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尔上去知乎看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城市规划史上出现过哪些重大失误?”众网友讨论得十分热烈,展示的各地(包括世界上的一些地方)的规划失误,真的十分奇葩,特有共鸣感。
我一时兴起,突然想到最近一直争吵着的惠湾高速,我敢说以后也一定会入列这个失误表。不过,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但是,以前惠澳大道改惠大高速不就是一例么?
2009年的惠澳大道
惠澳大道,又称惠澳疏港大道,北起惠城区大湖溪,南至大亚湾惠州港,是惠州市境内一条连接惠城区与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级道路。
1992年10月公布规划线路全长49.125千米,项目总投资78080万元,路基宽达120米,全程按半封闭式城市大道标准建造,即主路直通大亚湾,辅道适时分流,时速80公里。
我当年第一次报道时就说:这是一条“百里长街到海边”。
引入新世界投资后,1993年正式开建,但因各种原因,开工后时断时续,一直拖到2000年10月18日才全段开通运营,并在沙澳设收费站。
事实上只是仅保持了宽宽的路基而己,中间有近10米宽的中央绿化带作为分隔,既没有建立交,两边也没有辅路,所以,只能算半拉子工程。
所以,2008年底就宣布进行升级改造。但奇怪的是,这回的升级改造规划却变成了要在此基础上建一条惠大高速公路,接入广惠高速,全长53.4km,双向6车道。然后,在高速两侧再加建辅道,代替此前的惠澳大道。
改建工程2009年9月30日开工,原计划2012年建成,结果又是一拖再拖。
2013年底辅道七弯八拐地凑合通车后,中间的高速主线工程一直断断续续。
据东江时报报道:项目业主惠大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股东是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惠州市公路局,后因项目超概算严重,原定概算是48亿,后来变成52 .7亿元,也就是说一公里要花1亿。于是深业集团退出,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工程款无法兑付。
而且,沿途四个镇均出现施工震裂沿线房屋的情况。因资金缺口,部分震裂的房屋还未进行认定,而认定的房屋补偿款也一直没发放到位,导致村民经常到现场阻工,双方甚至发生肢体冲突,阻工村民还有人被打伤。
后来,项目部向市财政借款3亿元作为应急资助金。至于最后谁来承接惠大高速,我没有看到公开的消息。
黄色为惠大高速,紧挨着的外围淡灰色为惠澳大道
本来惠澳大道就是用21世纪眼光来设计的道路主干道,建得好其效果要超过深圳的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
可惜,限于财力,通车后的惠澳大道一直没有达到它设计的全部效果,路两边并没有装上路灯,只种了一些桉树,连交通标志线都没有。原规划中的通往周边镇街的路网也没动工。
后来又改为以惠南大道作为市政干道联通惠阳大亚湾,同时将惠澳大道升级为惠大高速公路,以便更快地直通大亚湾,惠澳大道变成了高速公路旁边的辅道。
2012年的沙澳入口尚未开建
2013年的沙澳入口开始建设
2014年的沙澳入口正在施工
2015年的沙澳入口已经建成
所以,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规划。
一来严重铺张浪费,从本来的直达快速路变高速,肯定是白白增加了巨额投资。
二来在它旁边再建辅道,弯曲而窄小,还两边均双向,严重缺乏安全性。
尤其是,当年引入新世界投资惠澳大道遗留下来的惠南大道建好后两条路如何收费的纠纷,直到政府出血收回经营权才撤了惠澳收费站,现在又将变成惠大高速公路修好后的收费麻烦。
2018年的淡水互通
2015年淡水互通
2014年的淡水互通
2013年的淡水互通
2011年的淡水互通
20年前,直达快速路已经变成城市主干道的主流,各大城市均修改或升级改造了不少直达快速路。
因为根据预测交通量确定车道数,当城市规模不大时,主道双向6车道完全能够满足交通需求。
加上中间分隔带和两侧分隔带、辅道和非机动车道,有100米宽足够了,何况当时惠澳大道基本上有120米宽。
即使旁边加上绿化带,也可以在中间增加管廊或高架高速的预留。
2010年惠澳大道时的沙澳收费站还在
2012年惠澳大道沙澳收费站已经拆了
而且,直达快速路最大的好处就是与周边交通融合度高、方面市民,还节省投资。
所以,改建为高速公路绝不是当时惠澳大道升级的科学选项。
包括现在的惠湾高速,又是在原来的直达快速规划上改为高速,犯了同样的错误。
毕竟可以收钱嘛
惠澳大道二边有很多厂。有很多大车,也有很多上下班的工人骑电动车。但路窄的大车超电动车的空间都没。我自豪的说我老家通往田里的路都比它好走。第一次走这路被他名字给惊呆了,就这烂路敢叫惠澳大道?
对平台追责
惠州这么大的城市居然没有快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