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人越来越废?“元清”两朝亡天下的本质是什么

二楼象女士 2024-11-24 19:57:00

中国历史上,汉人真正意义上亡国发生过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

为什么?

要说宋朝和明朝面临的外族实力更猛,这一点适用于元朝,蒙古铁骑确实猛的一批。但不适用于满清,后金入关时,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与过去的匈奴、契丹、女真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国家的国运说起。

构成一个国家的国运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家实力,二是国家士气。亡国,军事和经济构成的国家实力弱只是一部分,国家士气同样重要。而国家士气,主要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历史是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的,王朝也是发展的。后来朝代的硬实力,一定远超前面朝代。得天下,一定不是靠武力,而是社会风气背后隐藏的人性和利益。

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家天下,家天下的本质皇权朝廷集权专制,但是家天下这块蛋糕,皇帝一个人吞不下,他必须有一套“帝王术”,帝王术的核心是平衡各方权力,然后实现平衡各方利益。

宋明亡国的本质就在这里。——利益分配和权力失衡。

宋朝和明朝是两个极端,宋朝崇文,明朝尚武。

宋朝采取的是重文轻武的策略,而它提倡的“文治”,并不是真正的儒学,而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以后的“伪儒学”。

最后,搞出一个冗官冗员的超级帝国。文官和武将的权力和利益严重失衡,导致宋朝近三百年当中,武将只在靖康之变到绍兴和议短短十多年,辉煌片刻,昙花一现。

明朝看到宋朝亡国的原因,极力在平衡文官和武将的权力,朱元璋已经平衡的非常好,但朱元璋矫枉过正,对双方都采取极力打压的手段。最大的问题是出在他雷厉风行的“治腐”上。

封建社会不是民主社会,非民主社会一定会有腐败。当官的贪点占点捞点,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他们肯干事,别作恶,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朱元璋坚决不妥协,制定六十两“剥皮”的酷法也没问题,你也可以采取“高薪养廉”。俸禄发的少,还不让贪。

那寒窗苦读一二十年考科举为了什么,就为了替你老朱家当长工吗?凭什么我们吃糠咽菜,你老朱家的亲王良田千里,俸禄万贯。

士大夫恍然大悟,原来老朱家是想当天下“独一份”的地主。

相当于,朱元璋把国家的中产阶级全部推向皇家的对立面。

这可比宋朝的利益失衡严重的多的多。

宋朝只是没有培养出武将,或者因为不信任武将,不给武将表现的机会,好歹还有一票文人铁杆,誓死捍卫自己和皇家的利益。

明朝是文臣武将全部躺平,面对家国兴亡不会再有人挣扎。

不管是文臣武将,他们都是地主阶级,宋朝亡国是武将地主阶级的背叛,明朝亡国是来自整个地主阶级的集体背叛。

归根结底,是汉人地主阶级的内斗,而导致国家灭亡。士大夫的小地主阶层与皇帝的大地主阶层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阶级矛盾凌驾过民族矛盾。

当游牧民族入侵时,汉人的利益不再是铁板一块,大大小小的地主阶级也不在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不要相信所谓的“号召力”,没有利益输送的号召力全部是空喊口号,更不要迷恋所谓的个人魅力,大家的利益得不到均衡,有的人胃口没有喂饱,就不能够把汉人聚集起来,形成统一战线。

再有是人性的灰暗一面。

我们都知道,两派相争时,双方一定会先灭掉中立派。在这个问题上,同样适用。

当一部分团结起来准备抗击侵略时,祭出的第一刀,一定是砍向那些犹豫不定的观望者。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看历史,千万不要有代入感,要用一个冰冷的机器视角去看待,只看利益和人性,不要被宏大的叙事史诗所感染。

就跟港片国货在里“加钱哥”那句经典台词:

我只认钱,不认人!既然你找我,做不做都要给!记着,少一个子,我绝不放过你

1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