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防线,是开拓还是防守,为什么说朱元璋的军事能力被低估?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2-23 03:48:46

作为一个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男主角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分量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经历让苦了几千年的底层打工人们第一次看到了翻身做主人的希望。当然,这个希望很快就熄灭了。

鉴于朱元璋本人要饭的特殊身份,关于他的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有人说他是北伐第一人,有人说他是百姓救星。特别是近年来,有一些人开始翻出了老朱在御制大诰里的一些逆天言论,更有甚者说他至始至终都是地主阶级刽子手,混入起义群众当中,篡夺了起义成果,建立了万恶的朱明统治机器。

那么历史上的朱元璋是这样的人吗?千古之下,历史自有公论。不过北伐第一人这个称谓,可以说是恰到其处的。

都说历史是越细看越稀碎,然而对于朱元璋的军事战略能力,认真的研究过洪武爷武略的人,更能体会到张牧之那句“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的分量。

可以这样说,朱元璋的军事战略能力之高,有明300年帝国疆域版图的巩固,都和朱元璋的边疆军政建设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比于养猪的藩王政策,绵延上千里的九边长城,军政体系,是朱元璋留给后世不肖子孙们最重要的遗产。

他为明王朝抵御外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明末辽东西北战火四起,到处漏风,也是和九边重镇体系的崩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笔者带大家简单的来了解一下,华夏大地崛起的要饭仙人,大明帝国开创者朱元璋,一手创立的九边军政体制。

今天篇幅有限,我们暂时只聊聊九边在明初的发展壮大过程。明代的九边一般指的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九边分别分布在今天我国的东北到甘肃一带。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基本上是明长城,也可以说就是明代九边防御的遗址。九边的确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朱元璋组织的洪武北伐。

至正23年7月,南方的两个巨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洞庭湖水域,展开了决定天下走向的战略大决战——鄱阳湖水战。

在这场决战中,朱元璋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随后朱元璋所统的西吴军在对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以及割据势力的讨伐中,势如破竹,于吴元年初基本统一江南。

此时新朝初建,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之时。然而朱元璋敏锐的军事嗅觉告诉他,如果等北方的元朝军阀们形成了统一战线,到时候再行北伐难度必然增大了。必须趁着三军用命的关键时刻北伐幽燕,逐个击破盘踞在陕西、山西和燕云的元朝军阀,将元朝势力赶出燕云十六州。

故吴元年10月21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誓师北伐。

北伐军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扫荡黄河以北,夺取了燕山以南的传统汉地。然而此时的明王朝虽拓土千里,从大都逃走的元顺帝,仍然可以北出渔阳,悬于大漠,整复故都不失旧物。

而上都仍保存着完整的统治机构,拥有着强大强大的军事力量。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山西有扩廓帖木儿,也就是王保保。陕西有李思齐,各骑兵十万,步兵备至。还有和元廷若即若离的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分具干涉,各拥兵不下万人。

梁王拥兵十万,割据云南,与元廷遥相呼应,牵制明军北向。这样的情况,形成了三路南北呼应的战略夹击。另外,北元在中原仍有社会基础。

作为已经转型成为封建地主,专制代言人的朱元璋,此时也毫无意外地承认了北元的正统地位。他一个臭要饭的出身,虽然明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但在大都爷心里,他就是来北京要饭的。

在法理上,他是打不过蒙元的。不过,咱重八哥是个实用主义者,他提出“打不过,打不过,那就加入呗!”他主动承认了元朝的正统地位,甚至在夺取政权前后发表的檄文中都强调,元廷腐败,但他毕竟也是朝廷,肯定了元朝的正统地位和大一统的功绩。

因为,在一些士大夫心目中,元廷的正统地位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元廷能够继续得到中原部分地主以及蒙古诸王的支持。这就使得新生的朱明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威胁。这样的形式导致老朱无时无刻不担心胡马南下。

朱元璋这个人这辈子做事情有个特点,很多事情他早就想做了,也思考过会去怎么做,但非得要客观现实逼他一把,他才愿意去做。而且,一旦做了就会做绝。换句话说,他喜欢谋定而后动。

当年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时候,如果不是有人举报他要投红巾军,他指不定还要继续去要饭。后来和郭子兴闹矛盾,兵权被摘了,兄弟们受委屈,他也无所谓,直接就摆烂。一直到兄弟们陷入窘境才出来收拾局面。

挺进江南之后,对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乌龟战略钟爱不已。

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个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动若雷霆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也决定了他在做一些关键性决策的方针和态度。

故在战略问题上,朱元璋是苦心筹划,先后制定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有防守进攻的味道在里面。洪武时期对北元进行大规模的征伐,其战略变化可分三个阶段:由洪武元年北伐开始至洪武五年,是主要军事进攻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军事行动规模大,征讨范围大,群众基础大。

其实质是军事为中心,经济是次要,明王朝倾全国力量支持军事斗争。

而洪武五年到洪武二十年,是明王朝开始积极防边、养兵蓄锐的阶段。这个阶段,恢复国内生产总值,拉动 GDP 增长是第一位的。对北元此时则辅以政治上的怀柔,代替军事上的征讨。洪武二十年之后,则是以摧毁北元政权为目的的军事总攻。

这个时候,就可以说是元明之间的决战阶段了。明朝在这一时期,对蒙古采取军事打击,分而治之的同时,又实施政治诱降的政策,和对其他蒙古部落实行羁縻政策。在朱元璋的军事和政治双重打击下,北元势力日趋衰微。

所以,我们纵观洪武时期的政策,偶有调整,但其整体政策是比较稳定的。步步蚕食,说白了就是修塔,人在塔在,人亡塔亡。这样一个横跨几十年的国策,要想实行,可不是纸上谈兵能办到的。

年年不停息的军事蚕食,必须要有强大的财政和修塔能力做后盾。所以,随着这个国策的发展,在大明朝的北方,东起辽东,经大宁、大同,西至宁夏、甘肃,出现了一道人工建造的整体防御建筑。其规模之大,长度之长,古今未见。

这些重镇,就是后世“九边防线”的前身。大家看到这个防线,可能会认为这是朱元璋消极防御的一个体现,也是后来呈现整体消极防御的国策的一个雏形。

但实际上,朱元璋搞的这个立体防御建筑体系,最初的原因并非是消极的防守,而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妥协之策。

那么,宇宙无敌的大明王师,为什么会被迫依靠防线作战呢?

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下岭北之战,洪武五年,这场惨败让一向鸡贼未尝一败的朱重八也感慨:“老子用兵一世,从来没输的这么惨过啊!”。

的确,明军自洪武元年北伐以来,百战不殆,攻无不克,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到了洪武五年,针对屡次寇边的王保保,明朝内部,以徐达为首的军事统帅们,都认为应该组织一次大决战,深入漠北讨伐王保保。对于这次的军事行动,朱元璋开始是持质疑态度的。当时,北伐活动结束没多久,国内百废待兴,正是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大搞建设的时期。

如果再搞大兵团会战,可能会有点穷兵黩武了。虽然咱老朱种田能力一流,但也不能往死里薅啊。可是最后,朱元璋还是选择了兵发十五万分三路深入漠北。

这又是为何呢?在朱元璋原本的构想中,他一度是想化蛮夷为一家,与天下为一统。为此,他不惜承认元朝的正统意图,和蒙古人通婚。

后来,朱元璋把宁王、燕王放在北京,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和蒙古人走近点,学习他们的风俗,甚至想让宁王娶个黄金家族的妹妹回来,给套马杆汉子们注入一点老朱家的基因。

这样,中原草原不就是一家了吗?什么瀚海、北海、帕米尔,我朱元璋全都要!这一切的接触,在于蒙古人得配合。

而要让敌人配合,就得把他们打服才行。,思虑再三,朱元璋最后还是决定趁着士气可用的时机,把北元打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呐,谁能晓得无敌一世的徐达大将军,居然带着最精锐的明军在岭北折戟了?

而且是三路大军中,徐达的主力遭到了王保保的重创。这给了朱元璋莫大的打击。对此洪武爷有言:“咱早就说过,大兵团作战纪律要严。

三路大军中,偏偏是中军犯了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初六遭到惨败。南撤的时候又盲目撤退,顾头不顾腚,不知侦查,才导致汤和在断头山幼稚中伏。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转移中的逃跑主义,三样占全了。

但咱老朱他不是一个感性的人,遭遇如此的惨败,也并未让他真的就沉沦了。这次决战的失败让他痛定思痛,起先冒险的军事行动行不通,还得用自己惯用的乌龟战法。

所以从洪武5年之后,朱元璋及时调整战略。从洪武3年开始设立了燕山都司、定辽都司、大同都司等环边都司都开始为朱元璋大力发展。朱元璋以这些地方为中心团转,构建了防御军事基地。”

为了保障这些边疆军政,在应对军事行动时的机动调配效率,洪武8年,朱元璋在边疆实行都指挥使司制度,边地驻都司均改为行都司或都司。到洪武末期,西至甘肃,东起辽东的万里疆域里,明朝共设立了北平都司、陕西都司、大同都司和陕西都司,基本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大省区、大关隘、大战略要地的边军军政框架。用后世的眼光看,军政体系的建立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为了扩大战略纵深。

明军政和宋军政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一点。宋朝在边疆设军政一段时期都是为了守。一直到宋神宗时期,才开始发挥军政的战略纵深作用,拓边河湟。

但朱元璋搞了这个军政,更多是类似军事基地的作用。而且聪明的朱元璋也不一味强调屯驻。比如河套地区,由于宋朝以来的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塞上江南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很严重。

朱元璋也顾及到这里,无法发挥屯田的优势,索性就让这里的军户采取了游牧民族的作息。他们喝羊奶,吃羊肉,养马放牧,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这里的军户往往和北方游牧民一样,弯腰射箭,样样精通,上马就是合格的骑手。

另外,朱元璋在边疆也实行开边。丰富的利润,也刺激着内地无数的淘金者,将丰富的物资运往边疆交易,极大地促进了北京贸易生产的发展与恢复。这片在元末军阀混战中饱受蹂躏的土地,终于是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这一切都是我们敬爱的重八陛下的心血呀!

老朱依旧秉承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的观点,不时就派明军出塞敲一闷棍,捅一捅漠北王庭的屁眼。分别在洪武13年、洪武14年、洪武17年,组织了几次北伐。这几次北伐的规模都比较小,因为朱元璋知道机会还没到呢。

等着吧,我朱重八真正的反击还在后头。

然后时间进入了洪武20年。

那么在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休整之后,到了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治下的大明朝的景象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二十年前,明朝从元廷手上接过的是:城市残破,人烟断绝,人骨山积,田地荒芜的烂摊子。二十年后,朱元璋治下的明朝,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五千多万,全国的天赋收入,仅米麦一项就高达三一千二百七十八万余石,比元朝岁入一千一百一十万余石,增加了将近两倍。简直就是旧貌换新颜。

大搞建设时期,配套的设施已经建设完毕。例如战略位置相当重要的大宁,此时就建设的非常的牛掰。史书记载称,其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犄角,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另一方面,经过期间几次小规模的北伐行动,各大军区联合作战的能力也得到了检验,已然适应了大兵团作战。朱元璋还首创了卫所制度,把那些归附投降的蒙古人,安排在对蒙作战的一线。这当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朵颜三卫。

这个政策对于分化瓦解漠北势力,促进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时,超长待机的朱元璋,耗死了铁锅帝和王保保,漠北王庭已经是一个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真正是到了天下已定,兵甲已足,当率三军进兵漠北,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土的时机了。

所以洪武二十年开始,埋头发育了十多年的朱元璋再次把目光看向了辽东,他暗暗对自己说,“大决战,要来了”。

洪武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大明皇帝朱元璋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颖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英为右参将,前军都督商彦参赞军事,率军二十万北征。固原太尉纳哈出。

朱元璋对这次大规模的北伐活动非常的重视。他亲自制定了此次北伐的进兵方略:筑师通州,遣人观其出没;比如在庆州以轻骑掩其不备;即克信州则以拳师进岛金山出纳哈出,不易必可擒矣。

二月初三,冯胜率兵抵达通州,侦之纳哈出,分兵屯守庆州、最前、南域,率轻骑趁天大雪出兵,杀其平章果来秦,其子布兰兮或人马而遁。

三月初一,朵颜三卫首领纳哈出率所部三万余人归降。冯胜等率师出松亭关,驻扎在大宁。淮河、惠宁、惠州、富裕四城驻兵于大宁。

5月21日,冯胜、刘兵五万人驻守大宁,率大军直捣金山。6月19日,进至辽河之东,俘获其屯兵三千余人,马四百余匹,进驻金山之西。

当时,纳哈出驻兵开元金山,计有二十万之众,打算拼死抵抗。

在明军大军压境,步步紧逼的情况下,纳哈出最终被迫投降。明朝军队获得其军民24万余人,羊马骆驼辎重无数,彻底肃清了北元在辽东的势力。

6月底,傅友德以俘获的辽地汉人军士驻守大宁。冯胜等人胜利班师。自唐朝以后五百多年未见大一统的汉兵开进辽东,辽东再次并入了统一的汉人王朝的版图之中。

你以为我朱元璋只是个臭要饭的?我等了二十年,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我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

从今天起攻守易势啦!

收复辽东之后,东亚征服者朱元璋开始了疯狂扩军的时期。

这之后的十多年,明军的兵锋一度打到了捕鱼儿海,兰菩萨在贝加尔湖畔体验了一把靖康之变2.0北元版。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明军,整个漠北无人能挡。

而明军这么强大的基础,应该说,朱元璋的战略设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世界,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阶级享受着不同的资源。有的人饱食终日、锦衣玉食,有的人饥肠辘辘、终日勉强果腹。但有一样东西,无论富人穷人都有的,而且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命。

他们都只有一条命,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眼睛一闭,这辈子也就过去了。最终,他逃不过生命的油尽灯枯。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葬于紫金山巅。

死前,这个爽文男主对自己争议的一生定了个结论,说自己日理万机,不怠政事;爱护百姓,以民为本;起自寒微,没有古人那种奢华的喜好,做善事不求回报,做坏事不殃及无辜。

他遵循万物自然发展的规律,且深切体察百姓疾苦。说到底,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终究还是一个普通人。

他对自己的认知还是非常到位的:起自寒微,没有古人那种奢华的喜好,做善事不求回报,做坏事不殃及无辜。他是人,不是神,世人自然都会犯错误。

但朱元璋在军事上的建树,明朝一代无人能出其右。

其闪耀的军事功勋、灵敏的军事嗅觉、前卫的军事眼光,全都印刻在了他苦心孤诣的高皇帝的军事遗产中,泽披后世。

自唐以后,广大的中原地区饱受数百年铁蹄的蹂躏,难得有明朝一代中原百年无边患之袭扰。哪怕是那个男人在土木堡的野望,九边防线依旧依托着明长城牢不可破的坚挺。

在2万1190千米壮美河山之上,大明万历四十三年的后金天命三年,基本统一女真部落的后金可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誓师。以七大恨伐明,在此之前,努尔哈赤在明朝名义上的官位是建州左卫指挥使、配龙虎将军,似乎是正儿八经的大明朝廷里的重量级官员大佬。

努尔哈赤的后金国,在后来十余年的作战中取得了许多胜利,明朝中央政府不得不从关内调集军队应对。

而在屡次的对金作战中,明军往往是败多胜少。作为明王朝最重要的兵源地,陕西宁夏、甘肃固原一带的四镇已然成了饱受兵祸的废土。这些地方本不是军事作战的中心,但却是明朝剥削的中心。

这里的老百姓不仅要被加派各种各样的徭役,每每招兵,家家户户,还得不得不将宝贵的精壮劳动力送入到军队。西北四镇的生产活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明朝在对金作战中屡屡失败,财政也进入了一个崩溃的边缘。

这也导致许多士兵失去了王者之师的基础工资。保卫祖国,连他妈口热汤都喝不上,还谈什么保卫祖国呀?崇祯高呼着臂膀说:“将士们快来保卫你们的祖国呀!”

将士们只会说:“陛下!这是你的祖国!”

所以欠响了的情绪从前线蔓延到了后方。

不少从辽东战场逃回来的西北老丘八们开始尝试着一种新的方式。一群手持兵刃的大头兵,祸害明朝官吏都是有限的。祸害的最深重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

稍微有点底线的丘八,还知道这身衣服的责任,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劫掠。格局大点的丘霸干脆就把衣服扔了,反正咱都是靠打劫谋生了,直接蹲山里调岗再就业,当起了土匪。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的战线从沈阳大街一路延伸到了喜峰口。

北京城西北的战线则从防外调整成了防内。大量从辽东前线逃亡的丘八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延绥固原这些三不管地区从事白手起家的行业。

到了1627年,老天爷就已经不再给大明朝机会了。

一场蔓延数年的大旱灾席卷了陕西各地。当了几百年奴才的大明百姓们,后来我们也称之为奴民,大明奴民。这年开始持续到康熙三年的几十年,农民起义为明末农民战争。

如果是单纯的农民战争,饥民们的命运,很有可能会像天启年间,困守山东的徐鸿儒起义一样,成为明朝官僚加官进爵的战功簿。但仔细看明末战争的前期首领名字,我们就会发现,相当多的农民军领袖都是边军出身。哪怕是农家子弟出身的李自成,也曾经当过半兵半游的驿卒。

他们都和明朝在西北的军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一群刀口舔血,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老兵油子们和寻求生存的饥民队伍们混在一起时,这些农民军的战斗力就不再是一般饥民队伍可以比的了。然而尽管九边防线四处漏风,北京城成了满洲铁蹄下的公共厕所,明朝依旧可以凭借着苟延残喘的九边体系,依旧存续了二十多年之久。

在崇祯十三年,甚至集结了九边精锐,在松锦战场一度给予了清军重大的挫折。关内的农民军则一直被明军组织的围剿,打得苦不堪言。哪怕是山穷水尽的崇祯十五年、崇祯十六年,明王朝依旧能够动员三边精锐部队,十多万去中原战场找李自成决战。

如果不是崇祯瞎指挥,明朝的残存时间难以估计。那么我们认真去看一下后金和农民义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起事的地方,都在明朝军事防御体系的重镇所在。

辽东镇和陕西的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而这些军镇又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九边。换句话说,明朝帝国大厦的崩塌和这些军镇的崩坏、九边制度的消亡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

朱元璋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明长城。最后,咱们来上点价值。

明长城,作为现存的长城主体,他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建筑了。

毫不客气的说,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留下的军事遗产,能有这些作用,可能比他当皇帝还要高兴吧。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