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说,乱汉家者,太子也,事实绝非如此,汉家制度有重大缺陷

雁芙说历史 2024-04-05 06:30:45

乱了汉家制度的不是太子刘奭,亡了汉家天下的,也不是什么王道与霸道杂之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汉家制度自身有严重缺陷。

这种制度上的缺陷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无法解决的。

而所谓的缺陷就是外戚与宦官的问题,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出现了严重的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权问题,两汉四百年的权力斗争也大多数跟外戚和宦官有核心关联。

先来说说太子刘奭究竟有没有乱了汉家天下这事儿。

汉宣帝之所以说太子刘奭会乱了汉家天下,是因为这父子二人就治国理念问题产生了分歧。

汉宣帝刘病已还是婴儿时代就被卷入巫蛊之祸,儿童时代是在大牢度过的,后来流落民间,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民间过着贫苦日子长大的。

霍光废了皇帝刘贺,拥立刘病已登基后,他又在霍光的压制下,小心翼翼地处理各种棘手的问题,直到霍光死后才扳倒霍氏家族。

刘病已的成长经历让他懂得了明见疾苦,也让他洞察了人性,登基后的宫廷权力斗争让他懂得了权谋之道。

此后更是将汉朝开国以来的历代治国方略总结浓缩成一句话,即,王道与霸道杂之。

这便是刘病已的治国理念。

但他的儿子刘奭从小在宫廷中长大,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因此在治国理念上认为应该以儒道治国。

两人之间因治国理念爆发冲突是因为一次劝谏事件。

当时汉宣帝刘病已根据他的治国理念,重用了很多法家人物,并且采取了比较严厉的刑罚政策,一些大臣就此事发表了一些批评讽刺的言论就被汉宣帝给杀了。

刘奭认为汉宣帝的政策刑罚过重,因此劝谏汉宣帝,并建议汉宣帝应该多重用儒生。

但汉宣帝听完当场就认为这太子的思想有问题,而且很严重,毕竟作为帝国未来的皇帝,如果太子的治国思想有问题,必然影响帝国江山的稳定。

于是汉宣帝当场就很严厉地教育了儿子一番。

只听汉宣帝说道:

你懂什么?我们大汉朝历来治国都是王道与霸道兼而用之,怎么能像周朝那样单纯地搞道德教化,单纯地推行“德政”呢?

更何况那帮腐儒根本不能通晓天下事务的时代变化,总喜欢厚古薄今,认为古代所谓圣贤提出的理念和制度就一定比现在更好,殊不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过去的理念也会过时的,而这些迂腐的儒生就喜欢高谈阔论,却不切实际,这样一群人,我怎么放心对他们委以重任呢?

刘奭被这么一顿劈头盖脸地教育了一番后,只得灰头土脸地离开,事后,刘病已叹息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这就是所谓“乱汉家天下者,太子也”事件的始末。

但刘奭后来真的乱了汉家天下吗?

很显然不是的,无论是西汉的灭亡还是东汉的灭亡,都跟刘奭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汉宣帝临死前,给刘奭安排了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萧望之、周堪。

这三人中,史高属于外戚,是汉宣帝的奶奶所属的史家,萧望之与周堪则属于儒家名臣,但是,史高的能力平庸,萧望之和周堪则能力较强。

刘病已的目的很简单,朝廷大权不能交到外人手中,必须掌握在自己信得过的亲戚史高手里,而且史高能力平庸,也没实力篡权。

萧望之和周堪能力较强,有影响力,假以时日也有篡权夺位的能力,但把他们放在副手的位置,让首席托孤大臣史高压着他们就不会出事。

这样一来,史高作为首席托孤大臣,尽管能力平庸,但有萧望之和周堪这两个能力强的人辅佐,也能打理好帝国江山。

此举既兼顾了权臣作乱的问题,也兼顾治理好国家的问题。

可刘病已没想到的是,他如此周密的安排,最后还是出了岔子。

太子刘奭继位后,果然倾向于重用儒生,提倡以儒道治国,而且萧望之和周堪作为太子昔日的老师,如今更是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

最关键的是,萧望之和周堪作为儒家名臣,心里不大看得起能力平庸的首席辅政大臣史高,萧望之、周堪经常和皇帝一起开小会讨论决策各种朝政大事,却从不让首席辅政大臣史高参与。

如此一来,史高名义上是首席辅政大臣,但却被冷落在一边,而且权力基本被架空。

这种情况下,史高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和宦官弘恭、石显结盟以对抗萧望之。

此后,朝廷中由此形成三股势力,分别是:以萧望之为首的儒臣集团,以弘恭为首的宦官集团,以史高为首的外戚集团。

三股势力在朝廷中明争暗斗,且斗争越来越激烈。

最后,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联合整垮了儒臣集团,萧望之、周堪被整死,儒臣集团倒台后,由于史高能力平庸,无法驾驭局势,外戚集团也随之没落,权力最终落到了宦官集团手中。

由此,西汉帝国开始出现严重的宦官专权。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刘奭身上的问题其实很严重。

刘奭这个人性格柔弱而且严重缺乏主见,宦官们为了整垮萧望之,故意构陷时,皇帝刘奭没有主见,宦官们说什么他都信。

萧望之被关进大牢后,怎么处置的问题,刘奭也没有自己的主见,最后竟然反过来询问宦官该怎么处理,结果就是被宦官牵着鼻子走。

刘奭原本没想过要杀自己的老师萧望之,但宦官们却私自逼死了萧望之,后来刘奭明白了前因后果以后,由于他缺乏处理政务的经验,加上性格柔弱又没主见,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依赖于宦官帮他处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下,加上刘奭软弱的性格,只是把宦官臭骂了一顿,并未严加治罪。

此后,刘奭在朝廷事务上更加依赖宦官,由此导致宦官集团坐大,出现严重的宦官专权局面。

西汉帝国也从此由盛转衰,逐渐走向灭亡。

此后,西汉的局势演变是这样的:

刘奭死后,他的儿子刘骜登基,刘骜借助于外戚的力量又整垮了宦官集团。

谁知,宦官专权虽然被终结了,但新的严峻问题又出现。

因为宦官倒台后,外戚势力又崛起,以王氏家族为首的外戚开始掌握大权,在此后的日子里,王氏家族先后五个人掌握朝政大权,导致皇权旁落,皇帝变成摆设。

刘骜死后,他的侄子刘欣登基为帝,新皇帝继位后,自然要重用新的外戚,于是老牌的王氏外戚与新崛起的傅氏、丁氏外戚爆发权力争夺战,结果傅氏、丁氏被整垮。

王氏从此一家独大,直到王莽篡汉,西汉终于亡于外戚之手。

看到了吧,外戚与宦官轮流坐庄这事儿,并不是东汉的专属,早在西汉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尤其是外戚专权这事儿,从汉朝开国到最终灭亡,一直存在,从未消失。

东汉建立以后,由于历代皇帝多短命,新继位的皇帝又年纪太小,无法掌权,朝政大权总是落到以太后娘家为首的外戚手中。

等小皇帝长大以后,外戚又不肯归还权力,小皇帝又联合宦官整垮外戚,收回皇权,但外戚垮掉以后,宦官受到重用,又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而皇帝往往又英年早逝,新的皇帝登基,需要依靠外戚扶持,随着皇帝的死亡,老牌的宦官又会被新的外戚干掉,帝国再重新陷入外戚专权,然后小皇帝长大了,再联合宦官,再干掉外戚,又出现新的宦官专权,如此循环往复。

所以,很明显,这跟刘奭乱没乱汉家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跟王道还是霸道或者说儒道也没有必然联系,只和汉朝的制度有关联。

简单地说,就是汉朝的制度本身还不够完善,存在致命的缺陷,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由于内部问题搞垮一个王朝的因素有很多,像土地兼并这些事儿就不多说了,就只单纯谈宦官专权与外戚专权这两大问题。

其实外戚和宦官的问题,历朝历代都存在,但越是往后面的王朝,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就越彻底,因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了。

相较之下,外戚问题的解决比宦官问题更早。

解决外戚问题,其实就是权力体系中的制衡体系越来越完善了。

举个例子,从汉朝到晋朝为止,但凡是权臣,他担任的官职往往是军政一把抓的,既掌握朝政大权,又掌握兵权。

朝政大权和兵权都集中在一个人手里,那他篡位也就有了充足的资本。

汉朝最开始,丞相这个职务就是手握实权的一号人物,后来汉武帝以后的大司马大将军也是集军政一体的一号权势人物,霍光之所以能把皇帝攥在手里玩儿,就是因为他手握军政大权。

晋朝的“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个职务就是掌握天下兵马大权,十足的权臣。

汉朝的外戚之所以能架空皇权,是因为他们往往担任大司马大将军这个最核心,也是手握军政大权的职务,一个人就把朝政大权和兵权揽在手里,能不嚣张吗?

这个就是制衡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的。

一直到隋朝以后,摒弃以前的权力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创建出三省六部制,将权力制衡体系进一步完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各部互相制衡,又开创科举制度,这才开始杜绝权臣作乱的事情出现。

比如说,唐朝著名的权臣长孙无忌,他就是货真价实的外戚,也是李世民临终指定的托孤大臣,在唐高宗李治在位前期也曾权倾一时。

但仅仅几年时间,他就被皇帝李治搞垮,这并不是因为长孙无忌能力不行,而是因为时代不同了。

唐朝的权力架构已经形成更完善的制衡体系,长孙无忌虽然是权臣,也是首席辅政大臣,但他再怎么折腾也仅仅算是文官之首,而兵权则是分离出来的。

一个没有兵权的权臣,就好比没有牙齿的老虎,再凶猛也没有很强的杀伤力,所以他很容易就被皇帝整垮。

唐朝灭亡后,再往后的宋朝、明朝、清朝,在权力架构中,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且在权力制衡方面也愈发完善,基本上杜绝了外戚专权的问题。

这是制度上的进步,只是汉朝的时候,制度还不够完善,权力制衡体系和人才选拔体系存在缺陷,所以才会不断出现外戚专权的事件。

至于宦官专权的问题,则是一直到清朝才算彻底杜绝。

不过在这期间,宋朝也曾杜绝宦官专权的问题,在宋朝那种十分复杂且处处充满制衡的官僚体系中,宦官问题也被很好地解决掉。

到了清朝,也是针对宦官专权问题设计了严密的制度,对宦官干政进行了封杀,这自古就存在的宦官专权问题才由此杜绝。

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乱汉家者,太子也”这种事情。

乱了汉家天下的,不是治国理念的问题,不是王道与霸道的问题,也不是儒道的问题,而是汉家制度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早期,还不够完善,存在重大缺陷造成的。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