵力和资源,导致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大大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安西都护府难以有效地维护西域的稳定。西域地区的各个政权开始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导致西域地区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最终,在吐蕃的进攻下,安西都护府于唐德宗贞元六年(790 年)被攻陷,唐朝在西域的统治也宣告结束。

这种动荡不安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后,直到元朝时期,西域地区才重新被纳入中国的版图

安史之乱之后,吐蕃趁机进入了西域,彻底切断了丝绸之路。从此,西域进入了一个纷乱割据的状态。唐朝末年之后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西域实际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后来回鹘的西迁将吐蕃赶出了西域,致使在西域形成了高昌回鹘王朝、喀喇汗王朝、于阗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段时期长达二百年之久。后来到1006年,喀喇汗王朝攻灭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200年历史最悠久的于阗王朝,形成了喀喇汗王朝、高昌王朝、高昌回鹘王国的对立。

直到112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攻打了辽国。辽国的皇族耶律大石带领的辽军逃亡到了西域,后来先后降服了高昌和喀喇汗,使得西域再次得到了统一。1218年,强大的成吉思汗崛起,开启了蒙古人控制西域达到500年之久的历史。

元朝除了开创性地设立了行省制度外,对西域和西藏等地实行了有效行政管理。元朝在西域设置了北庭都元帅府,用于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明朝没有将西域纳入版图。明朝时期,西域地区主要由亦力把里统治,这是一个在天山南北建立的蒙古汗国

明朝时期,西域地区的商路相比于汉唐时期已经明显衰落。传统的丝绸之路在明朝时期已经不再是东西方之间的主要商路,而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所取代。

不过,明朝时期的西域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小的商路,例如连接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茶马古道等。这些商路虽然不如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那样繁荣,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清朝重新控制天山南北后,再次对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清雍正五年(1727年)至十二年(1734年),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发动的武装叛乱。雍正五年冬,噶尔丹策零继承准噶尔汗位,与其父策旺阿拉布坦一样,狡黠好兵,继续与沙俄勾结,暗做发动叛乱准备,并多次犯扰周边地区,严重破坏了西北地区的安宁,危害国家的统一。雍正帝认为,对噶尔丹策零若不迅速扑灭,势必成为蒙古之大祸、中原之隐患。七年三月,清廷决定以武力平定准噶尔,以维护统一。

乾隆二十年(1755年)二月,五万清军骑兵在阿睦尔撒纳的领路下,南北两路并进,长途奔袭伊犁。五月,清军出现在伊犁城下,达瓦齐措手不及,率领宿卫亲兵一万人,退往伊犁以南180里处的格登山布阵防守。几天后,清军向格登山挺进,趁着达瓦齐毫无戒备,突然发起进攻。达瓦齐慌忙之下带着两千人逃跑,未能逃走的七千多人被清军俘虏。从二月出兵到五月攻下伊犁,清军的行动可谓神速。

乾隆二十二年,南疆的回部叛乱,被清军轻松平定。

乾隆最终选择以军府制控辖西域。清朝以六座满营为核心,协同伊犁四营及数十座绿营构建了清代新疆驻防体系,以军政大臣管理境内各族部众,承担着寻边守卡,防御中亚属国入侵的重任。

清雍正皇帝时,西域与云贵川等地新纳入清王朝统治之下,称“新疆六厅”。公元1755年,乾隆皇帝平定准格尔叛乱,将西域称为“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1884年,光绪皇帝在新疆设省,实行于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其政治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今乌鲁木齐)。

0 阅读:9
评论列表
  • 2024-02-14 20:24

    感谢清朝,才有这大一统的960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