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忆长征:四渡赤水,唯毛主席能领中国走出困境

夜色中的小确幸 2024-12-12 16:16:05

1991年,对于年近九旬的张学良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在这一年,他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幽禁生涯,重获自由,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程。

作为二十世纪初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他的到来自然引起了美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哥伦比亚大学更是迅速向他发出了采访邀请。

面对这迟来的自由,张学良心中积压已久的情感如泉涌般迸发。在采访中,他除了谈及自己亲身经历的“西安事变”外,还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壮举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并对毛主席展现出了无比的敬仰。

“毛主席这人,天生就有领导才能,真是厉害得很!张学良的声音里透着东北人所特有的亲切与风趣。

但一提到毛主席,他的语气便充满了激动与钦佩。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他对毛主席的领导能力有着切身的体会。

时光回溯到1935年,那时的张学良因热河抗战失利而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后又被迫“起复”,负责西北“剿总”事宜。

他满心以为这是领袖对自己的信任,于是率领东北军全力投入到对红军的作战中。然而,令他震惊的是,那支看似疲惫不堪的红军,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让他的东北军屡战屡败。

在张学良眼中,当时红军虽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长征,然于途中借遵义会议反思并矫正错误,从而重焕生机。

尤其是毛主席在赤水河畔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更是让国民党军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曾跟我的部下说,咱们都是带兵的,万里长征我们自问是做不到的。”张学良在采访中回忆道。

他深知,红军之所以能够在长征中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关键在于毛主席那超凡脱俗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

张学良也试着去分析毛主席的指挥艺术,但最终只能由衷地感叹:“他要我来领导,早就领没了。他(指毛主席)却能这么样统御,他具有这个力量。”

这种力量,正是张学良在之前的敌人身上从未感受过的磅礴力量,它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随着对红军和毛主席了解的深入,张学良逐渐认清了中华民族面临的真正危机——日本侵略者的威胁。

他与红军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志,并最终在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采访中,张学良还谈到了毛主席在四渡赤水中的指挥艺术。他忆及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不禁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往昔的种种如潮水般涌来,那是一段怎样波澜壮阔而又刻骨铭心的岁月啊,思及于此,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蒋介石妄图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然而毛主席指挥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把国民党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蒋介石亲自坐镇贵阳,妄图控制局势时,毛主席只是笑着挥了挥手:“将军,抽车!刹那间,红军重兵集结于贵阳,蒋介石见状亡魂丧胆。而这一切,无不仰仗毛主席那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

张学良深知,我军之所以能够突围成功,除了毛主席的指挥艺术外,还离不开铁一般的军纪和秩序。

在突围途中,红军将士们始终坚守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正做到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一点不但令张学良印象深刻,就连蒋介石亦为之叹服。

刹那间,九十年的时光已然悄然溜走。张学良这位有功绩、有争议、复杂多变的风云人物也已逝世多年。

然而,他对毛主席的钦佩和敬重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在他看来,1935年的四渡赤水不仅是红军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转折之一。那一年,在深重的黑暗中,中华民族的未来亮起了一道曙光。

如今,当我们再次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不禁为毛主席那超凡脱俗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所折服。

正如张学良所说:“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只有毛主席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出困境、走向胜利。他的丰功伟绩定会永垂青史,宛如璀璨星辰嵌于历史长河。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