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物最好,这样才好保全

雨树披纷 2024-09-24 18:39:00

这句话,是王戎的酒后真言。

身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被同为“竹林七贤”的阮籍,不留情面地讥讽为“俗物”。他不以为耻,大大方方承认。

《晋书》《世说新语》里,对王戎评价毫不客气:贪财好利,苛刻悭吝,不计声名。

王戎的某些行径,简直令人不可理喻。

借钱给女儿,女儿出门后没及时还上,惹得他满脸不高兴,一直到还给了他,脸上才露出笑容。

他的侄子结婚,他送了一件衣服,后来,竟逼着新郎脱下衣服还给他。

他家的李子长得好,也好吃,他卖桃,怕别人得到好种,便在每个桃核上钻了一个孔,然后出售。

王戎为人鄙陋,善于钻营,熟谙为官之道。

在仕途官场上,王戎基本不理正事,完全的尸位素餐。

在尚书令的任上,他奉行“两个从不”:从不推荐出身寒门却有才干者,从不贬退出身高门却徒有其表者。

他在司徒的任上,更是“放飞自我”,政事敷衍了事,推给他人,不闻不问,整天从衙门偷溜,四处闲游玩乐。

有人弹劾他,王戎不慌不乱,总是说:如今皇室大乱,只要不谋反,皇上是不会怪罪我的。

有人向他求教官场学问,他回答:贪财的人,一定没有远大的志向,也极易驭使,这样的人,皇上还会不放心吗?

自然懂得皇上的那点心思。

王戎猥琐龌龊,但聪明绝顶,他七岁的时候,就为中华民族贡献了“道边苦李”这个成语:孩童们争相跑去采摘路边的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的李子。”他如是说。

王戎的聪明伶俐,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魏晋之际,政局不稳,文士动辄得咎。王戎这个俗物,用一种卑鄙下流的策略,苟存性命于乱世。竹林七贤中,山涛、王戎、向秀,殊途同归,最终明哲保身做了朝廷命官。

反观傲物凌人、以君子自居的嵇康,终被司马昭所杀,刑前索琴弹曲,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王戎,这位魏晋风流名士,诗和文章都写得很漂亮,“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就是他留给后人的千古名句。

雅与俗同体,在王戎身上奇妙地发生了,《世说新语》由此感叹:“自古而观,岂一王戎也哉!”是啊,无数的王戎正排着队,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像王戎这样的人呢。

王戎身后的一千多年,风流名士所作所为,的确应和了《世说新语》的一声叹息。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