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伍佰「大刀隊」志

白柏玩转趣事 2024-11-09 15:54:55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瀛悍寇侵华,一路南下,霸占东北,至1933年3月,日军蚕食河北,夺占长城要隘——喜峰口。

同年3月9日,29军军长宋哲元,命109旅旅长赵登禹,率兵驰援喜峰口。因日军火力强大,白日不利作战,宋哲元令赵登禹夜袭攻敌,董升堂团并归赵指挥。

赵登禹接受作战命令后,自董升堂团及王长海团中挑勇士五百,皆精刀术善搏杀,组成大刀队,赵亲自统率,携刀与手榴弹,冒雪而行,作战计划趁夜色分两路袭击敌营。

正在训练的大刀队

大刀队勇士

整装待发

3月12日凌晨,董升堂团率部潜伏小喜峰口村庄外,趁敌熟睡之际,夜袭日军骑兵队。大刀队刀勇利刃先斩哨兵,再掷手榴弹,趁敌乱阵之际挥刀劈杀,日军惊惶失措,多成刀下亡魂。

董升堂团激战之际,王长海团亦冲抵狼洞子、白台子,冲击日军炮兵阵地,浴血鏖战,力克贼营。

是役,日军骑兵与炮兵尽覆,打破“日军不可战胜”之虚名。日本《朝日新闻》报导称:“自明治大帝以来,皇军未尝蒙如此羞辱,喜峰口一战,尽失皇军之颜面。

”此一夜袭,斩杀日军逾千,缴获坦克十一、装甲车六、大炮十八、机枪三十六,及御赐军旗、地图、相机,然五百大刀勇士,幸存者也仅二十三人。

喜峰口战场

谈及往昔之战,喜峰口地石梯子村商起旺老人回忆:

幼时常听老者讲:“29軍的武器彈藥不行,轟向日軍陣地的炮彈十幾發都未爆炸。29軍只能白日藏在山溝裏,到夜間才出動”老人指村中一高地说道:“聽老人說,這裏自古就是守長城軍隊的點將台,下面那塊菜地是閱兵用的。当时的那天晚上……天下着雪……”

老人閉目揚頭,半晌後嘆了一口氣,“記不清了……那些年輕人個子有一丈兩尺,矮的還有八尺多呢,後來再也沒看到了”。

战役零星记载,侯万山,北京人士,时任班长,喜峰口一役捐躯于国。

四年后,赵登禹将军亦殉国于南苑,年仅三十九岁

2012年4月15日,29军大刀队最后一名老兵张可宗凋落。

宵深烽火掠山头,滦水寒音呜咽流。悲壮杀声震天地,惨淡月色映刀矛。狂寇迄今始胆怯,喜峰此日翻愁容。舆图半幅变颜色,伫看将军完金瓯。

谨以何香凝女士《喜峰口歼敌诗》,敬祭抗敌浴血之英魂!

斯人已逝,战魂永驻!

赵登禹(1898年5月16日—1937年7月28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追晋)

喜峰口抗战旧址

喜峰口抗战纪念碑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