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到办银行的新四军七师,一年给陈毅上缴4400万,全师香烟管够

和裕看娱乐 2024-09-26 13:53:2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在今天这个物资充足、生活丰富的年代,我们很难想象在战争时期,一支部队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变得如此富有,甚至开设银行、上缴巨额军费。这并不是小说中的虚构情节,而是抗日战争时期真实发生的故事。

新四军第七师,这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部队,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不仅兵强马壮,还富到能够每年给陈毅上缴4400万军费,全师的战士们香烟管够。

新四军第七师诞生于1941年,那时候的中国,饥饿、贫困和战乱是生活的常态。第七师最初只有1900人,士兵们不仅要面对日伪军的疯狂扫荡,还要忍受极度贫乏的物资条件。鞋子是稀缺品,粮食更是短缺,士兵们一双草鞋都舍不得穿,要光着脚行军,把草鞋留着打仗时用。这支成立之初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部队,几乎就是在贫困与绝望中起步。但正是这支处境艰难的部队,后来竟然富得流油。

第七师的“奇迹”离不开皖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个根据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处在敌军的腹地,四面八方都是敌军。不过,这里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物产丰饶,尤其盛产农产品,凭借这一优势,新四军第七师不仅没有被围困而亡,反而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很快,皖中抗日根据地成为第七师的重要经济支柱。

1943年,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出现了。当时,新四军第七师意识到,光靠战斗获得的战利品远不足以支撑部队的长期发展,必须另辟蹊径来解决经济问题。第七师政委曾希圣找到了方向,他深知皖中地区的自然优势,于是下令大力发展生产,减租减息,鼓励农民生产农作物,提升根据地的经济能力。同时,部队官兵也参与到开垦荒地、种植棉花的生产活动中,这些举措让根据地的农产品生产大幅增长,为第七师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除了农业发展,第七师还创办了8家工艺社和1家卷烟厂。工艺社生产毛巾、土布、军服等基本生活物资,确保了军队和根据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卷烟厂的成立,则标志着第七师向商业化迈出了一大步。香烟在当时是战士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耗品,而第七师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通过出售香烟获取额外的收入。让人不禁感叹,战争中的新四军第七师,竟然活出了与世隔绝般的富足感。

随着经济逐步稳定,曾希圣意识到,仅靠生产和内部贸易不足以让根据地持续繁荣。第七师面临着农产品堆积过多的问题,必须通过对外贸易来解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七师的经济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蔡辉,一位财经专家的到来,为第七师注入了新活力,他提出了七条紧急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便是控制粮食贸易和垄断盐业。敌占区和国统区都对这些战略物资有强烈需求,而第七师就利用这个机会,通过粮食和盐的交换,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另外,第七师通过与商人杨大炎的合作,建立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不仅确保了根据地物资的顺畅流通,还成为第七师的情报输送通道,极大地加强了新四军与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依靠这条运输线,第七师的粮食、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根据地,进一步巩固了其经济优势。

1943年,第七师的经济增长势头越来越强劲,他们不仅通过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还开始思考如何把这些财富转化为更长远的利益。就在这一年,皖中区党委决定成立大江银行,开始发行属于自己的货币——大江币。这是第七师在经济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大江币不仅在根据地内流通,还成功抵制了敌伪币的入侵,维护了根据地的经济秩序。

大江银行的创立标志着第七师从单纯的自给自足走向了一个更复杂的经济体系。尽管当时根据地并没有黄金、白银等传统储备基金,他们聪明地以粮食和食盐作为储备,确保大江币的信用。根据地的百姓很快接受了这种货币,因为只要有大江币,他们就能买到自己所需的物资。到1943年底,大江银行几乎控制了根据地的金融市场,成为七师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

到1944年,新四军第七师的经济力量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当年,他们的财政收入达到了600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根据当时的国民政府军费标准,一支甲种师每月的军费为20万元,而第七师的年收入足以供养20个甲种师整整一年。这不仅让第七师的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的战争中过得相对富裕,还使他们能够在战场上以更加精良的装备作战。更为重要的是,第七师还每年向军部上缴巨额军费,1944年上缴的军费高达4400万元,是全军上缴最多的。

但是,第七师的发展并没有止步于物资的富足。得益于充足的资源支持,他们的武器装备逐渐升级,成为了一支全日式装备的部队。这意味着他们从最初的“战略机动部队”变成了真正的主力部队,战斗力大大提升。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第七师多次与日伪军作战,仅1943年一年就与敌军交战189次,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多次“扫荡”,在这些战斗中,富足的经济基础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第七师能够屡屡取胜。

纵观第七师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经济的腾飞不仅仅是他们生存的保障,更是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基础。第七师从成立之初的一贫如洗,到后来富甲全军,他们依靠的不仅仅是资源的积累,更是智慧的管理与创新的经济思维。战争中,军队的发展往往依赖于资源,而第七师恰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发展农业、商业,乃至金融体系,将自己从一支资源匮乏的部队,发展为能够反哺军部的强大力量。

这种经济上的富足也给了第七师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支持。在皖中区党委的领导下,第七师还特别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创办了多所学校和文化机构,提升了根据地居民和士兵的文化素质。这不仅增强了根据地人民的思想觉悟,还提高了部队的战斗意志。

新四军第七师通过发展生产、贸易、金融等手段,硬生生在战乱中创造了奇迹,而这也为后来解放战争时期其他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七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只要有正确的战略、坚定的信念,以及充分的智慧,就能够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开辟出一条生存与胜利之路。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